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之開局程遠志 >第226章 我爲國家大義到此,不惜此身
    韓龍前腳剛動身,王雄的密信就傳到了鄴城。

    程遠志看罷密信,揹着手遙望北方,沉思起來。

    這個刺殺計劃,比原時空裏早了二十多年。

    他很好奇韓龍究竟是如何刺殺柯比能的,但又更擔心刺殺失敗。

    若刺殺不成,雙方難免就要擺出車馬炮,生死激鬥一場了。

    今時今日的中鮮卑,在柯比能的經營下已經足夠強大,如非必要,程遠志不想與其硬碰硬。

    三部鮮卑能形成今日巨患,卻要從一百年前說起。

    鮮卑族是從東胡演化而來,從東漢中期開始逐漸強大,最早一直由護烏桓校尉兼領控制。

    前文說過,西漢武帝時,匈奴被打散成南北兩部,南匈奴內遷,北匈奴北遁了一些時間,很快又殺了回來,繼續盤踞草原,爲禍北境。

    到了東漢時,大漢朝廷一直利用鮮卑人來牽制北匈奴,鮮卑自然不願白白被大漢當槍使。因此大漢朝廷只好採用利誘的方式“以胡制胡”,每年給金錢二億七千萬,驅使鮮卑、烏桓、南匈奴去攻北匈奴。

    鮮卑人本來是不想去的,奈何大漢給得實在太多了,價碼多到令鮮卑心動。

    鮮卑旋即接受了大漢的冊封,開始進攻掠奪北匈奴,北匈奴在漢軍和南匈奴、鮮卑、烏桓四方聯軍的聯合打擊下,很快被打殘,餘部潰散。

    北匈奴消散後,草原上出現了真空,原本南匈奴想繼承匈奴全境,但大漢朝廷並沒有給南匈奴這個機會,而是繼續分化南匈奴。

    於是,鮮卑趁此機會佔據了北匈奴的大部分地盤,加上北匈奴遺留下來的的十餘萬部衆,實力迅速大增。

    短短二十多年間,成爲了北境新的邊患。

    從115年開始,一些鮮卑的部落屢次進犯邊塞,上谷、漁陽、遼西等地,幽、並兩州成爲了鮮卑部落襲擾的重點,這種局面,是大漢朝廷沒有料到的。

    隨後,檀石槐橫空出世,迅速統一了鮮卑,成爲了大漢最大的敵對政權。

    大漢朝廷無奈,只好“遣使持印綬封檀石槐爲王,欲與之和親,以息事寧人”。但檀石槐不接受冊封,繼續寇邊侵擾,還將鮮卑全境按左中右劃分爲三部分,封了三名“大人”管轄。

    公元177年,鮮卑再次寇邊後,大漢朝廷忍無可忍,派夏育、田晏、臧旻三人各率萬騎兵分三路、出塞兩千餘里攻打鮮卑。

    這一戰,鮮卑在檀石槐的帶領下,大敗大漢軍隊,漢軍陣亡者十之七八。

    此戰之後,鮮卑徹底成了氣候。

    好在鮮卑的社會制度與發展水平沒跟上軍事勢力,181年檀石槐一死,繼承人和連太過平庸,也於同年死亡,鮮卑遂分裂爲三個部落。

    隨後,步度根、扶羅韓控制着幷州雁門一帶;軻比能擁兵十餘萬,佔據代郡、上谷一帶;素利、彌加控制遼西、漁陽一帶。

    程遠志一統河北後,對這些分裂的鮮卑部落採取了懷柔政策,分別冊封各部首領爲鮮卑王,以暫時維持北疆的穩定。

    對他來說,一個分裂的鮮卑要比一個統一的鮮卑威脅更小,如果鮮卑再出現像檀石槐般的人物,勢必會讓北境永無寧日。

    但很不巧,鮮卑真的又出現了一個類似檀石槐的人物——軻比能。

    軻比能的控制範圍毗鄰幽、冀兩州。之前,在程遠志、劉虞、公孫瓚三英爭霸幽州時,許多中原人爲躲避戰亂逃往軻比能轄地謀生。

    他們爲軻比能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制度,“教作兵器鎧甲,學文習俗,統御部衆,擬仿中國製。”

