飄天文學 > 大·司馬 >第 403 章 (二)
    逼迫司馬懿立下軍令狀是桓範和司馬昭早就計劃好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司馬懿在戰敗之後能夠失去在朝中的立足之地,最嚴重不過是被罷官免爵。

    但司馬懿直接許下“如若不能取勝便以死謝罪”的軍令狀,卻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就連桓範也沒有想到司馬懿連半點退路都不給自己留。

    當然真心爲司馬懿感到擔心的也只有司馬家的人而已,他們都很不理解司馬懿爲什麼明知道這是一個火坑卻仍舊往裏跳,司馬懿也沒有對任何一個人解釋。

    在他經過花園廊道之時,與對面走過來的司馬昭四目相對。

    等到他們肩膀交錯之後不到五步距離的時候,兩個人不約而同的停下來了腳步。

    司馬昭微微側過臉用餘光看着身後的司馬懿:

    “你沒必要做到這種地步吧?”

    同樣背對着司馬昭的司馬懿面無表情的回答說:

    “怎麼?難道我這樣做不正是你所想要看見的嗎?你又爲什麼這麼驚訝呢?”

    一直以來司馬昭都在猜測自己的父親在想什麼,因爲從小司馬懿就教導他們兄弟二人,想要擊敗一個人,首先必須要能夠預測到對方的心中在想什麼,可事到如今司馬懿心中到底在盤算些着什麼,司馬昭可以說是毫無頭緒...

    “難道你就這麼有把握嗎?如果輸了你就再也無法回頭了...”

    從司馬昭的口吻之中,司馬懿覺察到司馬昭似乎也和其他的家人一樣擔心自己的安危,爲此他始終面無表情的臉上漸漸泛起了一絲笑容:

    “如果我這次不能擊退諸葛亮的話,恐怕他也不會放過我,到時候不等我回到洛陽被曹爽和桓範殘害,就已經先落入諸葛亮的手中了...”

    不得不說司馬懿的話旁鞭辟入裏,同時也說出了實情,這卻是司馬昭從沒有想過的...

    與此同時曹爽也爲終於將司馬懿誘入自己的圈套而與丁諡、何晏彈冠相慶。

    何晏對曹爽說:

    “沒想到司馬懿這個老賊居然自尋死路,就算是他再厲害恐怕也對付不了佔據絕對優勢的諸葛亮吧?就算他命大逃回洛陽,也必死無疑了...”

    對此曹爽也覺得很高興:“本候一直被他壓在頭頂這麼多年,終於可以一雪前恥了!”

    可坐在一旁的桓範手中端着酒樽卻始終覺得此事不尋常,丁諡見他臉上毫無喜色便端着酒樽走到他的身旁對他說道:

    “智囊何以如此愁眉不展呢?”

    “我在想司馬懿他到底有什麼樣的打算...”

    桓範放下酒樽回答他:

    “司馬懿他不是無能的庸才,不會說出如此不經大腦思考的愚蠢之言,只是現在諸葛亮的實力明顯勝於他,智謀也與司馬懿不相上下,在這種劣勢情況之下,他到底哪裏來的自信以死來立下軍令狀呢?”

    曹爽覺得桓範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先生多慮了,這也多虧了你先前留下一命的司馬昭啊,現在一切都按照你們的計劃在走,可見司馬昭他的確是真的和司馬懿徹底決裂了,我們有他這個吃裏扒外的內應,自然可以清楚的知道司馬懿的一舉一動,這樣一來他想要贏諸葛亮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桓範對於曹爽的樂觀態度並不贊同:

    “我從未相信過這個司馬昭,對他的戒備之心是永遠不能鬆懈的,誰也不知道他下一步會做出什麼來,令人難以猜度啊。”

    雖然好大喜功但畢竟有一定智謀的丁諡則認爲:

    “不管怎麼說,司馬懿已經當着陛下的面立了‘不勝即死’的軍令狀,我們接下來只需要思考如何讓司馬懿兵敗渭水即可,到那時自然可以將司馬家連根拔起,徹底剷除。”

    自有一番盤算的桓範認爲眼下也只有這樣了,他提醒曹爽說:

    “爲了以防萬一,侯爺你需要向陛下自行請命,抽調京兆和馮翊兩地的兵馬約兩萬人駐紮長安作爲司馬懿的後援,然後再讓身爲昌陵侯的夏侯玄督導糧草輜重。”

    起初曹爽並不明白桓範爲什麼要這麼做,但何晏卻猜了出來:

    “智囊方纔讓侯爺你統帥兩萬兵馬坐鎮長安,是想進一步約束司馬懿手中所能夠控制的人馬,現在整個雍州能夠用來作戰的只要六萬餘人,如果除去這兩萬的話,那麼司馬懿手中的兵馬就會遁減至四萬,那就連蜀軍數量的一半都不到了,至於夏侯玄麼...”

