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女伯爵 >043【調結構 上】
    三天時間很緊,國子監那裏鄔闌干脆請假,然後臨時在文淵閣書庫裏搭了一個‘工作室’。

    參與撰寫「一五規劃」的人,除了鄔闌、李道汝,還增加了謝昭偉,字公雅,楊鼎臣,字梅公,這二位均是在館的庶吉士。

    在書庫裏搭臨時工作室,有個好處就是史料翔實,能隨時查閱。而且鄔闌還讓人準備了一塊可以支起來的木板,若是突然有什麼想法,可以紙上寫下來再掛上去,這樣便於大家討論和總結。

    就好比臨時搭了一個草臺班子,也沒啥準備就要開始唱戲了。。。

    對於「規劃」,首先要解決一個思路問題,皇帝既然要實實在在的東西,那麼這個‘實在’該從哪裏入手,就是整個思路。

    鄔闌倒是有一個思路,但她希望能引導其他幾位也作一番思考,而不是自己的獨秀。

    “諸位,問一個問題,戶部去年財政收支是赤字,收與支差了五十多萬,知道爲什麼嗎?”

    謝公雅聞言笑了笑:“喲~這哪知道,我猜……要麼就是收入減少了?支出增加了?”

    “也可能賬算錯了?”楊鼎臣插了一句。

    “算錯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個原因可不成立,”李道汝答道。

    鄔闌點點頭:“對,排除算錯賬的原因,那麼就很有可能是公雅兄說的原因。”

    而後繼續道:“要不這樣,我們也幫戶部算算賬。”

    “怎麼算?”

    “我認爲主要原因也是因爲收入減少,按照這個思路來,我們就看看收入減少在哪裏?”

    說完,鄔闌從書案上堆的一堆紙中抽出一張,展開來掛在了木板上,然後解釋道:“這是我通過碩士兄這幾天做的功課當中,也就是他整理的戶部賬本,篩選出一部分數據,稍稍歸納了一下,而後做了一個簡單的統計圖。”

    “圖有三幅,分別是田土、人丁、田賦的統計,我想通過這三方面來說明收入減少的原因。哦對了,另外說明一下,所有的數據我都經過了換算,以銀兩爲單位來統計。”

    “咦,怎麼全是柱子?這圖怎麼看吶?”

    “呃……好吧,我再解釋一下,這叫柱狀圖,分別取了三朝做橫向比較,一是光復朝,二是萬和朝,三是永明初年,然後橫向軸線列舉了兩直隸加十三省,縱向軸線是田土總數,又分了幾個檔次,這樣能理解了吧?”

    “嗯……不能一下看懂,但闌司珍請繼續,我也想聽聽。”

    “好,那我們就一個個分析:黑色柱代表光復朝,在圖中畝數最多的是河南,其次是南直隸,第三是山東;再看灰色柱,代表萬和朝,這對比就非常明顯了,河南的田土畝數急劇減少,從1億4千萬畝減少到4千萬畝,南直也是,從1億3千萬畝下降到了8千萬畝,山東從7千萬畝下降至不到6千萬畝……”

    謝、楊二人非常驚訝,謝公雅不禁脫口問道:“呀?這是爲什麼?”

    鄔闌想了片刻,才說:“也許是光復朝在經歷一場浩劫之後,爲了儘快恢復農業生產,大力清理過全國田土。到了萬和朝已然過了五十多年,就像一個受傷的人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於是關於土地的各種弊端又漸漸顯露出來。”

    “再看空心柱,代表陛下登基之初,還是看這三省,河南恢復到了近8千萬畝,南直基本沒有變化,與前朝持平;山東有小幅的增長,6千萬畝出頭。”

    “至於其他省份,實際都變化不大,除了廣東。好了,那麼接下來就由三位說說,從這三朝田土對比當中,有得到什麼答案?”

    李道汝因之前寫過關於地價與投獻關係的文章,所以他思考半晌,頭一個說道:“因爲這裏統計的是起科地,所以問題還是出在土地上,我想……應是兼併,以及投獻。就土地買賣價格來說,萬和朝的地價比光復時期高了不少,多半因爲天下穩定之後,有大量的人開始蜂擁贖回自己曾賤價賣出的土地,兼併也隨之加劇,至於投獻……”

    “投獻要考慮土地收益問題,”鄔闌補充道。

    “怎麼說?”

    “地價是土地收益的貼現,但影響地價的原因除了重賦,還有土地與人口關係問題,比如人口孳生了,耕地又在急劇減少,勢必會造成人地緊張,也就是可供轉讓買賣的土地減少了,人均擁有的土地就減少。以往,人丁五口的家庭,理論上三十畝地足以養活這個五口之家,但現在,他們只有十五畝地,那麼養活五口就變得困難,再加上賦稅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與其苦苦守着五畝薄田,不如投獻給地主家,還能勉強過日子。”

    “誒?爲什麼賦稅會增加?按理說天下承平之後,不會再有重賦啊?”

