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是低調的修真神探 >第四十四章 熟悉各時代的畫風
    陳華鋒用意念先把魏晉南北朝的古畫掃描了過去,發現這個時代的畫風由於長期的南北對峙,時局經常動盪不安。寄希望於未來,解脫今世苦痛,成爲人們思想意識的主流,外來的佛教以及廣泛流行的道教蔚然成風。相應的藝術領域亦受之影響。

    繪畫方面,由於儒學禮教的動搖、佛教的傳播、玄學的興起,帶來了思想的解放,在繪畫主題以及諸多技法上均較前朝有所拓展。大批士族從事繪畫,涌現出具有高度修養的知名畫家,如西晉曹不興及其弟子衛協;東晉顧愷之、戴逵、陸探微、張僧繇、曹仲達、楊子華等,使繪畫藝術從漢代以前的質樸構圖和簡略賦彩中脫離出來,向成熟階段發展。人物畫變略爲精,重視造型的準確性和人物的個性化,同時注意從微小細節襯托人物個性。此時還出現了多樣畫法和風格,顧愷之的“高古遊絲描“似“春蠶吐絲”,傳人物之神;陸探微的用筆勁利如錐刀,造型呈“秀骨清像”;張僧繇的筆法簡練,有“疏體”之稱。山水畫,雖未完全獨立,但構圖己開始注意到縱深感的表現,從“凡天及水色盡用空青"的記載,可知當時山水畫多以青綠爲主。花鳥畫尚未成熟,然據文獻記載,亦有精於蟬雀者,更有張僧繇採用古印度天竺法繪"凹凸花",表現出較爲強烈的立體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繪畫藝術的初步成熟階段。人物畫已達到成熟,涌現出一批各具風範的名家,如東晉的顧愷之、劉宋的陸探微、南齊的張僧繇、北齊的楊子華和曹仲達等。題材範圍進一步擴大,除宗教內容外,還有與文藝佳篇相配合的故事畫,描繪現實生活的風俗畫等。山水畫開始成爲獨立畫科,已出現單獨表現自然山川之美的山水畫,如顧愷之畫《廬山圖》、戴逵畫《吳中溪山邑居圖》等。但置陣佈勢和形態體貌還很幼稚,畫法也只用線條勾勒輪廓,無斂點、暈朵等技巧。花鳥畫則未形成獨立畫科,可能還帶更強裝飾性。

    陳華鋒繼續來到隋唐展區,意念繼續把展區的畫作包囊起來,畫作的特點匯進了腦海中。

    隋唐是繼魏晉以後的又一個重要時期,具有鮮明的時代氣象和個人風格特點,五代則上承唐朝下啓北宋。隋代繪畫呈現“細密精緻而臻麗”的特點。唐代承襲隋代,並獲得全面發展,人物鞍馬成就非凡,青綠山水與水墨山水相繼成熟,花鳥走獸作爲畫科相對獨立,有不同特點,可謂“煥爛而求備”。初唐,人物畫有很大發展,畫法呈中原、邊陲兩種風格,山水沿襲隋代以來的細密畫風,樓臺界畫出現了“仰畫飛檐”的畫法。花鳥畫出現個別名家,設色的同時也開始了水墨畫。盛唐繪畫空前繁盛,畫風趨向健美飛動,應物象形能力飛速提高並結合了豐富的藝術想像力。人物畫造型更加準確生動,心理及細節刻畫超乎前人。仕女形象穠麗豐腴,衣紋出現“蓴菜條"般描法,婀娜舞動,流暢剛健。山水畫已能表現平遠和深遠之景,以李昭道、吳道子、張璪爲代表,以水墨爲尚的破墨山水初見端倪。中晚唐的水墨山水畫開始蠅起,又一次完成了“改步變古”。人物畫較盛唐更趨圓滿完備,能較好地傳達出人物的言笑及情感。花鳥畫方面,題材廣泛,畫法多爲“筆跡輕利”、“用彩鮮明”一體,同時表現田野情趣,疏淡、簡潔的花鳥也顯露頭角。

