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成了大明勳戚 >480 尚武精神 (二合一)
    也先想要攻打遼東都司?

    聽到朱勇的猜測,沉憶辰在腦海中認真思索了一番,越想覺得可能性越大。

    換作別的蒙古可汗,比如脫脫不花那種,是絕對沒有這個野心跟氣魄在內部不穩的前提下,展開大規模的外戰。但也先乃是草原百年不世出的梟雄,非黃金家族血脈即位大汗的第一人!

    大明想要征討兀良哈三衛的消息,哪怕沒有三衛首領的求援,以他的佈局跟宏圖也不可能不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不僅僅漢人懂,深譜漢文化的也先同樣懂。

    另外脫脫不花的嫡子勐可,已經被沉憶辰給送到了遼東都司,用着皇太子的頭銜召集韃靼舊部,以及不願意臣服也先的蒙古部落。

    這種法統威脅,以也先的性格也不會置之不理。

    要知道歷史上也先登基稱汗後,把忽必烈直系血脈幾乎是斬盡殺絕,曾經人丁繁盛的忽必烈嫡裔男丁,硬生生到了天順朝時期,只剩下一個五歲的孩童,他便是脫脫不花弟弟的曾孫巴圖蒙克。

    明朝這邊稱之爲小王子,他建立起來盟旗制度的雛形,結束蒙古諸部之間的無休止的混戰,做到了蒙古中興,成爲了鼎鼎有名的“達延汗”。

    由此可見,也先這種梟雄性格,怎麼可能讓皇太子勐可安然活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公爺言之有理,晚輩看來要儘快趕赴遼東督軍。”

    沉憶辰拱手稱是,姜終究還是老的辣,也先的真正目標可能就是遼東都司!

    “李達這孩子是本公看着長大,遼東都司短期內可保無憂,至於向北你知道爲何陛下那日下令總督遼東,卻遲遲沒有命你赴任嗎?”

    “爲何?”

    沉憶辰滿臉疑惑的詢問了一句,認真來說奪門之變過去半月有餘,很多善後事情也不需要自己處理,九邊烽火再起理應讓自己儘快上任爲妙。

    “陛下讓你再度領兵,他也需要投名狀啊。”

    成國公朱勇神情複雜的嘆了口氣,歷經數朝他心中很清楚,很多東西註定無法更改。包括自己奪爵問罪,英國公庶子襲爵等等,某種意義上是來自於皇家的敲打跟平衡。

    想要位極人臣,沉憶辰就必須走一遍自己老路。

    車廂內瞬間再度寂靜了下來,不過很快門簾外馬伕傳來了聲音:“公爺、沉閣老,承天門已經到了。”

    下了馬車,朝陽的曙光依舊照耀在紫禁城的紅牆金瓦上,每次看到這副場景,沉憶辰都有着不同的心境。相比較其他官員把這當做一場普通的朝會,對於沉憶辰而言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

    朝會上按照慣例,商討了一些民生軍政要事,蒙古再度犯邊的軍情自然是重中之重。不過就如同朱勇跟沉憶辰對話的那樣,宣大防線有了昌平侯楊洪跟定襄伯郭登坐鎮,只要能保證後勤供應,基本上可以高枕無憂。

    ….真正需要的點在於,如何完成對於兀良哈三衛的征服與吞併,讓天聖汗也先一統蒙古的版圖缺失一塊。

    不過朝會的最終結果,與沉憶辰預料中有些不同,宣大防線爲了更好的協調跟統籌,在派了昌平侯楊洪坐鎮的基礎上,景泰帝朱祁玉下令忠國公石亨佩鎮朔大將軍印,任總兵官管轄九邊兵馬。

    這個任命毫無疑問彰顯了朱祁玉對石亨的信任,同時分散了總督天下兵馬的于謙權力。爲了補償後者,朱祁玉還以護駕之功的名義,授予光祿大夫、柱國等等封號。

    之所以只給榮譽封賞,同樣是考慮于謙升少保時日尚短,再往上加銜就剩下“三公”稱號了。理論上除非通天功勞,明朝沒出現過幾位活着的“三公”,單憑奪門之變的堅定立場還不夠,必須得有實質性的功績,這點于謙比不上石亨。

    曾經滿朝文武均認爲大明下一個位極人臣的官員,會是總督天下兵馬的于謙。結果萬萬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石亨會紅得發紫,成了那個恩隆最盛的寵臣。

    歷史會改變,追名逐利的天賦不會改變,石亨終究還是把握住了機會站在了權力的巔峯。

    沉憶辰默默看着朝會上的一切,他此刻滿腦子想的都是朱勇在馬車上提及的“投名狀”,直至退朝前景泰帝朱祁玉點名到御書房面聖,這才讓他回過神來。

    山呼“萬歲”之後,滿朝文武退去,沉憶辰正準備前往御書房的時候,忠國公石亨卻親熱的靠了過來,拍着他的肩膀說道:“恭喜沉閣老,此時總督遼東討伐兀良哈三衛,以文官身份掌武事,說不定能成爲下一個靖遠伯!”

    沉憶辰沒料到石亨會過來主動跟自己搭話,於是趕忙拱手謙虛道:“忠國公客氣,靖遠伯數十年戎馬才破例封爵,本閣部差之甚遠。”

    “少年出英雄,沉閣老不必過謙。”

    說罷,石亨換上了一種唏噓的語氣繼續說道:“本公時常回想起當初在遼東與沉閣老並肩作戰的場景,那時的金戈鐵馬令人熱血澎拜,希望這一次總兵九邊,依舊能默契的通力合作,達成漢唐封狼居胥之功!”

    總兵九邊名義上包含了朱儀目前駐紮的居庸關,以及沉憶辰即將要總督的遼東都司。雙方畢竟並肩作戰過結下了交情,石亨現在賣個好,期望到時候統籌起來能更加順利,用剿滅兀良哈三衛的功績來坐穩忠國公之位。

    石亨很清楚封公將惹來很多目光跟非議,只有實打實的戰功才能堵住別人的嘴,沉憶辰跟朱儀仗打的越漂亮,他這個名義上的總指揮也能沾點光。

    “遼東一戰忠國公的英勇,本閣部可謂是畢生難忘,日後大明九邊在忠國公的統帥之下,定能馬踏漠北,橫掃王庭!”

    沉憶辰向來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石亨願意主動示好,自然話得撿好的說。如果歷史已經改變,他沒有誣陷導致于謙被腰斬於市,單論用評價武將的標準來看待石亨,毫無疑問是合格的。

    ….就好比徐有貞,只要把他放在正確的位置上,那麼發揮出來的作用可能會名垂千古。

    可是石亨接下來的一句話,讓沉憶辰的心境瞬間沉入谷底。

    “沉閣老重情重義,遠非一些刻薄寡恩之輩能比擬,陛下還在御書房等着覲見,那本公就不打擾了,再會。”

    刻薄寡恩之輩,如果沉憶辰沒有猜測錯誤的話,石亨應該指的就是于謙。看來當初朝會上幾句話,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依舊是釀成了死結。

    只能說某些方面于謙耿直的有些過頭,絲毫不留情面導致沒有轉圜的餘地。但話又說回來,如果於謙是一個圓滑世故的官員,他還能青史留名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