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求生記 >第二百八十章 明朝百姓生活常態(二)
    西方國家爲了談化中華帝國的歷史文明,往往會把許許多多國外“野人”遺蹟當成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及搖籃,最好笑的就是用古希臘、羅馬等這些歷史來對衝中華文明,突出古希臘、羅馬對人類的重要性,打壓中華文明的次要性,指着一個挖掘出來的幾塊大石頭說道,看,這就是美索不達米亞,早在公元前三十年建立了蘇美爾早王朝,這也是人類的最早文明起源,並寫入教科書一百年。經過幾代人的時光,把謊言變成真的一樣,就當是公元前三十年建立了蘇美爾王朝,翻看中華歷史紀年也只是漢朝的西漢時期,如果要去問學歷史的外國人,只是知道美索不達米亞,不會知道中國的漢朝時期。

    大家都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泡菜的國家,專門偷竊中華文明的文化而著稱,而且去聯合國申遺,還會成功,這裏面說明了什麼?說明了西方國家大力地淡化中華文明的歷史傳承,把中華文化往別國轉移,可是中華文明實在是太過強大,隨隨便便挖個古墓,不小心犁塊地,就能出現一件文物,回過來最說這個羅馬文明,羅馬真有文明嗎?爲什麼沒有編寫史書,一個文明的出現起碼要有文字吧?比如日記、信件、稅法、地契等等。羅馬帝國沒有官修史書,整個西方社會也沒這個。連自吹自擂的印度歷史,也要從中國的記年上去翻找,這說明什麼?說明在唐朝末年起,也就是公元三百年時期,這個星球上除了華夏的文明外,別的地方最多隻是一個地方武裝,除了打打殺殺外,生活着的全是野人,當然包括那個泡菜國。

    如果硬要劃分西方文明的發起,是在公元三百年後才慢慢形成。看看美英國中的博物館,凡是不屬中華文明的東西,全是一些破銅爛鐵,石頭泥巴之類的東西,而中華的東西全是精美的青銅器及瓷器。在文化上就不用說了,根本找不到用文字記載的除了中華文明的東西。

    馬可·波羅是13世紀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在中國遊歷了17年。在元朝還做過官,看看在他的遊記中是怎麼寫當時的中國吧,馬可·波羅曾在他的著作《馬可·波羅遊記》裏頗爲誇張說,中國遍地黃金。寫了很多關於中國的地方,中國的省份幾乎都有他的足跡。甚至稱古時杭州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發達的工商業、繁華熱鬧的市集、華美廉價的絲綢錦緞、宏偉壯觀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驛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紙幣等等。其中描寫過一個守城門的官兵生活質量,類比當時的威尼斯一個貴族生活有過之而不及。

    也就是說當今成化年間的明朝,還是世界富遮之地,往後百年隨着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開啓,很快就會被西方超越了。

    鄆城隨着“宋金河商貿城”的建立,各種工廠作坊慢慢興起,把閒散勞力吸引到了這些地方做工,賺錢變的更加容易,把原本死氣沉沉的鄆城變得人來人往,熱鬧起來,雖然這個“大工地”在城外三裏處,可是前來做工的,做小買賣的、行商的把城內也變的興旺,特別是青樓、賭坊這些場所人氣旺了不少,接着就是客棧、酒樓,再接下去就是當鋪、錢莊。

    顧麟知道前期的投入發展,首先得便宜的就是這些行當,這是一個過程,試想當大批的銀錢散流到了民間後,這些做苦力的窮苦人家是留不住剛剛到手的銀錢的,要麼用來購買生活必需品,要麼就是玩樂。

    而且在古代,銀錢的流通是不暢的,就說鄆城範圍內,每天在市面上流通的銀錢是一千兩的話,當有一個去處每天在發銀錢也是一千兩,那麼在市面上就會多出一倍,短期內這多出一倍的銀錢就會拉動這一小塊地方的消費,造成局部繁榮。原本一年中也喫不起一次肉的,說定就會每月去買一次。原本幾年沒有新衣的就會去扯上三尺新布。原本從來上不起酒樓的,可能會進去喫喝一次。這人生第一次實在是太多,終其原因手中有了點銀錢了。

    所以說顧麟第二步就是要做“房地產”了,購買一畝上好的水田,銀價十二兩,而在城外宋金河畔成排建起了一個名曰“金城苑”的地方,一幢二層小院,後帶小花園、佔地200平米的住所,也是十二銀兩,全屋磚瓦結構,前院水鏡地面,後院廁所,一處牲口棚子,幾小塊菜園,雖然不大,正好可供一家五口居住,而且窗戶上全是大塊玻璃,這樣的房子在明朝是不可想象的。對於章子俊這個“奸商”來說,這種格局的房子,妥妥地就是當初八十年代人民公社的社員房,可是放在明朝就成了“精舍”房,因爲大部分人家,建房用的還是土坯牆,茅草屋頂,只有城中有錢人家纔是磚瓦牆或是全木頭房。

