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紅樓從遼東開始 >第五百四十一章 保國公唐清安
    “忠順王早死幾年就好了。”

    北鎮的城牆上。

    節度使李長松,望着遼西的方向,竟然說出了這種話。

    而他身旁的親信們,面色不變,也沒有人反駁。

    託忠順王的福。

    北鎮至今也才只有八千兵,實際上的兵力,對外宣稱有兩萬人馬。

    以北鎮的地利重要性,是不應該只有八千兵的。

    而爲何只有這麼點。

    不是朝廷不重視,是忠順王不信任李長松,懷疑他和平遼侯有勾結,特別是錦鄉侯府家的小姐嫁給了劉承敏。

    導致多年以來。

    本應該輸送給北鎮的兵餉兵員,皆被忠順王扣留,投入到了遼西軍中。

    論怨恨。

    人人皆知,北鎮節制使最痛恨忠順王。

    如今忠順王已死。

    李長松頭上的大山消失,就算軍中有二心的人,當下也得巴結節制使。

    “大好形勢被忠順王耽誤,那幾萬精兵,竟然憑白送給了賊寇,不但害了咱們北鎮,也害了國家。”

    下面的將領說道,衆人紛紛點頭認可。

    幾萬精兵啊,可不是新兵。

    多年來遼西山東兩地的心血,誰不眼饞?

    有了這幾萬精兵,就能拉起來十餘萬保持戰鬥力的大軍。

    金江鎮在擴軍,瞞得了朝廷,瞞不過相鄰的北鎮。

    不也是用幾萬精兵,擴充到十萬之數。

    李長松在城頭召集親信,是有意之舉。

    聽着親信們的表態,以掌握他們心中的偏向,纔好爲接下來的話做鋪墊。

    “山海關抽調兵力入關,遼西軍有計劃撤回山海關,咱們該怎麼辦呢?”

    李長松問道。

    剛纔還暢所欲言的將領們,立刻安靜了,整個牆頭,只聞風聲。

    遠處的幾面旗幟,在風中擺動。

    敏感的人閉口不言,不敏感的人,見同伴神情嚴肅,也不敢多嘴,猜測到底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開封是河南樞紐腹心,南北咽喉也。”

    見衆人不願開口,李長松主動說道。

    正如劉承敏所言,自己要認清楚形勢,遍觀天下,朝廷還有幾分勝算?

    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偏安一隅,獨守南方。

    “開封不守是無河南,河南不保是無中原,中原不保則河北之咽喉斷,而天下之大勢甚可憂危也。”

    賊軍中有明眼人,知道開封的重要性。

    不然賊軍爲何數次執意攻打開封城,數敗而不氣餒,不拿下開封誓不罷休的態勢。

    剛打敗了忠順王,就一口氣反攻開封,不給開封留下絲毫緩氣的機會。

    只一句話,很多人看出了節度使的心意。

    有的人鬆了口氣,有的人眉頭緊皺不發一言。

    “中原爲天下腹心,開封又中原腹心,新賊耽耽窺犯爲謀甚狡。雖幸固守無意,然屬邑丘墟,則開封亦塊然孤城。倘一旦淪陷,天下事尚忍言哉!”

    李長松的幕僚,語氣自信滿滿。

    按照他的說法,既然開封如此的重要,關乎國家危亡,那豈不是已被賊寇奪下開封的朝廷,覆滅是遲早的事?

    很多將領內心鬆動了。

    平遼侯是漢人。

    又是朝廷的侯爺。

    論名器,論實力,論仁義,平遼侯當仁不讓是首選之人。

    至於想要藉助北鎮自立。

    沒人有這份想法。

    北鎮至今人口未興,兵力也才八千,無法自給自足,前有遼西軍,後有金江軍。

    被前後夾擊的北鎮軍,還是實力最微弱的一方。

    天時地利人和,北鎮軍一樣不佔。

    “開封是河南最後的據點,既然被賊軍所得,千里中州的易手,是必然之勢。”

    “賊軍獲得了戰略上的主動地位,而朝廷則由於咽喉被扼,將導致腹心內潰,猶如被刀桶入了咽喉。”

    李長松堅定的說道。

    京城二叔送來的消息,令他對國內的形勢知根知底。

    “爲了朝廷安危,本使準備聽奉平遼侯號令,只等京城勤王之令下達,即隨金江軍入關剿匪。”

    “諸位可否願意隨我一同而往?”

    李長松重重的問道。

    “末將等願意追隨節度使。”

    衆將抱拳。

    這就是仁義的力量。

    唐清安十餘年來如一日,仁德之名傳播各地,衆人對平遼侯產生不了敵意。

    而平遼侯並沒有舉叛旗的動靜,導致北鎮將領決定投靠平遼侯,沒有多大的心理負擔。

    ……

    金州雖然沒有正式派兵侵佔登萊,但是加大了在流民區的人員。

    沒有穿戴金江軍軍服的士兵,悄悄的高達了上千人。

    官府可能有所耳聞,因爲對城門的管控加派了兵丁,但也沒有做出多餘的動作。

    手裏無兵,朝廷又指望不上,地方官員們能做的,也只能是維持局面不崩。

    拖延一天是一天。

    龍山大營總兵吳兆元,深感不安,竟然放棄了龍山,率軍後撤,一直退到萊西。

    與萊州的萊山大營形成犄角之勢,以應對金江軍可能的威脅。

    他的撤退,導致原忠順王在登州佈置的防線毀於一旦,輕易的讓金江軍控制了地方。

    除了城池,地方上已經是金江軍在維持。

    兩個月的時間裏,登萊的形勢變化之快,令人們咋舌。

    不顯山不露水。

    金江軍穩步的蠶食,擴大了根據地。

    朱秀見狀,直接派出了一營,整整三千人馬,不打金江軍的旗幟,接管了登州各地空白的軍防。

    沒有人顧得上彈劾吳兆元。

    賊軍在中原猶如烈火燎原,無法收拾,山東境內曹縣,單縣已經出現了賊寇的身影,最遠深入鉅野。

    各地都在固守待援,等候朝廷大軍剿寇。

    因爲朝廷不消滅賊寇必死。

    運河落入賊寇的手中,失去了南方的糧食,京畿不攻自潰。

    山海關各將。

    總兵左欽,遊擊馬忠周,遊擊時春。

    奉詔入關。

    遼西軍各將。

    拒奉詔入關。

    但是遼西軍趁着山海關兵力撤走,順勢佔據了山海關,此事又是遵守了朝廷的調度。

    各地節度使,鄉兵,民兵搜刮一空,重新聚集了二十萬大軍,宣稱百萬大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