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荒村往事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夢裏南潯
    三日之後,長軍和東茂便到了南京。

    南京是四大古都之一,南京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當時南京是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還有各大公司銀行紛至沓來,精英薈萃,學子云集,諸多學校、院所陸續建立。

    此外,政府官員和各色人等紛紛匯聚南京,公館別墅和住宅如雨後春筍般在南京城內涌現。

    長軍今生第一次出遠門,到了南京,難掩興奮之情,滿眼都是好奇,他們到了南京的第一件事便是先跑去看了一下總統府。

    長軍和東茂沿路走來的時候,僅一段路便遭受了五次盤查,皆是身穿大衣頭戴禮帽的特務,到了總統府門前,長軍僅僅觀望了幾眼便被幾個便衣模樣的人驅離了。長軍便往前走,便回頭看,不時有黑色的小臥車從總統府大門出入。

    南京總統府氣勢恢宏,既有中國古代傳統的江南園林,也有近代西風東漸時期的建築遺存。

    其歷史可追溯到明初的歸德侯府和漢王府,清代被闢爲江寧織造署、兩江總督署等,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爲行宮。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後,在此基礎上擴建爲天王府,屢廢屢建。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此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闢爲大總統府,後來又爲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

    長軍對南京的城市風貌印象深刻,城市之大出乎他的預料,遠遠超出他的想象力。

    南京玄武湖畔遊人如織,街道上的小商小販非常的活躍,商鋪到處售賣的都是南京雲錦、雨花茶、金陵鹽水鴨、陽澄湖大閘蟹、羽毛貢扇等當地特產。

    東茂也說道:“長軍哥,這地方咱轉了半天了,一條街道還都沒走到頭,這估計比三水縣城能打好幾十倍。”

    長軍說道:“你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生意的,好多玩意兒我長這麼大都沒有見過。”

    東茂說道:“哥,你說沿街咱發現好多眼鏡店,我剛纔看到的就有晉豐鐘錶眼鏡店、上海眼鏡商店、精益眼鏡商店、三星鐘錶眼鏡店、茂昌眼鏡店,這麼多眼鏡商店。”

    長軍說道:“這就證明你還用心了,眼鏡店就是南京的一大特色,來之前如城錢莊的顧老闆已經對我說過了,待咱回去的時候先購買一批特產回去看看銷量如何。”

    之後他們又去了秦淮夫子廟遊覽,但是長軍最心心念唸的還是魂牽夢繞的南潯,從顧城的口中得知,生意人來到江南,如果不到南潯,定是美中不足的事情,所以長軍只在南京城呆了三日,便徑直前往夢裏南潯。

    有人說,江南古鎮看多了都一個樣,這話自有一番道理。但若仔細品鑑,會發現仍是有所不同,烏鎮的典雅,西塘的清秀,而最富饒、最有故事的便屬南潯。

    南潯夢,夢南潯。誰也想不到一座水鄉古鎮,竟有那麼多故事可講,有那麼多的淵博過往,一羣豪門富商,在清末民初的時局裏沉浮,演繹出了半部民國曆史。

    南潯是長軍此行的終點站,而長軍非來這裏,他在這裏要找的,就是商業前輩的創業史和自已的創業夢。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這次出門是場景一輩子的寶貴經歷和財富,是他看透了很多事,也看淡了很多事,也給自己的人生閱歷增加了一個重重的砝碼。

    行千里路,知天下事。長軍想要輕輕的揭開南潯的神祕面紗……

    南潯的故事,要從一段潔白細嫩的生絲說起,它就是輯裏絲。

    假若你能穿越至清朝皇室,定會被皇帝后妃的高貴服飾所驚訝,柔順的質感,華麗的外觀,都是絕佳上等貨。而這些服飾的原料,便是產自南潯的輯裏絲。

    南潯地域處於太湖南岸,屬於典型的河川型低地聚落,南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南潯開始建鎮,憑藉“水陸要衝之地”的優勢,成爲了商旅聚集之地,涌現“市井繁阜、商賈輻輳”的場面。

    元朝時南潯曾建有城牆,周長一千零六十六丈五尺,高三丈,寬一丈。明洪武三年(1370年)修蘇州城需要磚石,就拆除了南潯城牆,只剩下基址。

    明萬曆年間,南潯鎮郊七裏村人率先改良蠶種,培育出優良品種蓮花種,所繅之絲具有“細、圓、勻、堅、白、淨、柔、韌”的特色,叫做七裏絲,因南潯話“輯”與七相似,後來便叫爲了“輯裏絲”。

