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纜鎮語錄 >醉雞旅行記(附錄“慾望”是一切的根源)
    醉雞旅行記

    醉雞。

    不是酒喝醉了的雞。

    只是一瓶酒浸的雞肉而已。瓶是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玻璃罐頭瓶。

    那一年重陽發福利,葉也分到一瓶。

    葉與妻經過一番精打細算,決定暫不喫,待到過年好送禮用。

    於是,經過一番必要的故事情節,那瓶醉雞到了葉的大姨家。

    大姨是山裏人,見葉送來的醉雞,心想在大城市裏工作,這醉雞一定值不少錢!

    大姨丈是個撥美食家斳,見肉不要命,一見醉雞,大喜,操刀欲開,卻被一雙大手擋住,回頭,卻見大姨笑嘻嘻。

    大姨附在他耳邊言語了幾句,大姨丈扔下刀,嘆了一口氣,走到醃豬肉缸邊,操刀便狠砍。

    又過了一年。

    葉到二姨家拜年,二姨家住在海邊,海風颳得冷了個嚇人。

    二姨叫葉自去衣櫃裏翻衣裳穿。

    一打開,大驚,衣櫃裏好端端地放着一瓶醉雞!

    正是葉送給大姨的那瓶!

    因爲瓶上有葉廠裏打的撥禮品斳二字紅印。

    第二天,葉便啓程回家,二姨強留,葉說天太冷了,還是回去吧!

    又過了一年。

    三姨派兒子來拜年,送了一大包禮品。

    拆封。

    天!

    其中又好端端地擺着一瓶醉雞。

    正是那年廠裏發下的那瓶,也正是葉送給大姨而又在二姨家衣櫃裏看見的那瓶!

    妻一看保質期,說分不清是撥3斳字還是撥8斳字,還是吃了吧!

    於是開瓶食之,其味道美異常。

    葉問同廠的陳,那年廠裏發下的醉雞味如何?

    陳說,還藏着呢!不是說保質期撥8斳年嗎?

    葉長嘆說,喫得太早了,真可惜!?

    附錄:

    老子道德經解讀(3),“慾望”是一切煩惱紛爭的根源

    道德經第三章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xiàn)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爲也。

    爲無爲,則無不治。

    譯文

    不推崇標榜賢才,使民衆不因此相爭。不珍視難得的稀有之物,使民衆不去偷盜。

    不展現炫耀能引發人私慾的東西,使民衆之心不致迷亂。

    所以,聖人治理天下,使民衆心無雜念、虛心謙卑的同時,滿足他們的溫飽。減少民衆爭名奪利的慾望,鼓勵他們強健自己的體魄。

    常使民衆保持自然淳樸、清心寡慾的狀態,讓那些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偷奸耍滑。

    如果按照“無爲”的原則去行事,那就沒有什麼治理不好的事情。

    解讀

    開篇第一句:“不尚賢,使民不爭”。

    老子這裏提到的賢,指某類才德、才能。

    如果總是推崇某種才能,使擁有這些才能的人受到重用、名利雙收,那麼就會使大家爭相效仿,都想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這樣勢必會出現一些魚目混珠之人,那些僞才們爲了爭名奪利,就會極力打壓真正有才能的人,讓他們難以施展自己的才德和抱負。

    另外,社會的發展靠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而不是某類人才。

    如果只崇尚少數的行業,大家都拼命擠進這個行業,競爭激烈不說,最後也會造成該行業產能過剩,一部分人到最後還是要轉行,陷入被動的局面。

    並且,其它行業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和限制。

    相反的,如果每個領域都有領頭羊,都有標杆,百花齊放的話,那麼社會也就可以發展的更爲和諧。

    現如今,很多學校都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老師和家長,爲了讓孩子考進名校,可謂費盡了精神和心機。

    爲了成爲好學生,得到學校老師的表揚和認可,爲了進入一個好學校,給父母爭光,成績差的學生被逼着拼命補習追趕。

    成績本來就不錯的更加不敢鬆懈,害怕掉隊,被別人超越。

    小小年紀,就開始在內卷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少年時代,本該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年紀,而他們,卻不但失去了玩耍的樂趣,還要揹負無比沉重的負擔,甚至連正常的睡眠和休息時間都不能夠保證。

    過於強大的壓力,很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

    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患上焦慮症,抑鬱症,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其實,過分強調成績,不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對他們日後的生活是極爲不利的。

    學生最終還是要走出象牙塔進入社會的。

    以後的工作、人際交往、社會活動等需要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來配合。

    比如動手能力、創造力、理解表達力、溝通能力、與他人協作的能力等等。

    學校應該爲社會輸送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人。當然這也離不開家長對孩子的正確引導和教養。

    “難得之貨”,也就是稀有之物。

    物以稀爲貴,稀有物品比普通之物價格高一點也是正常的。但無限制的去誇大其價值,並從中謀取暴利就不可取了。

    稀有的東西自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所以它就成爲了擁有者炫耀的資本,甚至高貴身份的象徵。

    於是攀比者就出現了,更多的人也想得到它。

    但因爲少,買不到怎麼辦?就加價買,結果價格越擡越高。

    比如鑽石、黃金、玉石、古玩等物品,一些人爲了拿來謀利,不惜鋌而走險。

    偷盜,私自開採,屢禁不止,爲此犯罪甚至喪命的人也不在少數。

    還有一些人,爲了得到動物製品,有多少動物被殘忍無情的殺害。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如果不把上面所說的東西當寶貝,不去炫耀,沒有人去炒作,沒有暴利,也就沒有人爲獲利而心生歹念了。

    人,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當然會有其它的欲求。但是,除了少數本能的慾望,大部分物慾都是由外界刺激引發的。

    比如那些奢侈品,定價異常高昂。可有些人,月入不過萬,手頭也沒有多少積蓄,卻寧肯喫“土”,也要去買幾萬、幾十萬的名牌包、手錶,衣服之類的。

    就是因爲這些奢侈品被披上了時尚、高級、尊貴的外衣,普通人內心渴望成爲擁有這些東西的人,虛榮心作祟,便有了這些不理性的行爲。

    這樣的人,雖然虛榮心得到了一時的滿足,可帶來的卻是生活質量的下降,同時,也並不能帶來幸福指數的提升。

    人生在世,皆有名利權財色等慾望,清心寡慾之人少之又少。

    這些慾望,使人內心躁動,難以清醒。

    慾望,是一切煩惱、紛爭、罪惡的根源。

    所以老子說,只有淨化民衆的心靈,讓他們靜心寡慾,寧靜淡泊,同時讓他們喫飽穿暖,多運動,強身健體,才能簡單快樂的生活。

    “常使民無知無慾”,這句話是評價老子時,最容易引起爭議的一句話。

    其實,無知無慾,是一種精神上的修行,是“不知道去追求名利及物質財富,沒有過多欲望”的一種思想狀態。

    這樣的話,社會上民風淳樸,沒有紛爭,民衆安居樂業。這就是老子說的“無爲而治”。

    無爲不是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而是一種修爲,一種思想境界,是最接近道的。

    正所謂“道法自然”,無爲就是有爲。

    我們現代人,社會壓力很大,要想做到無慾無求是非常難的。但越是這樣,我們就越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

    欲求越多,煩惱就越多。簡單才能更快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