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道起紅樓 >第一百一十章 談和
    封侯拜相,金玉良緣,自古人生莫比肩。

    賈珏高興的拜謝隆恩,幸喜之色溢於言表,同王來聘等跪下謝恩,同時款言:“太上皇聖明,皇上聖明,小子不過弱冠之年,承蒙聖恩,方得一展所長,如此厚賞,足可見聖上對臣如日月輝照,日後定當爲國爲民,肝腦塗地。”

    馬屁一通拍完起身,二位皇上都很高興,一般人拍馬叫諂媚,有才能的人拍馬如飲酒,只會讓人覺得酣然若醉,畢竟,他那麼厲害還要拍我馬屁!

    賈珏謝完起身,走到賈政身邊一拱手,繼續站到其側後身。

    太上皇和正坤帝見到賈珏這一舉動,皆是點頭滿意一笑,如此大功,沒有得意忘形,還記得老父親在場,以次位居之,可見心性極佳,孝悌非常。

    自古天生神力者多中途崩殂、不得善終,比如紂王、霸王和李元霸等,都是因爲猖狂的過了分,最終人伐之,天罰之,不得善終,可見,這是一個不一樣的,那就不用擔心他別有二心謀反了。

    殿內所有人都是興意一片,唯有賈政不太高興,倒不是因爲兒子比他有出息,完全是因爲來自父親對兒子的擔憂,謝恩後便諫道:“封侯之賞是否太重?連升三級已經是莫大的榮恩,他畢竟還年少。”

    太上皇一擼鬍鬚,搖搖頭笑道:“愛卿此言差矣,自古功過賞罰,必然嚴明,國方昌盛,賈珏領兵迴護,保京城安危已經是大功,何況生擒俺答這樣的卓越之功,非侯不可度。”

    大臣們聽了,都暗暗點頭,對太上皇的話極爲贊同,心裏也對太上皇和正坤帝更加敬重,有對賈政此言贊同的,也有不認同,尤其那些十年寒窗苦讀出身的,對賈政從心諷笑,簡直是“何不食肉糜”姿態,惺惺作態,畢竟,他們自己封侯拜相都不知何年何月,都知道賈珏是庶子,這樣光宗耀祖的便宜兒子,來一打?

    封賞過後,便開始討論俺答汗和哲恆的處置問題,還有那麼多的俘虜看壓在城外,拖久了恐生意外。

    剛開始討論,太上皇就開始發睏,打起哈欠,道:“皇兒,國事朕就不摻和了,正好有些困,戴權,擺駕回宮。”

    太上皇早就將國事交給正坤帝,按道理前面的事兒他都不應該管,也很久沒有入議事三大殿,全因今年俺答汗犯邊,金印搖搖欲墜,他不得不出來過問,表示支持正坤帝,讓羣臣收束一心。

    恭送太上皇離去,正坤帝從面慈心善好兒子,變成了威不可言高堂君,宣佈移駕宣政殿,正式討論戰後問題。

    “說說吧,俺答汗如何處置,還有那些俘虜怎麼處理。”正坤帝一掃各個文臣,目光灼灼。

    武將已經展現過他們的光輝,現在是文臣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養兵千日,用兵可就在一時,平時都吵吵嚷嚷好像誰不知道他們長一張嘴似的,一會兒說這兒不好,一會兒說那不行,今天,可是都要說個夠。

    底下人相互交頭接耳一番,嚴嵩作爲內閣首輔,覺得是自己表現的時候了,率先諫言:“皇上,以微臣看,不如讓其送上降表,俯首稱臣,封他一個王字,將韃靼劃入大明的疆域,日後俺答極其屬部就是皇上的臣民,有感皇上仁德,想必他們定會真心歸順。”

    正坤帝聽完嚴嵩的意見後點點頭,但並沒有直接採納,到:“此言甚好,符合我大明氣度,雷光啓,範文基,你們二人也說說。”

    雷光啓是文淵殿大學士,鬢微霜,已經將近六十歲,是輔佐過太上皇的老臣,範文基則是東閣大學士,文士風流模樣,有些詩才,大約三十多歲,進士及第後入翰林院,兢兢業業,上一任東閣大學士是他的老師,死後推薦他爲東閣學士。

    “嚴大人所說自然是正理,然韃子蠻橫,必然不服朝廷制度,那時還是自成一家,若是因此要錢要糧,既已經是皇上臣子,那時給還是不給?不過圈狼養虎罷了。”雷光啓深思後回答,平時他發言比較少,嚴嵩勢大,得正坤帝重用,多用嚴嵩的建議,因此有時候說與不說沒什麼區別,但這一次事關重大,他無視嚴嵩看過來帶着些冷意的眼神,慷慨直言。

    “雷大人所言甚是,日後還是會捲土重來,不過三年五載,又能恢復元氣,到時候邊鎮依舊會被擾掠,不如直接殺了了事,那是韃靼羣龍無首,又損兵折將,我們依舊不互市,邊關至少能夠安穩二十年。”一旁的東閣大學士範文集顯然跟雷光啓持有相似的意見,且很明確,他支持全都坑殺,使其無還手之力。

    嚴嵩被兩個手下反駁,有些不爽,作爲曾經的進士及第,思維敏捷清晰,直接表達自己對二人的不滿:“誰不知殺了最簡單,那時兩方的仇怨可就深了,必然要厲兵秣馬復仇,說不定會直接歸順瓦刺,那時南北草原部落聯合,恐怕戰事一觸即發。”

    在場的大臣都點頭稱是,這次不是附和,嚴嵩所說是事實,兩軍都剛打完仗,若是韃靼臣服瓦刺,派兵攻明,的確是不妙。

    雷光啓和範文集聽了,相視一眼,暗道嚴嵩果然不好對付,話語鞭辟入裏,非常有道理。

    嚴嵩見到二人被自己一言解決,不再出聲,剩下的人看其臉色,也都贊同他所說,乘勝追擊道:“皇上可效仿前人,派一位公主和親,與俺答汗的長子成百年之好,行教化以治奇功。”

    前面的話時平平之言,後面的這句,纔是點睛之筆。

    文成公主和王昭君的事兒,告訴後人這個方法很好用,能夠讓蠻人學習儒家文化,如同馴服山野獅虎,馴化首狼,到時候安定何止二十年,只要運作得好,五十年一百年也是可能的。

    正坤帝對嚴嵩的建議是很贊同的,已經準備出言納諫,商量具體事宜,很明顯,封俺答爲王,對大明的益處更多。

    可是聽到公主和親一項,臉色變了變,他的公主如今只有佑寧公主和福康公主年齡適中,一個已經出嫁,肯定不行了,還有兩個才三四歲,根本不可能,就只剩下這兩位,可是聽名字,就知道正坤帝對這兩位公主十分喜愛,怎麼可能會讓她們到草原去受苦。

    於是搖搖頭道:“不妥,不妥。”

    “皇上三思啊,這可是爲了百姓社稷……左右,新敕封一位也是可行的。”嚴嵩義正嚴詞後,注意到正坤帝的臉色變化,立刻改口,反正只要是公主就行,如劉細君、文成、新城公主那樣的。

    正坤帝默然不語,拿起來旁邊的茶杯喝了一口,暗暗度量,這樣的話,犧牲一個也不算什麼,以前都是強硬對待,可無濟於事,安定一段時間後總會有戰況,有長有短。或許該效仿唐宗,武定文治,才能夠有長久的安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