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是低調的修真神探 >第四十三章 書畫鑑定的知識
    離開瓷器館,陳華鋒來到書畫館,這裏有展出包括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元,明,清的書畫精品。

    陳華鋒先來到資料介紹區,看到了以下解說,書畫的鑑定分爲主要依據和輔助依據。

    主要依據包括:

    書畫作品的創作時代,主要是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元,明,清

    書畫家個個人風格,也通過諸多因素反映出來,如畫面本身所含的題材構思、思想內容、構圖造型、筆墨形式、風貌格調等,都打上一定的時代烙印,並顯現出畫家的個性特徵。這些因素相綜合,就形成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然而,這些因素也有主次之分,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筆墨,因爲這是最能反映個性、最不易仿效的因素。其它諸如題材、內容、構圖、造型等,摹仿品完全可以依葫蘆畫瓢,難以據此判真僞;而且它們有一定的延續性,後代可以沿襲前人,在時代性上只能“斷前不斷後”。至於思想情感、審美趣味,屬於比較抽象、不好把握的因素,更難作爲準確的、主要的鑑定依據。

    輔助依據包括以下6點:

    一印章:

    印章的時代特徵與氣息也是鑑定書畫的佐證。印章的時代氣息可從其形狀、篆文、刻法、質地、印色等方面出來。宋代印章銅、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質料的。自元代王冕開始採用石料刻印以後,採用石料刻印的人逐漸多起來。明代初期,各種石料的印章已相當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變化,篆文每個字的停筆處,都比原筆畫略粗一點,但顯得較淡,並略呈黃色,同元代的印色就有些不同了。明代中後期印章以石質居多,其它如水晶、瑪瑙、銅、玉等均有。清初,書畫家印章甩用的篆文變化並不大,但印章形狀、字體字形都有多樣化的趨勢。清代中後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種各樣的規格,如浙派、皖派和其它各種流派,大都以《說文解字》爲主體。

    二題跋:

    題跋可分三類:作者的題跋,同時代人的題跋,後人的題跋。真古畫而配以定人的僞跋,或僞古畫而配以定人的真跋,都是常見之事。畫上如有作者同時人的題跋,應當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間的關係。這方面的情況從書畫本身並不見得能知道,而須從一些題跋中去探索。後人的題跋對書畫鑑定能起多大作用,更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分析。如書畫上或題跋上,尤其是書畫的題款等等出現了這種情況,都被認爲是作僞者所露出的馬腳。避諱;在封建帝王時代,行文要避諱,就是當寫到與本朝皇帝的名字相同的字,都要少寫一筆,這就叫避諱,通稱爲缺筆。在書畫上面,看到缺筆的字,是避的哪代皇帝的諱,就可以斷定書畫的創作時期,不能早於避諱的那代皇帝的時期,否則就是作僞的漏洞。

    三紙絹

    書畫所用的材料絹和紙對於書畫的斷代起着一定的作用。絹和紙的鑑定是鑑定書畫又一途徑。晚周帛畫和戰國楚墓帛畫以及稍晚時候的馬王礁漢墓帛畫,均是畫在較細密的單絲織成的,至今爲止未見用雙絲絹的(即經線是雙絲,緯線是單絲織成絹)。五代到南宋時期的絹,從表面來看,除了單絲絹外,還出現了雙絲絹的形式。元代的絹總的說來比宋絹顯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絹細密潔白,並且還呈現出稀鬆的狀態。明代的絹總的看來也是比較粗糙。明代早中期有一種質量較低較稀薄的絹,由於這種絹太稀薄不易落墨,所以書畫家往往先將其託上紙然後再進行書畫創作。漢、晉古紙,所見都是用麻料,較多的是用麻布、麻袋、麻鞋、魚網等廢料的再生物,也有用生麻--北方用大麻、南方用苧麻。

    四著錄

    初唐裴孝源《貞觀公私畫錄》則是現存最早的專著。歷宋元至明清,各類專著甚多,內容體例亦日漸完備。成書體例可爲通錄,或僅記著者晚近時代之作品;亦有專記各代內府或一家之藏,也有兼錄公私收藏之名作真跡;有書畫各爲一書,有書畫譜帖傳記共爲一書者;有的只限著者寓目之作,有的採輯徵引集錄而成。所錄內容初則僅爲目錄性,其後發展爲述流傳,記傳記,分派別源流,辨真僞美惡,兼及鑑別。共同特點是內容精審翔實。在古代作品大量散佚、真僞相雜的今日,對研究古代書畫作品、書畫流派、書畫家藝術特點,以及鑑別作品真僞有不可或闕的參考價值。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清《佩文齋書畫譜》闢專門章節錄歷代書畫作品,是爲綜錄、書畫史籍兼及著錄者。宋《宣和畫譜》與《宣和書譜》、清《祕殿珠林》、《石渠寶笈》分別著錄宋徽宗、清乾隆內府庋藏。前者並記作者小傳;後者詳錄作品尺寸、款識、印記及題詠跋尾,稽覈詳明。唐徐浩《古蹟記》、武平一《徐氏法書法》述奉敕檢閱二王法書,記其流傳聚散頗詳。宋米芾《書史》、《畫史》記其目見法書、名畫之藏家、印章、跋尾,鑑其真贗,名爲史書,實則創其著錄之完備體例。

    五收藏印

    印章的時代特徵與氣息也是鑑定書畫的佐證。印章的時代氣息可從其形狀、篆文、刻法、質地、印色等方面出來。宋代印章銅、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質料的。自元代王冕開始採用石料刻印以後,採用石料刻印的人逐漸多起來。明代初期,各種石料的印章已相當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變化,篆文每個字的停筆處,都比原筆畫略粗一點,但顯得較淡,並略呈黃色,同元代的印色就有些不同了。明代中後期印章以石質居多,其它如水晶、瑪瑙、銅、玉等均有。清初,書畫家印章甩用的篆文變化並不大,但印章形狀、字體字形都有多樣化的趨勢。清代中後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種各樣的規格,如浙派、皖派和其它各種流派,大都以《說文解字》爲主體。

    六裝裱

    中國書畫主要是採用絹或宣紙做成。其材料質地纖薄、特性柔軟、歷時較久、易於破碎,古代爲了利於保存,便於觀賞,從加固的實用需要出發,多用麻紙、布帛等材料在書畫背面裱褙數層爲裝裱,稱之爲“裱褙”。而後逐漸加以美化,四周鑲嵌薄型的綾、絹等絲織品爲邊框,在背面裱一層或數層紙,並加上必要的裝飾,使原件更爲牢固,而且便於舒展、懸掛,以適應人們觀賞的要求。所以說裝裱是伴隨著書畫傳統藝術的發展而產生的書畫裝裱工藝。裝裱可以說是對書畫的深加工。明代周嘉胄在《裝潢志》中說:“裝潢優劣,實名跡存亡系焉。竊謂裝潢者,書之司命也。”(裝裱得好壞,直接關係著名人手跡的存亡。認爲裝裱這件事,是決定書畫命運的大事。)

    陳華鋒看完這些知識介紹,對如果鑑定古書畫就有方法了,只要往裏面填充知識就可以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