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女伯爵 >116【光祿寺的財政預算】
    鄔闌想起貴妃說李大娘是李東燕的掌家,所謂掌家則是掌一家之事,相當於太監的私臣。再加上又是對食,所以這李大娘在內府後宮,絕非凡凡之輩。

    司禮監的地位崇高,就體現在全面管理內府庶務和參預機務。庶務含大小衙門凡遇有應題奏之事,皆先關白司禮監掌印、秉筆、隨堂而行之;其次是司禮監直接掌管了其他監局庫房之印。

    司禮監還‘催督光祿寺供應’,是其一項差使,所以,要想順利完成光祿寺明年的預算規劃,非得經過司禮監不可。

    建極殿之右後門以北,隆宗門之南,有一連坐東朝西的房屋,其名爲「協恭堂」,相當於司禮監在宮內的綜合辦公區。李東燕一般會在每日申時之後,來這裏入司房看文書。

    是日照例他來到協恭堂,一衆親信掌班留在外邊等候,他一人進入值房。這裏算是機密之地,規矩還是很嚴的。

    所有文書都要細看,先看文書房的外本,再看內府監官、典簿的文書。李東燕拿起桌上幾份外本文書,雖是不同衙門呈上的文書,但內容都指向一處,就是京畿幾府,諸如保定、真定、河間等府有關土地清查的結果,以及勳戚所上奏本,無一不是指出御馬監大量侵佔了這幾府的勳戚莊田和民田。

    這幾府有三十六處共計三萬多頃的皇莊裏,有二十處就是佔他人之地爲草場、皇莊。李東燕一一細看之後,冷笑一聲,這幾年,劉炳仗着陛下寵信,倒是膨脹了不少。

    他看完外本放下,又順道拿起內府文書瀏覽,其中就有光祿寺最關心的內府預算方案,這文書已在桌上放了好幾天。

    他沒有再細看文書,只是又想起晌午時李大娘對自己說的那番話……

    其實捫心自問,他與鄔闌無冤無仇,井水不犯河水,犯不着彼此都看不順眼,只是他也知道,自己不喜鄔闌,完全是因爲她過界了,侵佔了原本是內官的利益。

    紫禁城裏只有一個男人,二十四監局也好,後宮也好,都視這個男人爲天,都要想盡辦法討好……在這層意義上,宦官與後宮嬪妃根本沒有區別。

    李東燕看着這幾份文書思量了半天,一條‘妙計’漸漸浮出腦海:“既然要算,不如就都清算一遍……”

    ————

    鄔闌異常驚訝司禮監居然很快同意了對內府預算的修改,她尋思,這李大娘真是功不可沒了……可見美人關乃天下第一難關也,連刑餘之人也難過此關。

    得了司禮監的回覆,她又趕緊找徐兗商量,光祿寺這份預算案得加班加點完成,然後通過廷議以政令形式下達纔行。

    預算案主要包含兩大部分,一是經費,二是開支。經費來源有內府庫藏,貢賦、廚役的折色收入,六部供給的經費,地方府州縣的官錢,再加上對外承接宴席的收入。

    支出的大頭就在內府和後宮,也是入不敷出的主要原因。如今比較好的是,後宮的用度有中宮皇后的參與,修正以往存在的不合理之處,比如浪費。事實上各宮的用度並未縮減半分。

    所以浪費纔是問題關鍵。

    內府的支出比後宮複雜多了,先拋開違規冒支等個人行爲不說,光祿寺要承擔的不光是紫禁城內機構人員的膳食開支。從內府設置的職銜就可見一斑:十二監二十四局之外,還有內承運庫、靈臺、漢番道經廠、御藥房、御茶房、蓖頭房、貓兒房、牲口房、刻漏房、甜食房、絛作、南海子、織染所、盔甲廠、王恭廠、京城內外各寺、安樂堂、京城內外十六門等……

    這裏不光有人的膳食,還有各種動物飼養的開銷,最關鍵問題同樣是浪費和管理混亂,好比內苑獅子及養獅人早已發生變動,卻仍在支領料食等。

    所以,徐兗趁此也重新梳理了一遍大內有關動物的料食供應,不查不知道,真是一查嚇一跳,冒領簡直氾濫成災。當然要杜絕冒領,除了在制度上改變之外,還有對其冒領行爲的懲戒,這就不是光祿寺的職責,而是御史要做的事。

    其次就是飯食供應無度,光祿寺還要負責內外衙門人員和軍民匠作的飯食,這是繼宮中用度之外的最大一筆開銷。這些人既有俸祿和月糧於戶部,還有廩食於光祿寺,偶爾兼有賞賜湯酒茶飯之類。

