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死也不離老本行 >第99章 複道行空
    位於BJ雍和宮當中的萬福閣,歸根結底是把呈現一條直線排列在一起的三座建築物進行了共同的稱呼,也就是說,這三座被串聯在一起的樓閣,其實只有位於最中間的那一座主體建築物,它的名字才叫做萬福閣,而位於主體建築物左右兩側的兩座副建築物,它們其實還擁有自己個字的名字。

    首先先從最中間的主體建築物說起。

    從平面圖上來看,萬福閣是一座面闊七個開間的高等級建築。由於整座建築物開有門窗的牆壁外面,剛好圍繞着一整圈的迴廊,即假如從俯視圖上來看,那麼被四面牆壁包圍在內的室內空間和位於牆壁外面的迴廊空間,共同構成一個四四方方的“回”字,因此,面闊七開間其實並不是被四面牆體所包圍起來的範圍。

    建築物前後左右的這四條走廊,每一條的寬度都等於是一個開間,所以原本擁有七個開間的建築物,左右各減去一間,真正被牆體包圍在裏面的也就只有五間了。而且還不僅僅只是這座建築物所擁有的一層而已,來到這座建築物所擁有的二樓,它同樣也是立起了相同多的柱子,因此擁有七個開間的。

    去掉二樓所擁有的,同樣呈現出環狀的迴廊,七開間的佈局,同樣也僅僅只有五個開間的面闊被包圍在了四面牆壁之內。而爲了能夠讓二二樓非常穩固的搭建在一樓上方,因此這座建築物是如同蛋糕店裏面的蛋糕一般,在往上進行搭建的時候將體積收縮,呈現出了下大上小的模式的。

    萬福閣的一樓擁有前後左右四個坡面所共同構成的一個屋頂,只不過由於這幾個坡面並沒有如同攢尖頂一般匯聚在同一個交點處,而是直接就與第二層樓的牆體相接,因此,坡面呈現出了等腰梯形的模式。

    來到建築物所擁有的二樓,這時候的屋頂終於能夠有那個空間進行重檐設計了,於是,兩層屋檐當中位於下面的那一層,同樣仿照了一樓的那個屋頂,而真正位於整座建築物的最高點的,則是鋪設有黃色的琉璃瓦的歇山頂。

    架設在半空當中的複道,是從位於中間的主體建築物的二樓通往了位於左右兩側的副建築物的二樓的。

    位於一左一右的這兩道廊橋,沿着建築物的中軸線對稱分佈,並且由於中間的建築物高大而兩側的建築物相對矮小的關係,所以,哪怕同樣都是從二樓通往二樓,兩座橋樑也不可能是完全打橫的水平角度,而是合起來形成了一個類似於“八”字的結構。

    從建築物的正前方看過去的這個“八”字,其實就是一左一右兩道從高處通往了較低處的斜坡。廊橋的長度並不長,一前一後兩個坡頂,也不過總共就籠罩住了八根柱子,即前後總共三個開間。因此,這種長邊只有三個開間短邊更只擁有一個開間的廊橋,並不具備多麼龐大的體積。7K妏斆

    鋪設在半空當中的廊橋,並沒有像石制的拱橋一般進行弧度上的彎折,反而平平整整地呈現出直線模式。正是因爲主體建築物和左右兩個副建築物的高度差,所以才營造出了“八”字形,這樣的建築結構在保證了廊橋本身並沒有進行彎折的狀況下,同樣能夠給這座建築物帶來彎曲的弧度。

    畢竟,雖然位於一左一右的兩座廊橋並沒有直接接觸,但是它們卻共同連接了主體建築物的二樓,因此左邊的上坡變化與右邊的下坡變化彷彿在中間的建築物得到了連接,於是乎,雖然並不曾如同彎曲的石拱橋一般直接把一個非常完整的半圓形展現在遊客門的面前,這座建築物同樣能夠呈現出一道視覺補充出來的弧度線,如同穿插在這三座樓閣當中的一道彩虹。

    萬福閣之所以會被叫做這個名字,是因爲改建成爲寺廟之後的它,內部收藏着大大小小總共超過一萬件佛像。於是,萬佛諧音萬福,這座建築物自然也就擁有了如此一個吉祥的名字。當然,也有人乾脆就爲了好記,因此把這座建築物稱之爲萬佛閣。

    主題建築物當中擺放的佛像大大小小既然超過了萬件,那麼,想要能夠在這樣一座琳琅滿目的佛堂當中,擁有一件足夠有分量的佛像,自然就不得不考慮到體積巨大、分量相當醒目的大佛像了,而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夠將如此巨大的佛像放進這座建築物當中呢,很簡單,直接就不給建築物的二樓裝地板就行了。

    如果說擁有地板的萬福閣,類似於一個擁有圓片狀分隔層的竹筒,那麼去掉了二樓地板的這座建築物,也就等於拿掉了這個圓片的空心竹筒。

    因爲直接拿掉了二樓的地板,所以室內的空間高度用不着被風分隔成爲第一層以及第二層,非常高大的佛像就能夠充分利用這個豎直高度,在這座看似並沒有多麼大的建築物當中安然立身了。

    去掉了二樓地板的建築物假如沒有其他工人爬上樓去的手段,那麼,進入這座建築物的人想要充分瞻仰位於建築物內部的大佛,唯一能做的就是仰着脖子看一看。

    從低處費勁的擡起頭來看高處的佛像,肯定會因爲空間透視的關係而不可避免的會看到一些走形的線條,在這樣的視角下想要仔仔細細的看一看這尊佛像,其實是不可能的。

    高度不對、採光條件也不對,沒有一個有利的觀賞視角的人到底應該怎麼解決自己的困擾呢?很簡單,在當初建造二樓的時候,雖然沒有給二樓鋪上平平整整的地板,但是卻可以在原本預計鋪地板的地方,如同鋪設棧道一般,沿着牆壁弄上一圈小道即可。

    能夠藉助木質樓梯輕輕鬆鬆地爬到二樓,隨後如同在客家土樓內部散步一般,走在這種圓環狀的道路上,這樣一來就能夠全方位無死角的充分觀賞矗立在自己面前的巨大佛像,並且也不至於讓建築物所擁有的二樓只不過是一個空頭二樓,其實根本就不能夠讓人攀爬上去了。

    而介紹清楚了位於正中間的萬福閣之後,接下來就輪到位於一左一右的兩座小一點的建築物了。

    由於整座雍和宮,是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式來完成空間佈局的,因此根據上北向南左西右東的規則,位於院落中軸線右邊的建築物,是永康閣,而位於中軸線左邊的建築物,則是延綏閣。

    兩座建築物所擁有的名字雖然不一樣,但是從建築外觀上來說,二者卻是沿着院落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所以,只需要瞭解清楚其中的一座建築物的模樣,另外的一座建築物到底長個什麼樣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面闊不過只有三個開間而已,從平面圖上來看小了不少的兩座副樓,同樣也是蛋糕那種向上收縮的模式。

    副樓所擁有的一樓並沒有如同主體建築一般搞牆壁外面的迴廊,因此這兩座建築物被牆面包圍在了裏面的空間是真的擁有三個開間。只不過一樓雖然沒有弄上這樣的迴廊,二樓卻是不得不弄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