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程咬金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西門飄雪說道。

    程咬金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面對俗世,很多禪修者覺得,自己已經空空如也,心無一物了。

    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空,真正的空不僅是心無一物,而是連心無一物的概念都沒有。

    這之間的分野,就是高僧和得道高僧之間的差別。

    高僧心無一物,但概念還在,因此雖然有智慧,但無法成佛,只有連概念也沒有的,纔是真正地遁入禪門,參修成佛了。

    潙山靈佑禪師的門下有兩位弟子,一位叫作仰山禪師,一位叫作雙峯禪師。

    有一天仰山禪師問雙峯禪師:“師弟近日修行可有什麼見地?”

    雙峯禪師回答道:“據我所知,實無一法可得。”

    仰山禪師就說道:“你仍然停滯在塵境之上啊,因此找不回自己了。參禪學道要根不隨塵,六根不要隨着六塵轉動。”

    雙峯禪師不以爲然,說道:“我是無一法可得,但怎麼可以說我停滯在塵境之上呢?”

    仰山禪師告訴他道:“你以爲無法可得,其實已有一法可得。這就是無法可得的觀念。無法可得的觀念就是百一法。比如我們平常講空或者四大皆空、一切皆空,其實並沒有全空,至少你有一個空的觀念、空的概念。因此你還是不空,所以真正的空還有空,空空了你的空。你一個概念都不可以有。”

    雙峯禪師說道:“我只能做到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仰山禪師說道:“你爲什麼不去追究那無一法可得的?”

    潙山靈佑禪師聽了這一句話不禁歡喜地讚歎:“仰山啊,你這句話說得好妙,可要疑煞天下人啦!”

    雙峯禪師不解其意,他以爲既然無一法可得,又怎麼去追究呢?

    靈佑禪師知道雙峯的心意,故意對他說:“你就是一個天下人啊!”

    仰山禪師和雙峯禪師之間的差別,就是高僧和得道高僧之間的差別。

    雙峯禪師修爲到了無一法可得的境界,雖心內空空,但概念還在。

    而仰山禪師則已經連概念也沒有了。

    所以同一個概念,一個可以說得明白,另一個則如在雲裏霧裏。

    雙峯禪師所說的“據我所知,無一法可得”,蘊含的是一種無奈和迷茫,是對自己的修行成果無法做一個總結性的言說。

    意即,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修爲到底到了哪一步了。

    而仰山禪師所說的“無一法可得”則是順其自然,是無修之修。意在告訴雙峯禪師,不知道自己修爲到哪一步並無大礙,只要對此沒有迷惑,不去想它,自然會有成的一天。

    就像做事,一件事,所掌握的信息佔總信息的多少,依靠的能力能夠做到哪種程度,其實並不需要時時掛念,也不需要總放在心上,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忘記這些,去努力做。

    只要努力做了,總有成的時候。

    如果不努力做,而是執着於那掛念,則往往就會在發愁嘆息中任時間流逝,等到想起努力的時候,機會已經錯過了,只能望洋興嘆。

    不管做什麼事,不要總想着成功,也不要總盯着結果,放下這些,把握住當下,纔是最有可能辦成事的方式。

    “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程咬金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西門飄雪說道。

    程咬金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從前有位長者養了一匹好馬,開始時這匹馬脾氣躁烈,桀驁不馴。

    馬的主人一怒之下,鞭撻烈馬,斷其水草。

    這匹馬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虛空中發出聲音,告訴它說:“順從你的主人,就沒有磨難了。”這匹馬聽懂了這句話。

    第二天長者再次試乘時,這匹馬很溫順,讓它東西南北,都很聽話。

    長者非常喜愛這匹馬,用穀子餵養它,養得膘肥體壯。

    之後這匹馬生了兒子,長者數年後試乘幼馬,幼馬不聽指揮,棰杖加之,不改其行,馬主人再次使出馴馬術,“還歸餓之,食以臭草,飲以濁泉”。

    幼馬夜晚見到母馬,問道:“爲什麼我們母子的待遇不同?”

    母馬答道:“這是你的過錯,不要怪別人。如果主人拿鞍子來,就要受騎;你聽從主人的話,便會受到主人的喜愛。這件事很容易做到。但你卻不這樣,因此獲殃。”

    幼馬聽從了母馬的教訓,第二天表現溫順,令行即行,令住即住。

    長者很高興,調換了幼馬的飲食,和母馬一樣。

    還比如,某日,某僧因師父訓斥心生委屈。

    晚上,師上堂開示:

    “我希望跟在我身邊的所有人,都能把價值體現出來,把能力發揮出來。因爲我們是實修實練實幹,不是賣狗皮膏藥。交給你的任何事物,要拿出真心,用實際行動去做去行,保證完成。有的人說,師父,我幹得多,挨訓也多。心裏的一種抱怨已經產生了。如果沒人敲打你,如何能有所作爲?經得起千錘百煉,成長了,學到了,經驗足了,你才更有勇氣,放開去做事。有的人看着笨笨的,整天挨訓,但是他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幹,福報越來越足,智慧越來越廣。因爲經歷得多了,閱歷豐富了,在不間斷的錘鍊中反觀、修正了自我。

    打不跑,罵不退,是佛祖的好寶貝。我們幹什麼事情,不怕吵不怕訓,沒怨言沒委屈,盡心盡責,才能真正學到東西,成就一番。喊冤喊屈叫苦叫累,經不起一點磨難、挫折,能做出什麼,能修成什麼?我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打起精神,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讓此生活得精彩又有所值,不能在世間白走一遭。”

    還比如,某日,在湖邊,禪師救起一位輕生者。

    輕生者苦惱地說:“我都不想活了,您怎麼還救我?”

    禪師說:“你想死,我制止不了,我想問問你:債都還完了嗎?”

    “我不欠債。”

    禪師問:“怎麼會不欠呢?你的生命借自父母,你的喫穿借自天地,你的知識借自師長……這些,你都償還了嗎?”

    輕生者沉默了一會兒,問:“這些債,要怎麼去償還?”

    禪師說:“好好地活下去!知恩、感恩、報恩,就能償還!”

    “所以,這些故事怎麼樣啊!”程咬金問道。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西門飄雪說道。

    程咬金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了啊!”

    預知後事如何?下集更精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