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庸,一個渭朝讀書人人盡皆知的當代大儒。耄耋之年的帝師致仕,讓沈弈在邸報中見此名時,印象深刻。

    平朝末年兩任皇帝,在年幼時皆受他教導,平靈帝前期英明神武,頗有先祖之風,後期沉癡迷煉丹,荒廢朝政。林庸勸諫時,他還不顧師徒之情,貶官外地。直到平靈帝駕崩,遺詔招回他,輔佐平厲帝。

    “厲”爲惡諡,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大抵是平朝皇室骨子裏的基因,愈發長大的平厲帝比他的父皇更爲荒唐,渭朝編制的平史雖沒整理完,可平朝還沒亡多久,稍年長的百姓說起他時仍是一臉恐懼。天下苦其良久,渭帝舉兵造反時,竟一呼百應。

    教導出兩任失敗皇帝的林庸,沒有被渭帝厭棄,出乎所有人意料,建朝初年,仍請他教導東宮太子。

    林庸唯一讓世人詬病的是,他雖盡心竭力輔佐平朝皇帝,可作爲一位天下人讀書的標杆,被世人標榜忠君愛國的他,沒有在平朝滅亡後,以身殉國。

    如今衆人熟知他有三位身份不凡的弟子,但林庸曾說,他收過四人,也不知最後那人是誰。

    沈弈驟然間聽言,錯愕的同時,又心生怪異,自己面前剛剛拜林太傅爲師,那他曾教的弟子不就是自己的師兄嘛

    在他的預想中林夫子的父親,是位在京城做官,品級不高,專治易經的長者,而非即能身處廟堂之上,也能安然在土地中耕種的林太傅。

    激動褪去,沈弈也有所懷疑,萬一是同名呢?這並不是少見姓名。這個疑問,伴隨到他要拜師的消息傳到林夫子耳中才被解答。

    書房裏,林夫子坦然地對沈弈說自己的父親就是那位被渭帝賜帝師之名的林庸。

    落葉歸根,林家把祖墳從北方遷到善化縣後,這裏就是他們的家鄉。林夫子頭頂還有兩位兄長,他是最小的那個,就自請留下看宅,更多的也是無心科舉。他早些時日就希望年老的父親能回來,讓自己侍奉左右。

    鄭玄說,“古者仕焉而已者,歸教於閭里。”這也是讀書人身處江湖心懷魏闕的理想。

    林夫子清楚自己父親的性格,閒不住,致仕後,讓他教個徒弟打發時間是個很不錯的選擇。當沈弈說想學易經時,他就想起信中說即將從京城致仕歸家的父親。

    讓他驚訝的是,還沒等自己湊合,不知何時兩人相遇,意外投緣,過後就定下拜師禮的時間。

    天地君親師,古代的師徒關係僅次於父子關係,意味着你日後身上被打上師父的烙印,無論身在何處,都會受到他們的影響。這需要隆重的拜師禮儀加以確認和保護其正式性。

    林宅,在縣城圍觀百姓、沈家長輩與知縣共同見證下,雙方挑中一道吉日,行拜師禮。

    與拜林夫子時相同,沈弈舉行拜師禮之前,要先跪拜至聖先師孔子,雙膝跪地,九叩首。其次是拜師父,雙膝跪地,三叩首,獻上投師帖子。

    這是對於聖人和師父的敬重,也表達自己的虔誠。

    沈弈行三叩首之禮時,恭謹爲林庸獻蓋碗茶,名爲“改口茶”,口稱:

    “師父,請喝茶。”

    今日端坐堂上的林庸,褪卻沾染泥土的衣衫,頗具幾分仙風道骨。

    他借過茶杯,輕抿一口,向身下人進行訓話:“君子慎獨,克己復禮。做老朽的弟子,只有一個要求,跟隨自己內心所欲來行事,不能逾越禮的界限。禮是要你內心認同,內心遵守的即可。”

    話語簡單又複雜,沈弈隱約有頭緒,細細想來又不解其道。

    若是正常的師門,他還有師兄借鑑,解惑。可想了想如今在地底下的兩位,他覺得自己還是不見爲好。

    “弟子謹記您的教誨。”

