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

    趙惠妃大清早回到寢殿,臉上還帶着被寵佞後的緋紅。

    引的後宮嬪妃們一陣陣羨豔。

    回到寢殿,趙惠妃便開始執筆寫信,她祖籍是徽州府壽州人,寫完信件便對外道:“速速去將信件交給孃家。”

    她趙惠妃乃至於她整個趙家,能不能輝煌騰達,可就看趙檀兒那丫頭了。

    想起自家這個侄女,趙惠妃就有些頭疼。

    雖然在老爺子那邊誇下海口,但自家這侄女心高氣傲成啥樣,她可是清楚的。

    也因此,趙惠妃在信件上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那丫頭老老實實的,裝都要裝出賢惠大方的樣子!

    ……

    今日一早,朱元璋朝會後,便喜憂參半的回到奉天殿。

    藍玉在哈密打了勝仗,明廷徹底奪取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權。

    這讓朱元璋很高興。

    可淮河兩岸的暴雨,淹沒農田數以萬計,而且暴雨還沒有停止的意思,這需要朝廷大量撥款賑災。

    安南土司作亂,沐王府那邊也需要朝廷撥糧出兵。

    總結來說,朱元璋現在實在太缺錢!

    朱元璋是個好皇帝,打心底體恤百姓,所以農稅他收的很少。

    同時他又看不起商人,所以朝廷的商稅少的可憐。

    這樣下來,朝廷每年徵收的稅款更是捉襟見肘。

    縱然朱元璋能掌控所有人的生殺大權,可面對國家少銀的局面,他也犯了愁。

    這個消息,被陳洪知道後,便尋着機會去了東宮。

    陳洪既然受了朱允炆母子的恩惠,那他的價值一定要體現出來。

    ……

    東宮。

    朱允炆母子等了一夜,這一夜,母子兩未眠,眼眶通紅,始終不見皇宮走漏出任何消息。

    直到天亮朝會的時候,他們終於等到了周驥的信。

    周驥將情況告知朱允炆母子。

    朱允炆神色漸漸黯淡下來,苦笑着看着呂氏道:“娘,天意,這是天意,上天都眷顧着大哥。”

    “他非但沒被皇爺爺責怪,還莫名的讓皇爺爺如此開心。”

    朱允炆垂着頭,深吸一口氣道:“娘,咱們別爭了,現在還有退路,即便皇爺爺真的選了大哥,大哥也不知道我們背後做的腌臢事,興許會念了我們的好,放我們一馬。”

    呂氏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看着朱允炆,厲聲道:“兒子,你太單純了!”

    “是,我們是沒和老大有任何接觸,可是老三呢?”

    “老三在東宮,受我們多少打壓?老大要是回來了,要是坐上那個位置了,他能不爲老三找個公道?”

    “你以爲想不爭就可以了嗎?”

    “兒子,不要遇到困難就退縮!咱們又不是這就敗了?”

    說話間,陳洪走來,遠遠地站着。

    呂氏急忙起身走過去,等陳洪說完後,呂氏又給陳洪塞了些錢財,打發走了陳洪之後,便快步找到黯然自傷的朱允炆。

    她面帶喜色道:“兒,機會來了。”

    朱允炆表情有些呆滯,不解的道:“娘,怎麼了?”

    呂氏喜道:“你皇爺爺現在爲錢發愁,你今日去學堂,和夫子們商議商議怎麼替你皇爺爺聚財,這叫爲君排憂解難。”

    “你皇爺爺要是知道你心繫家國,一定會開心的。”

    朱允炆木訥的道:“可是……我不知道怎麼聚財。”

    呂氏道:“所以你要和夫子商議,不管如何,只要讓你皇爺爺知道你有這份心就成!”

    朱允炆重重點頭:“孩兒懂了!謝謝娘!”

    呂氏捏了捏朱允炆的臉頰:“傻孩子,你是孃的兒,是孃的一切,我們母子還說啥謝不謝的?娘不爲你着想還爲誰着想?不要讓娘失望,去吧。”

    “好!”朱允炆起身,給呂氏行了禮,便朝學堂走去。

    ……

    國子監的學堂充斥朗朗讀書聲。

    朱允炆揹着手踱步而來。

    遠遠地,黃子澄和齊泰就來迎接。

    “臣,參見太孫殿下!”

    這兩個翰林學士對太孫朱允炆的喜愛溢於言表,和見到其他皇子時板着臉不一樣,他們的臉上此刻如沐春風。

    “允炆見過兩位老師!”

    禮儀完畢,朱允炆便虛扶起兩位行禮的學士,道:

    “二位老師折煞我了,在這隻有學生朱允炆,沒有殿下!”朱允炆不受兩個翰林學士的禮,

    這舉動更讓兩個讀書人心生暖意。

    朱允炆也不是傻子,他知道,無論是皇子皇孫想要有所成就,都必須得到臣子們的認可和支持。

    尤其現在,大明對北元在軍事上有着壓倒性的優勢,特別注重內政和民生建設時期。

    所以朱允炆此時就在拉攏這些讀書人的心。

    “黃師的身子好些了嗎?前些日子就聽聞老師被賊子所傷,允炆甚是擔憂。”

    黃子澄捋須道:“太孫有心了,臣身子好多了。”

    想起那套麻袋打自己的賊子,黃子澄就恨的牙癢癢。

    朱允炆點點頭道:“吾嘗聽聞國家缺錢,卻無法爲皇爺爺分憂,實爲憂心,今日來找兩位老師,便是想與老師商議爲國聚財之策。”

    黃子澄和齊泰頓時肅穆,道:“太孫賢!”

    “太孫能有此兼懷天下之仁心,此國之幸也!”

    朱允炆回以肅穆:“有兩位老師,乃允炆之幸。”

    “走!”黃子澄道:“我等這便去商議如何爲國效力之策。”

    這兩位學士,也是爲朱允炆盡心盡力。

    三人在學堂苦思冥想一上午,所謂聚財,無非是在根源上解決問題。

    如今大明寶鈔刊印的還不多,在市場也有一定的流通性了,既如此,何不加大寶鈔的刊印量?

    不知誰提出這條見解,學堂內頓時充斥一陣讚美之聲。

    朱允炆臉上,也漸漸展開笑容,當下對兩位老師行禮,便急忙朝東宮走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