    程遠志收復幽州後,軻比能通過閻柔進貢了大量馬匹、牲畜等物表示臣服。

    後閻柔等人皆反,被程遠志三下五除二給收拾了。

    已經崛起的軻比能繼續選擇同程遠志交好,不僅送還了逃亡鮮卑的中原百姓一千五百餘戶,還響應程遠志的號召,在邊境進行互市。

    此後,柯比能招降漢人,令他們教鮮卑人制作兵器甲盾、傳授文字,模仿中原製作旌旗、以鼓節爲進退操練軍隊,同時不斷在東面蠶食素利等首領的地盤,西面吞併步度根、扶羅韓的部衆,統一鮮卑之心昭然若揭。

    這些年,程遠志對柯比能的情況一直都瞭若指掌,本打算收拾完江東的局面後,再回頭收拾柯比能,沒想到柯比能率先跳反了。

    如果任由軻比能統一鮮卑全境,無異會讓鮮卑出現第二次復興,屆時,程遠志就需要一邊對付荊州劉表、劉備;一邊北防鮮卑。

    這樣的局面無異是他不想看到的。

    幽西都督王雄很早發現了這個潛在威脅,最初想以招撫政策拖延柯比能的步伐,但很快就發現,招撫的策略不管用,軻比能並沒有停下統一鮮卑的步伐。

    王雄意識到軻比能的壯大必須阻止,多次上書給程遠志,請教對策的同時,心下也逐漸萌生了派遣勇士去刺殺軻比能的打算。

    刺殺,正是王雄擅長的領域。

    而程遠志的來信,正好堅定了他的想法。

    一般來說,刺殺一個部落最高統治者這種策略,對於鬆散的政權來說簡直就是事半功倍,一招致命。

    像鮮卑這種以野蠻掠奪爲主的部落,各部落之間自營畜牧、不徵徭役,聯繫不緊不密,全靠大首領征服各部落形成軍事聯盟,一旦大首領死亡,就是“人亡政息”。

    所以,刺殺可謂是最簡單粗暴、最有效的辦法。

    一但刺殺成功,鮮卑就會瞬間“部落離散、弱者請降”。

    程遠志安坐鄴城,耐心等候着韓龍的消息。

    ……

    高柳城北兩百里,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一匹駿馬從南疾馳而來,往北疾馳而去。

    天空是灰濛濛的,涼風呼嘯着刮過臉龐,雖然草色綠意盎然,整個世界卻顯得格外蕭瑟。

    臨近傍晚,紅日西斜,一塊塊雲朵瀰漫開來,遮住日頭射出的最後亮光,將天地間映出彤紅一片。

    在一處水草格外豐盛的地方,分佈着十餘個鮮卑部落,約莫有幾百戶,呈放射狀,衆星拱月一般環繞着一座豪華的大帳。

    韓龍自幼在邊塞長大,通曉鮮卑語,冒充鮮卑人一路行來,並沒有引起過多的注意。

    但仍然還有四個問題急待解決:如何混入柯比能的鮮卑族羣?如何靠近軻比能?如何順利刺殺?刺殺後如何脫身?

    韓龍年紀雖小,卻很清楚鮮卑作爲草原民族,與中原的徵兵制、募兵制不同。採用的是族兵制,全民皆兵,下馬能施射,上馬能衝鋒。

    在這種族兵制,以血緣關係爲戰鬥單位的部落中,塢壁堡壘處處可見,一個陌生人想要混到最中央大帳的難度可想而知。

    軻比能下轄的每個部落中,都有一名小帥,數十個部落中又有一名大人,族人們打招呼時,以刻有本族小帥符號木片爲表明身份,相互之間聯繫並不緊密。

    韓龍策馬行到距離部落前面,一處地勢略高的土坡之上,從懷裏摸出一支長蕭,“嗚嗚嗚”地吹了起來。

    簫聲悠揚頓挫,迎風四散,浸入每一個帳篷之中。

    夕陽下,黃昏中,韓龍傲然的身姿,棱角分明的側顏,吸引了遠處許多鮮卑少女的注目。

    一曲還沒吹完,一名穿着鮮卑服飾的少女騎着小馬,快速奔來。

    人還在老遠,雀躍的聲音便傳了過來:

    “阿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