    陳華鋒繼續往宋,元,明,清館走了過去,意念不斷把各個時代的畫作牢記於心,這些朝代的特點也總結如下:

    宋代繪畫爲中國繪畫藝術發展的高峯,其巨大價值在於豐富藝術表現的手法,運用提煉精粹而純熟的描繪技術,直接並間接地反映了現實生活。在歷史上宋代的繪畫(和明清的版畫)在內容的現實性表現的藝術性方面比較最接近人民羣衆的愛好與要求。

    宋代繪畫藝術技巧上有重要的創造,着重人物的精神狀態及思想情緒的表現,着重山水花鳥的動人的美的意趣,圍繞着闡明及突出主題的要求自由地而且靈活地組織畫面,不受任何機械法則的支配,善於抓住對象外形特徵進行提煉形象等等。

    宋代繪畫藝術技巧的創造使中國繪畫的樣式特點逐漸形成,並日益增強了其從思想上及情感上影響人的力量。

    宮廷繪畫承載着宣傳教化、籠絡重臣、粉飾太平的主要功能。宮廷畫家在藝術上必須附和帝王的審美趣味,因此,宮廷繪畫的主要表現風格爲:造型準確,格法嚴謹,精微細膩;賦色濃豔,華貴富麗;既有精密不苟之長,某些作品又有萎靡柔媚的傾向,形成“院體”畫的獨特風格。宋徽宗趙佶爲典型代表。

    宋代繪畫進入了手工業商業行列,與更多的羣衆建立較爲密切的聯繫。一批技藝精湛的職業畫家,將作品作爲商品在市場上出售,汴京及臨安都有紙畫行業。汴京大相國寺每月開放5次廟會,百貨雲集,其中就有售賣書籍和圖畫的攤店。

    南宋臨安夜市也有細畫扇面、梅竹扇面出售;汴京、臨安等地的酒樓也以懸掛字畫美化店堂,作爲吸引顧客的手段。市民遇有喜慶宴會,所需要的屏風、畫帳、書畫陳設等都可以租賃。適應年節的需要,歲末時又有門神、鍾馗等節令畫售賣,爲市甚盛。

    元代是中國繪畫發生重大轉折變化的時期,“文人畫”佔據畫壇主流,人物畫相對減少,山水畫盛行,花鳥畫中枯木竹石、梅蘭題材流行。繪畫師承上追唐、五代和北宋,強調要有“古意”和“士氣”,摒棄南宋院體的所謂"近體”。創作思想承北宋以來的“文人畫”衣鉢,“遺貌求神”,不強調形似逼真和刻意求工,而追求物象的內在神韻,抒寫畫家的主觀情趣。筆墨形式以簡逸爲上,善用水墨法,突出筆情墨趣,重視書法趣味,並將詩、書、畫三者緊密結合起來。元代開啓的新風對明清影響甚大,其中的名家更成爲後世楷模,如趙孟頫、元四家等。

    明初重建畫院,宮廷繪畫興盛一時,花鳥畫成就尤爲突出,如宣德時的倪端、孫隆,成化、弘治年間的林良、呂紀。畫院外的戴進,以其渾壯雄厚之畫風開創“浙派”,成爲明前期與宮廷繪畫並譽畫壇的畫派,繼起者有吳偉、張路等人。明初江南地區還有-批繼承元代水墨畫傳統的文人畫家,如徐賁、王紱、姚綬等,開“吳派”先河。至明代中期,蘇州吳門地區崛起沈周、文徵明,他們繼承宋元文人畫傳統,最終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吳門畫派”,同時馳名的還有唐寅、仇英,與沈周、文徵明,並稱爲“吳門四家”吳門後學文嘉、錢穀等在山水花鳥畫上亦各有建樹,明代後期期山水畫派系繁多,有以藍瑛爲代表的武林派,以項聖謨爲代表的嘉興派等。其中以董其昌爲代表的松江派最爲著名,董其昌被譽爲“畫壇首領”明代人物畫整體處於式微狀態,至晚明才稍有起色,丁雲鵬、吳彬的道釋畫,陳洪綬、崔子忠的變形人物畫最富特色。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