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君子嶽大掌門 >第一百零六章 狂妄
    謝幼娘早在第三日時,就趕到濟南了,嶽不羣見她天資不錯,沒有自已也能平心靜氣,順利的修練寒冰雪魄功,心下十分滿意。在聽完時南寶道人所傳的符籙術法之後,有了時間的嶽不羣,決定再傳謝幼娘長拳十段錦和詠春拳,就不再傳了。必竟謝幼娘是書香世家的大家閨秀,不會真的去闖蕩江湖。而且她既不是華山派弟子,也不算嶽不羣的徒弟,只是學生而已,能學兩套拳法自保,也就可以了。

    就在嶽不羣準備迴轉長安時,梁芳再一次風塵僕僕的跑來了,看其面色蒼白虛弱,想來也沒有時間好好的養傷,輕傷也拖成中傷了。梁芳垂淚嘆道:“萬歲爺在四日前就駕崩,老哥我也沒有見着萬歲爺最後一面,太子妃乘機要治老哥奔走不力之罪。老哥無法之下,只得把嶽兄弟的話稟告給太子、太子妃,以此保命,還請嶽兄弟原諒。不過太子、太子妃本就極度厭惡左道之士,聽後只是半信半疑。於是又派老哥前來,要召嶽兄弟入京解釋一番。”

    嶽不羣並不意外,太監本就不是可以託負生死之人,爲了保性命供出自已也是常事。自已預言皇家之事,本就是有所算計,卻也怪不得梁芳。於是淡笑道:“小弟本是一介草民,偶習得神算之術,自耗壽元爲太子、太子妃算了一算。太子、太子妃既不相信,就當是妄人胡言亂語好了。小弟還有要事在身,不想再入京妄語胡言了,免得亂了太子、太子妃之本性。”

    梁芳看了看房門外,說道:“太子妃志在必得,嶽兄弟還是入京一趟的好。”門外站有數名錦衣衛,正側耳細聽,不像站崗之人。想那太子妃不久就將成爲皇后,現正是得意之時,根本聽不進任何逆言。如若進京,只怕會被治個妖言欺上之罪。如不進京,更是心虛之態,錦衣衛立馬上前捉拿。

    嶽不羣自持輕功無敵,大笑道:“原來是太子妃想要小弟入京了,如小弟不老實從命,恐怕就有錦衣衛上前捉拿小弟了。只是小弟出身江湖,喜軟不喜硬,最不喜官家的壓迫。需知俠以武犯禁,小弟的武功如何,老哥也是知道的。小弟想走,還沒人可以攔得住。況且以小弟的測算,爾等即使想用強,也對小弟無可奈何。而太子妃則免不了小弟的報復。梁老哥,你可要想清楚了。”

    梁芳拍了拍大腿,勸道:“嶽兄弟此言差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嶽兄弟能跑一時,跑不了一世啊。”

    嶽不羣笑道:“此言出自詩經中的小雅穀風之什北山。後面還有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此本是臣子抱怨之語,卻斷章取義,成了矇蔽無知百姓,統治天下之語,十分無恥。孟夫子也有言,君爲臣綱,君不正,臣投他國。國爲民綱,國不正,民起攻之。父爲子綱,父不慈,子奔他鄉。況天下之大,大明不過只居一偶,大明不可居,小弟何處不可安身。”

    梁芳再勸道:“他方不過蠻夷之地,十分困苦,嶽兄弟何必去遭罪呢?就算嶽兄弟不怕艱苦,可嶽兄弟之家人怕是受不了吧。”嶽不羣笑道:“無妨,無妨,我之家人可在大明安居不動,小弟自去荒蠻之地做那中行說,王猛去。”

    梁芳猛然一驚,中行說曾讓匈奴與漢朝大戰數十年,死傷無數,更拖垮漢武帝一朝。而王猛助少數民族氐族一統中原,差點滅亡東晉政權,號稱“功蓋諸葛第一人”,都是十分厲害的人物。雖不知嶽不羣才幹如何,光是神算之能,就可讓大明陷入大麻煩之中。

    於是不敢再說壓迫之言,轉而說道:“嶽兄弟真是好說戲言,大明人當得好好的,何必去做那蠻夷之僕。況且蠻夷兇殘惡毒,嶽兄弟乃是漢人,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得信任吧。”嶽不羣笑道:“那不一定,想那西域五德教教主就是漢人出身,其自創五德教,教徒數十萬,現更成爲吐魯番汗國國師一職,深受國主的信任,算得上半個首輔了。小弟不才,若北行大漠,當不差他多少。”

    梁芳笑道:“北元已衰,嶽兄弟就是去了之後,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啊。”嶽不羣笑道:“不然,北元之主達延汗雖才十數歲,卻是一代雄主,直有冒頓之才。若我前去輔佐,不出十年,就可轉變爲新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蒙古鐵騎將再次橫行天下。大明現今雖然不弱,但西有按劍四顧的阿黑麻汗,北有雄心勃勃的達延汗,嘿嘿,此事大有可爲,大有可爲啊。”

    梁芳一臉的晦暗,門外的錦衣衛更是緊握刀柄,一有不對,立時殺入,嶽不羣又笑道:“只可惜本人生性疏懶,不願勞累於案牘之間,如無外來的壓力,只願作個笑傲江湖的山野閒人,難成大器,難成大器啊。”

    梁芳總算是鬆了口氣,強笑道:“真是的,明明是想請嶽兄弟入京受賞的,嶽兄弟偏偏說出這樣讓人難受的話語。罷了,罷了,嶽兄弟既然不願入京,老哥只得自已回京覆命去了。看看太子有什麼喻令沒有?”說完與嶽不羣告別,轉身領着衆錦衣衛離去。嶽不羣微微一笑,暗中擦了擦冷汗,轉身請時南寶道人將謝幼娘送至京城謝遷處,自已則領着愛洲久忠轉向長安逃走。

    一路向西,嶽不羣總算有時間教授愛洲久忠了,不過卻是教授五德教的教義。更減少了地理自然科學的部分,多了些神話歷史知識。愛洲久忠本是堅定的神道教教徒,更是對扶桑文化十分尊崇,認定天皇乃天照大神的直系後人,是倭國的天然之主。可是嶽不羣的神仙論,宇宙論,人類的自我救贖,五色之民的始末,文明的進化論,讓愛洲久忠耳目一新。知曉了神道教和天皇的本質,不過是統治者方便統治,並神話自已的一種方式。可是多年的神道教育,還是讓愛洲久忠左右爲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