    一幢二層小院佔地才0.3畝,一排二十戶,聯排着造,用的全是磚柱結構,加上人字房梁,除了地板房梁是木頭,而房梁直接架在磚牆上,在兩戶相鄰的地方,用傘牆砌實做爲分隔,其實全部是連在一起的,外面用水泥粉刷後,看着光亮,實質成本沒有多少。對於顧麟來說這就是工廠化、成品化帶來的好處。也是從廬州起摸索出來的先進經驗。

    這種房一排一排地宋金河邊上鋪開,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個規模,有別於古代城鎮的格局,每一戶正門前,都是一條一丈寬的水泥路面,每戶都有下水道,屋後菜地角落處還有化糞池子,每十戶屋外有一處公用手壓水井可取水,顯得格外整齊劃一,乾淨衛生。這就是新生活啊,只要化十二兩銀子就能入住。

    相配套的在“金城苑”出口外,建有商業街,這商業街的房屋有別於住宅,高大寬敞不少,除了磚牆結構外,門臉全是明朝傳統的門板形式。樓面也高出不少,可是每一幢房的價格卻是住宅房的十倍不止。一間房就是一百二十兩起步,帶有一個後院作坊,這也是按照當今許多買賣人家前店後作坊的需求,在明朝全是手工業小農經濟模式,喫住行商一體。當然了這樣的商鋪,只是建了一小部分作爲樣板,適合那些佔地少的營生需求。比如金店、首飾店、綢布莊、茶葉鋪、藥房、錢莊、小酒館,書商等。

    留出更大一部分賣地,讓那些需要佔地很大的行業,比如青樓、酒樓、客棧、車馬店等給這些商戶自己去營造。

    自從李念致在元宵節自認爲是跟燕家四小姐私會後,常常會去燕家後院外的小道走動,想引起燕家後院閨樓中女眷的注意,半個月過去了,卻不見有說明動靜,可把李念致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燕家四小姐自從那日跟褚桂平相遇後,就犯了花癡,可是家主燕大遒的家教很嚴,平日裏燕家的女眷根本不允許出門。這可苦了四小姐,就讓丫鬟託門房老嚴頭送信給褚大官人,約定在燕家後院外,小道上遙望相見,對褚桂平來說有富家小姐鍾情自己,也是自己所要追求的,從小寄人籬下過着清貧的生活怕了,憑着自己的外貌長相娶個富家小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當然滿心歡喜,可是書信上卻是燕四小姐的落款時,想起那日四小姐並沒有在望月亭中跟李念致私會,就明白了那日好友在望月亭私會另有他人,如果自己再去跟四小姐私會,好像有點挖好友的牆腳,心中犯難起來。

    褚桂平雖然對四小姐的美貌並不垂涎,說穿了身段還不如季氏,風韻不如吳氏,經驗不如望春樓的老鴇娘,可是又不想放棄富家小姐誘惑,也就不當一會事,把四小姐的書信隨手放在書桌上。

    可是事情就是那麼地生出了變故,再說李念致自從跟“四小姐”在望月亭中私會後,就一直惦記着再進一步,苦於沒法聯繫上,整日在燕家後花園門外轉悠,撇見閨樓之上竹簾後美人閃動,心裏就像貓爪似的,久不見進一步動作,只能每天前去瞧一瞧碰碰運氣。日久後這樣的舉動,就引起了燕家人的注意,不光是住在閨樓上燕家的女眷,更是下人丫鬟們的注目,要說李念致長的白白胖胖,加上一身名貴衣裝,也是白面書生的裝扮,外貌還算說的過去,自然就把那日在望月亭中的三姨娘給勾起了性子,原本這事過去了也不想翻騰起來,看到那人每天都來到後院外,還當是對自己念念不忘,心思又被勾了起來,雖然也快四十歲了,屬於人老珠黃,可平時保養的好,也不用做活,自然顯的年輕不少,古代的女子一般結婚早,年過二十就算是嫁不出去了,年過三十屬於中年婦女,年過四十就是老年了,其實四十歲的女人才是人生巔峯時刻,這三姨娘還不到四十,正是虎狼之年,被這樣一位年輕後生惦記着,着實感動,就差貼身丫鬟從後院的門縫中傳遞消息,一來二去訴說鍾情。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