    林庸訓話結束,沈弈硬着頭皮完成拜師禮。

    有師父後,他想自己也沒有去府學讀書的必要,詢問林庸和知縣得到認可,就修請假信一封,不日寄往府城。

    現如今在府城學子中名氣不小的沈弈,他的拜師禮,雖聲勢不大,但低調程度,卻極讓人想一窺究竟是哪位名家收了他。扒着扒着,心癢癢的衆人發現是朝廷前月致仕的帝師

    外界的波濤洶涌,沈弈沒空理會,他忙着跟隨林庸讀書。

    林太傅的教學不同古板的私塾夫子,更像沈弈前世學校中,一位風趣幽默、和藹可親的老師。

    他知識淵博,引文用典,對自己所能提出的問題,回答井井有條,信手拈來,毫不費力。並能提出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讓他豁然開朗。

    在通過院試,完成系統任務後,沈弈背書愈加毫無壓力,還因爲獲得小三元的稱號,破額得個過目不忘的技能。

    系統下一階段的任務是通過鄉試,獎勵技能是博聞強識,時間限制在六年內。

    可渭朝科舉不只有死讀書,越往上考,難度越難。

    四書五經是一個籠統的範圍,沈弈本經是易經,除學《周易》外,仍需研讀《連山》、《歸藏》等。

    立志走向更高的話還有子學和史學等着他,道法家的經典、二十四史等,想想頭就大。這要沒有一個老師領着前行,怕是找不着路。

    不過短短數日在林宅的跟隨,林庸的循循善誘讓沈弈收穫頗多。潛移默化中,他享受起讀書時精神得到的滿足,是一種難以用語言描寫,會上、癮的感覺。

    一日告別林宅回家,在房間研讀易經途中,書籍中描寫的卜筮讓沈弈起興趣,他也想試試用易經算卦。

    說幹就幹,按林庸教導過的方法,沈弈從貼身小錢袋中掏出三枚宣武銅錢,態度端正地先淨手焚香。

    隨後他把三枚銅錢用兩手合握在手心裏,將意念高度集中。默想問題數秒後,接續手開始搖,搖幾下後把銅錢往木桌上一丟,一鼓作氣連搖六次,把六次搖出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

    林庸曾教,卦無吉凶,當卜到某一卦,卦中寓意會教你如何趨吉避凶。

    前提完成,經過翻閱,沈弈在易經中找尋到自己的卦。

    本卦爲異卦相番(坎下兌上)。上卦爲兌,兌爲陰,爲澤;下卦爲坎,坎爲陽,爲水,大澤漏水,水草魚蝦,處於窮困之境。陽處陰下,剛爲柔掩,像君子才智難展,處於睏乏之地。所以卦名曰困。

    意思就是指上卦是澤,而下卦是水;水在澤下面,這樣一來澤就會乾涸,形成一種困境。

    所以澤水困卦的卦象結果顯示絕對不算好,預示着持卦之人在最近或者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處於人生低谷。

    周易六十四卦,沈弈首次就算出其中較小的兇卦,能說是不幸也能說幸。他仔細回憶自己前幾步有沒有出錯,記憶力極好的腦袋迅速告訴他:沒有。

    算出個本卦,繼而查看變爻。

    初六爻辭:臀部被獄吏的刑杖打傷,被投入黑暗的牢房中,三年不見其人。

    《象辭》說:進入了幽深的山谷,自然幽暗不明。

    惴惴不安的沈弈嘗試解兇,得出:得此爻者,有驚憂,或有喪服之災。

    不是什麼好兆頭。

    眉頭一緊,他憶起自己默想時的問題:這幾日,我的運道如何?

    澤水困卦是中上之卦,想要轉運的話,不能急躁,需要修德靜守,需要耐心等待堅持本心。

    一次心血來潮的卜筮,理智上沈弈不太相信,但其中透出的危險預測,還是讓他深藏於心。

    又過幾日,在他以爲自己快要把這件事忘記,家中噩耗傳來。

    沈仲行死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