    “本來我想直接通過表妹之死來換取夏侯家和司馬家的相互仇恨,可是司馬師不僅巧妙的化解了這個危機,反而在洛陽城內大肆渲染有人要毒害他卻導致誤殺表妹,他想要把禍水引到我這裏,要不是我所吩咐的細作並非是我府中的家奴,恐怕還真要被他反將一軍了...”

    說到這裏曹爽已經有所領悟,也引以爲恨:

    “現在如果不讓夏侯玄蔘與這場戰事的話,也不會讓羊徽瑜活到今天了,而我先前苦心經營的計劃就全都白費了...”

    然而桓範之所以會出此計策,可不僅僅是爲了削弱司馬懿手中可以控制的兵馬,他還有更陰險的一步棋要下:

    “諸葛亮是個世間罕有的聰明之人,他一見侯爺你抽調了他的兵馬,自然會意識到司馬懿艱難的處境,也會對司馬懿發起全面猛攻,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之下,司馬懿定然會且戰且退,同時也會想侯爺你求援,到時候你就引兵在渭水沿岸的小槐裏設下伏兵,截斷司馬懿大軍的退路,和諸葛亮前後夾擊徹底殲滅司馬懿...”

    在場的人都被桓範的這番言論而驚得瞠目結舌,他們不知道,早在諸葛亮出兵之前就已經祕密派人潛入洛陽和桓範接觸,並且約定此次伐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消滅司馬懿,只要剷除了司馬懿之後,他便會回師去奪隴西四郡,並且承諾不再繼續東進。

    也正是因爲擁有同一個敵人,促使了這次聯盟的達成。

    出征之前,司馬懿考慮到程武和牛金俱已年過六旬,他不想讓跟隨自己大半生的老朋友遭遇任何不測,於是便做出了決定,此次出征只攜帶司馬師、鄧艾以及王基三人,另外陳羣爲了增加司馬懿此戰的勝算,特地將自己和荀鸝唯一的兒子陳泰送至軍中效力。

    雖然陳泰文武雙全、頗具謀略,有大將之風。又與司馬師自幼相交、情同兄弟,與他父親陳羣幫了自己不少的忙,將來一定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可司馬懿一想到陳泰是義兄陳羣的獨子,如果在陣前遭遇任何的不測,他很難向陳羣夫婦交代,於是他婉拒了陳羣的好意。

    但陳羣和陳泰的態度十分堅決,尤其是自小便對司馬懿敬仰有加的陳泰,見司馬懿不打算收自己隨軍,當即便跪在了地上懇求道:

    “仲叔,侄兒年幼之時就承蒙您多多教誨,如今空有一身武藝在身卻無用武之地,今日正是侄兒爲仲叔你效犬馬微勞之時,請仲叔您成全!”

    儘管司馬懿一直很讚賞陳泰,也很需要他這樣的青年才俊來爲自己效力,但念在陳羣盡畢生之力幫助自己走到今天,實在不忍讓陳泰再捲進來,所以他還是忍痛拒絕了:

    “兄長名列‘潁川八士’之一,素有‘清水誠士’的雅名,已經爲了愚弟辛勞半生,玄伯賢侄是你唯一的子嗣,我決不能讓他以身犯險,還請兄長和賢侄見諒。”

    陳羣雖然有的時候很難看透司馬懿心中在想什麼,但卻很瞭解他的脾氣,說話自然時要對症下藥的,他見司馬懿沒有改變態度的意思,於是便裝出一副生氣的樣子:

    “哼,怎麼?仲達你是認爲只有自己的兒子可以馳騁疆場,而玄伯他是窩囊廢嗎?既然如此我們也不用在這裏浪費好心了,玄伯!起來,我們走!”

    一聽陳羣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司馬懿急忙解釋道:

    “兄長你誤會了,愚弟我沒有這個意思...”

    數十年的相處司馬懿自然也很明白陳羣的秉性,他有一點和自己是一樣的,那就是對待敵人下手毫不留情,但對待知己卻能夠掏心掏肺,無愧他“清水誠士”的名號,如今他這麼說也不過是逼迫自己同意的手段罷了,司馬懿只好答應:

    “既然如此,那今後就有勞賢侄了...”

    見司馬懿答應讓陳泰隨軍出征,陳羣臉上緊繃的表情這才鬆弛下來,進而露出了笑容:

    “早答應不就沒事了嘛,非要逼得愚兄我和你吹鬍子瞪眼睛...”

    說罷陳羣和司馬懿都笑了起來,而對於陳泰的加入,最爲高興的便屬司馬師了。

    然而還有一個人也想跟隨大軍一起出徵,這個人就是司馬昭...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