    “起科地減少,但戶部定下的天下賦稅總額卻沒有減少,攤到每畝地裏可不就是增加了?”

    “哦……似乎也沒錯。”

    “還有,再看看浙江的田土,發現什麼問題沒有?”

    “浙江的田土畝數一直沒有大的變化,三朝基本維持在5千萬畝左右,我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那好,這個就先放在一邊,待會跟人口、田賦一起來看。接着說第二幅柱狀圖:人丁,黑色爲光復朝,灰色爲萬和朝,空心爲本朝初。”

    “不對吧?闌司珍你剛纔還在說人口孳生了,可爲何這圖裏所標註的數大都在下降?”

    鄔闌有些無奈:“大哥,這是黃冊人口,也就是賦役人口,不代表實際人口數量!”

    “哦……”楊鼎臣有些不好意的笑了:“請闌司珍繼續。”

    “其中,浙江的人口下降最多,其次是江西、湖廣及福建,而其他省份,反倒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浙江的土地畝數沒有變化,但人口卻下降最多,爲什麼?”謝公雅似乎也看出其中有蹊蹺。

    “實際上東南沿海一帶省份的人口都有所下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廣東廣西也是。”

    李道汝擰着眉頭思索了半天,道:“投獻必定會有隱匿人口,難道……”

    鄔闌繼續道:“這些年沿海一帶的海貿極爲蓬勃興旺,這跟朝廷對於海禁政策是睜隻眼閉隻眼有關,想來朝廷也對海貿是又愛又恨,甚至有點束手無策的感覺。”

    “噗嗤……闌司珍這比喻還真有趣,又愛又恨!”

    “海貿興旺必然帶動相關產業的興旺,比如生絲及絲綢、布匹、瓷器等等,而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口也會增加。”

    “也就是說種植桑麻、棉花、菸草的人和土地都會增加?反而土地上種糧食的越來越少?”

    “很有可能哦,因爲種植這些收益高啊,比種糧食划算吶。”

    “那麼浙江賦役人口的減少,就是這部分人?”

    “浙江不是沒有土地,土地也不是不肥沃,只是大概率都種了經濟作物,而非糧食。先接着看田賦收入,看完了再分析。”

    鄔闌指着第三幅圖,繼續道:“這張圖裏的柱狀也分了三種,但就不是代表三朝了,而是截取了萬和一朝來看,灰色代表起運的田賦,黑色代表存留,而空心柱代表兩者之和。其中南直最高,這也好理解,畢竟漕糧主要就來自南直,然後山東第二,山西第三。”

    楊鼎臣指着圖中的浙江,奇道:“浙江怎麼田賦如此的……少?還不及河南和陝西!”

    “對啊,跟北直隸一樣,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鄔闌笑着說道。

    李道汝看着圖,神色漸漸變得凝重:“這說明,至少在浙江,土地投獻以及隱匿的賦役人口,相當嚴重!因爲我也瞭解過浙江的土地價格,同爲江南,像杭州比之蘇州,每畝貴了七八兩左右,嘉興也比蘇州貴一些。”

    “這就說明浙江一地對於土地的需求很旺,一般情況下,市場供求關係決定土地價格。如此高昂的地價,若是來種糧的話可太不划算了,要種也是桑麻菸草之類的,再加上海貿的刺激之下,必然會有人打官田的主意,不過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優免的權利讓人來投獻,將本該種糧的地改成種植經濟作物,如此,犧牲朝廷的利益來換取一己私利。”

    李道汝繼續:“還有,爲了讓朝廷不發現端倪,所以幾十年來,土地畝數就一直沿用光復朝的數據,一點增長都沒有,不但沒增長,反而賦役人口還在減少,田賦也在很低的水平……”

    “一是數據很有可能做了假,二是還要考慮折銀問題,江南的金花銀折率最低,每石只折二錢五分,而實際糧價即便京畿也是一石五分銀,差了整整一倍。其中操作的空間可就大了。”

    “怎麼操作法?”

    “反正是以銀代賦,那麼完全可以高價賣掉糧食來繳賦稅,這其中的差價就是我的純收益,我是賺到了,但必有一方會損失,那就只可能是朝廷嘍。”

    “哎,依我看,朝廷損失大了!”謝公雅不禁連聲嘆氣。

    “所以收入減少,就可以總結出第一個原因,就是田賦在減少,而田賦又佔到了全部收入的九成!”

    “這就存在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