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用奇招救大明 >第40章 明軍開拔
    次日,楊國柱部的2萬人馬作爲開路先鋒,即將開拔,朱慈烺和洪承疇親自餞行。

    由於楊國柱部很可能最先遭遇清軍的圍攻,朱慈烺不敢大意,特地命鄭森撥出6艘戰艦,由鄭森的堂兄鄭彩率領,在海上跟隨前進,隨時給予炮火支援。

    楊國柱部帶了7天的乾糧。5天后,從天津開來的戰船,將會源源不斷地補給糧草、箭只,傷員則可以交給戰船捎迴天津醫治。

    朱慈烺叮囑道:“探路的重任就交給你了,要注意跟我們保持聯絡。如果陸路聯繫不暢,可以將信件通過鄭彩的戰艦轉交。如若被清軍包圍,不要着急,我們會隨後趕到,解救你們。”

    楊國柱拱手施禮:“請大帥、督師放心,我部此去,一定在前方爲大軍蹚出一條路來。”

    看着楊國柱的人馬浩浩蕩蕩向前進發,朱慈烺心中百感交集。

    他相信自己的戰法沒有問題,但終究要經過實戰檢驗才知道是否有效,這讓他心頭頓時沉甸甸的。

    第三天,朱慈烺和洪承疇親率主力出發了。中軍有吳三桂、馬科、曹變蛟、白廣恩4位總兵,及洪承疇的直屬騎兵部隊,共6萬多人馬。鄭氏水師則由鄭森、鄭鴻逵率領12艘主力戰艦跟隨在旁,隨時支援作戰。

    臨行前,總兵王廷臣、王樸、唐通前來送行。再過兩天,王廷臣部的1萬人馬將作爲後軍出發,山海關的守備則交給王樸、唐通二人負責。

    一般說來,後軍的作戰任務不會太重,畢竟有前鋒和中軍在前面頂着,後軍參戰的可能性相對較小。所以,朱慈烺在後軍只安排了1萬人馬,另外還留了4艘戰艦,由鄭氏水師的甘輝指揮,從海上接應。

    朱慈烺叮囑王廷臣:不可大意,萬一遇敵,就按演練的方法迎戰,同時要派人通知中軍,他會盡快派兵救援。

    王廷臣點點頭。

    洪承疇則告誡王樸、唐通要小心謹慎,守好山海關。

    王樸試探道:“督師,萬一前線兵力不足,只要大帥一聲令下,我部願星夜馳援。”

    洪承疇搖搖頭:“你們不要想太多,先把守城的事情做好,就是大功一件。至於以後的事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王樸、唐通聽罷,無精打采地拱手施禮。

    ~~~~~~~~

    錦州城外,多爾袞已經率軍包圍了幾個月。

    明朝守將祖大壽依託堅城,拼死抵抗,加上有火炮助陣,清軍頗爲忌憚,不敢強攻,只好通過長期圍困,來逼迫守軍投降。

    王廷臣的後軍從山海關出發後不久,皇太極就接到了探子們的報告,瞭解到了明軍的全部動向。

    皇太極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一直有問鼎中原的野心,因此早就在大明內部佈下了很多眼線。朱慈烺的方略,其實早已被人送到了皇太極的案上,隨後還告知了前線的多爾袞等人。

    事實上,朱慈烺也並沒有打算保密。

    首先,他在朝堂上講述的方略,被那麼多大臣們聽到,人多嘴雜,難保不會泄露出去,想保密很難。

    其次,就算費盡心機保密了,最多也就是在初戰時佔點便宜,打清軍一個猝不及防,但並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要知道,皇太極、多爾袞、多鐸等人無一不是歷史上的風雲人物,肯定會立刻總結經驗教訓,快速適應形勢的變化,絕不會一直喫虧。

    既然如此,就乾脆不要保密好了,大大方方地讓大家都知道。

    反正他思路的核心,是依靠明朝的綜合國力來碾壓滿清,如果堅持運用下去,可以說是無解的。

    即使聰明如皇太極,在明白了他的用意之後,也是毫無辦法,除非皇太極能讓偏處東北的滿清,也能人口衆多、疆域遼闊、物產豐富,那倒是可以依靠國力,跟明朝較量一下,但這顯然是辦不到的。

    事實上,皇太極和多爾袞、多鐸看到朱慈烺的方略後,確實很震驚,因爲這個戰法基本上解決了明朝大軍的後勤問題。至於國力之爭,他們倒還暫時沒想那麼遠,

    皇太極是一個“三國迷”,平時最喜歡讀的書就是《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曹操親率5000精兵夜襲烏巢,燒燬了袁軍所有糧草物資,隨後袁軍人心浮動,最終大敗。

    可以說,在古代戰爭中,斷敵糧草,迫使敵人不戰自亂,是以少勝多、快速取勝的不二法門。

    但是,如果明軍糧草能一直供應不斷,就不會輕易潰敗,清軍想取勝就難了。畢竟,明軍有10多萬之衆,哪怕是10萬多頭豬,要一個個逮住都要費不少功夫,更何況是有一定戰鬥力的軍隊呢?

    皇太極苦思冥想了很久,都沒有找到什麼破解之道。

    在最近召開的軍事會議上,大家繼續衆說紛紜,特地趕回來開會的多爾袞聽得不耐煩了:“朱慈烺不過是個嬌生慣養的傢伙,從未上過戰場,不知從哪學來幾招唬人的招數,就讓大家害怕成這樣。我看,他的方略實際運用起來未必有那麼厲害,我們沒必要怕這個乳臭未乾的傢伙,還是戰場上見真章吧。”

    皇太極覺得多爾袞雖然有些魯莽,但仔細一想,卻不無道理。

    也許經過實戰,會發現朱慈烺的方法未必管用呢?

    因此,皇太極覺得,不妨讓多爾袞去試探一下,看看這次前來的明軍到底是虎豹,還是綿羊。

    獲得了皇太極的首肯,多爾袞回到了錦州城外,召集濟爾哈朗、多鐸商議如何迎戰明軍。

    多鐸年輕氣盛,主動請命:“哥,楊國柱的2萬人馬正在向錦州前進,離我們最近。我帶1萬騎兵去會會他,看看明軍到底經不經打。”

    多爾袞雖然口頭上表示不怕朱慈烺,心中還是很重視的,他提醒親弟弟:“明軍的新戰法,我們只是大概知道一些,但沒有實際交過手,再加上他們有水師在旁邊助陣,所以你還是要多加小心。”

    其實,清軍通過探子瞭解到的,只是明軍在陸地上演練的部分,但是海陸聯合作戰的演習則是在天津的海邊進行,而且只持續了一天,因此滿清方面對於鄭氏水師的真正作用,其實並不瞭解。

    多鐸信心十足:“他們不就是擺出長槍陣,抵擋住我軍鐵騎的衝擊,然後跟我們展開對射嗎?最多再派出些騎兵,從兩翼牽制我們,我都已經清楚了。這樣打起來,明擺着是他們喫虧,傷亡遠大於我們。再者,實戰跟演練是不一樣的,如果他們頂不住我軍的衝擊,長槍陣崩潰,那我們就更省事了。”

    多爾袞覺得此話有理,便同意多鐸前去迎戰楊國柱,並要求多鐸最好能給明軍一個下馬威,重挫明軍的士氣,這樣的話,以後的仗就好打多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