    憑藉輯裏絲的優異質量,南潯彷彿開了掛,商貿變得尤爲繁榮,當蠶絲入市,全國各地客商雲集,成了享譽江南的名鎮。《潯溪文獻》記載南潯的繁華:“闤閡鱗次,煙火萬家;苕水碧流,舟航輻輳”。

    明代中葉,南潯誕生了幾個宰相級別的人物,由於他們的推薦,輯裏絲開始進入皇室。到了清朝,皇室規定,凡皇帝后妃所穿的龍袍、鳳衣,都必須用輯裏絲精織而成。

    清朝末年,隨着京杭運河的功能衰落,許多古鎮開始走向衰敗,南潯卻逆而行之,一步步發展到鼎峯。

    1842年五口通商以後,洋商雲集上海,湖絲成了大宗出口物品。當時湖州各地絲行幾乎全被南潯人所包攬,南潯一躍成爲富商巨賈的聚集地。

    南潯民間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黃金狗”之說,這是根據富商身價來排名的,以動物身軀作爲比喻,財產千萬兩白銀以上者稱爲“象”;五百萬到千萬者稱爲“牛”;一百萬到五百萬者稱爲“狗”。

    他們往往以土絲業起家,之後涉及鹽業、房地產、金融、典當,形成跨行業的產業集團,引起西方先進技術,直接促進了清末民初工商業的發展。

    據統計,南潯富商的財產總額在六千萬至八千萬兩白銀之間,這是非常龐大的數字,因爲在當時的清政府每年的財政總收入也只有七千萬兩左右,南潯絲商是真正的富可敵國。

    他們在南潯大興土木,各建私宅大院,如小蓮莊、劉氏梯號、張石銘故居、嘉業堂藏書樓等等,無不宏偉壯觀、裝飾精良。如劉氏梯號的紅房子和網球場,張石銘故居的西式舞廳,讓南潯成了一座中西合璧的古鎮。

    隨着第一代完成了資本積累,第二代和第三代開始走向了民國舞臺,幫助中國拉開了近代化的大幕。

    南潯“四象之首”是劉鏞,這是真正的豪門,家產達到了2000萬兩白銀,子孫後代遍地開花,人才輩出。劉鏞第二個孩子劉錦藻是進士出身,子承父業,經營淮鹽,投資海塗墾牧,倡辦浙江鐵路,參與創辦浙江興業銀行,爲發展民族工商業作出了貢獻。

    南潯的民國夢,在另一位富商身上達到了巔峯,他就是張靜江。

    每一個熟悉民國曆史的人,都知道張靜江的大名,他是民國奇人,最顯耀貢獻便是資助孫中山,爲中華民國的崛起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被譽爲“民國呂不韋”。

    張靜江是南潯四象之一張頌賢的孫子,名副其實的富三代,年輕時以僑商身份居留歐洲,途中結識了孫中山,便決定以幫助孫中山作爲自己的事業。

    張靜江不是簡單的捐錢,而是傾盡家產幫助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我在張靜江故居遊覽時,看到了大量借款,都是其捐贈完家產後向友人所借。孫中山也極爲信任張靜江,將其命爲財政部長。

    在張靜江的牽頭下,大量南潯商人加入到幫助中華民國的行列中,爲此孫中山在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曾將南潯鎮宣佈爲“南潯市”,這件事至今南潯人還津津樂道。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這是孫中山給予張靜江的評語。比起呂不韋的投機取巧,張靜江是真正的俠客,在時局動盪的清末民初,他將“救亡圖存”作爲己任,奉獻出了全部力量。

    如今的南潯,已退出了歷史舞臺,繁華了幾百年的古鎮偏居太湖一隅,那層層疊疊的百間樓,豪氣萬丈的私宅大院,默默述說着曾經的過往,夕陽下的水晶晶河面,反射出舊時的輝煌。

    夜色下的南潯,亮起暖色燈光,通津橋的倩影倒映河面,宛如一輪滿月。

    長軍獨自走在石板路上,看兩旁的木柵花窗,老牆斑駁,不禁思緒萬千。

    江南一衆古鎮中,南潯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用沾滿墨水的湖筆,寫下了百轉千回的故事,那潺潺的河道,似乎也融入了輯裏絲的質感,發出水晶晶的光芒。

    蠶絲的繁榮過往,富商的動人傳說,民風的淳樸自然,烏篷船的槳聲燈影,南潯是一個不願醒來的美夢。

    “輯裏絲”便是他這次來的終極目標…………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