    所以同樣,一是重新梳理花名冊,好比詳記某衙門某工,舊有、新收、實在上工人數,直米數等,然後留底,再分送司禮監和御史。往後關於此類人員花名冊,光祿寺不再負責統計和更新花名冊,而是直接按冊上所載人員數量來安排廩食供應。至於花名冊的核查則由司禮監和御史來負責,每三月更新一次。

    接下來,就是與光祿寺自身管理相關的問題,在做費用預算的同時,也進行了整頓。一是對於經費管理無序的調整,二是廚料物品管理混亂的整頓。

    鄔闌既是光祿寺銀庫大使,所以對於財會和出納以及記賬形式進行了大膽的調整,完全採用她火鍋店的財務和倉儲的管理方式,然後就規章制度進行的詳細的規定。所謂事無鉅細,細到對每一種行爲以及承擔的後果都做出了規定。

    最後就是採購問題,因早有定例,除特定本色外,其餘皆以折色形式供應。對於光祿寺所需物料,如何直接從市場上買辦,這類問題一直比較突出。問題存在,又如何寫進預算?

    光祿寺一年幾次的會估,宛大二縣的鋪行人戶都會藉機哄擡物價,致使京城內外物價彼此不平,也造成上報於光祿寺的物價揭帖中價格混亂。

    此其一,還有采購人員的貪污舞弊及拖欠鋪行價銀,過去是隨買隨給,到預支,再到賒買,貪污舞弊屬於私德問題,拖欠則完全是人爲因素,尤其像乳餅麻繩菜果粗瓷等小行,常常是每遇領錢輒隨涕泣……

    不僅拖欠,還有伴隨而來的橫徵暴斂—中介對於鋪戶的剝削,及民間攬頭對光祿寺錢糧的侵蝕。

    鄔闌的主張是直接通過皇商或者信譽良好的牙行,與之簽定供貨協議,由他們負責將所需物料直接供給光祿寺,而非採用以往的形式,從市場上零星散發的進行採購。對於新鮮食材的採購,則選擇在周邊地區與種植戶直接簽訂生產供貨協議,以訂單生產的方式直接供應光祿寺。

    徐兗聽了還是有些疑慮:“這樣可行?光祿寺要用的蔬菜果品可不是一點點,還有那牛羊雞鴨鵝,除了上林苑供應,不足的每月也需向民間採買。”

    “近地採購自然是最佳選擇,所以也可以這麼辦,像海淀、通縣、薊州、良鄉等地,光祿寺可以村子爲一單位來簽訂生產協議。而整個村呢,可以按裏甲來成立多個生產合作社啊,按訂單進行生產,然後全部供應光祿寺。”

    “好處就是,新鮮食材直接從地裏到光祿寺,減少中間環節,這樣豈不兩頭受益?農戶受益,我光祿寺也可節省大筆採購經費。”

    “呃……好是好,只是以前從未這樣做過,就不知可行不可行?”

    “內府的倉庫再大也存不下全天下的食材,本色折銀是趨勢,往後現銀採購的時候肯定會越來越多。當然籤農戶這事暫時不急,等完成預算之後再決定不遲。”

    光祿寺幾乎所有職官都參與了預算的制定,正卿、少卿、寺丞、首領官等,大官、珍饈、良醞、掌醢四署,司牲、司牧諸司,緊趕慢趕終於在三日之後,完成了整個部門的預算規劃。

    厚厚一摞的預算案呈給了永明帝,呈上去還不夠,還需經廷議通過,形成政令下發纔行。

    這份預算又與戶部、工部、禮部、太常、內府、科道相關,是以參與廷議的也是這幾衙門。然而廷議並非想象中的順利,整個過程中,吵架一直就沒停過……

    爭議的焦點在於:光祿寺要‘甩鍋’,科道不願‘接鍋’;按預算估計可節省大量經費,相關部門想裁減供給光祿寺的經費,卻遭到徐兗的堅決反對;預算算的都是固定性開支,浮動經費不足,想臨時增加筵宴都不行。本來一年之中的筵宴活動頗多,若是限制了,往後再怎麼‘喫公家’……

    對於此,鄔闌的態度很堅決,就是要養成凡事按計劃來的習慣,尤其這麼大一箇中央部門,又不是做小本買賣,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徐兗是一人舌戰羣雄,鄔闌從旁協助,兩人直辯得衆人啞口無言。

    廷議從未時開始一直議到天黑,都沒議出結果,永明帝聽了一下午,早就頭昏腦脹了:“行了諸位,今日先議到此,剩下的明日再議……”

    “諸位,既然陛下有旨,今日先議到此,剩下的部分也不多了,明日補之再來與諸位協商……”

    衆人心中都暗暗吐槽,這是協商嗎?這他麼是協商嗎!從未看出你徐補之吵架還這麼能耐?

    鄔闌卻覺得今天特爽,就像以前玩過的街機遊戲StreetFighter,一人KO了一羣人,爽翻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