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的父親是嘉靖 >第207章 無名烈士紀念碑與哭牆
    朝會開始。

    禮部尚書高拱首先發言:“稟太子殿下。此番明軍大勝韃靼,北直隸巡撫上了賀表。其餘各省督撫的賀表亦在遞奏途中。”

    朱載圳語出驚人:“大勝?我們明明敗了,何來大勝?”

    一衆文武官員面面相覷。

    朱載圳道:“十四萬京營兵死於草原,十萬北直隸百姓死於京城的城牆下。另外韃靼行軍途中屠戮的百姓不計其數!

    明軍何來大勝一說?孤看大敗還差不多!”

    朱載圳已是坐朝聽政的監國太子,朝會時自然要莊重的自稱爲“孤”。

    朱載圳又道:“不僅是大敗!大明軍隊保護不了百姓,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百姓們慘死於戰火中。這是國恥!

    知恥而後勇,這是《中庸》說的。知弱而圖強,若不知恥必無恥,這是孤說的。”

    朱載圳頓了頓,又道:“北直隸名義上有二十四衛,二千戶所。員額近十五萬人。

    韃靼兵分四路,在北直隸各府縣燒殺、擄掠百姓時,北直隸的十五萬衛所軍哪去了?

    別說痛擊韃靼了,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這樣的廢物舊軍,不裁撤難道留着過年嘛?

    要知恥後勇,就要編練新軍。要編練新軍,就要裁撤舊軍。

    今日朝會,孤的一道諭令就是,裁撤北直隸二十四衛。”

    朱載圳萬萬沒想到,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的,不是嚴嵩,不是徐階,而是他的姻祖父,“孤臣”楊博!

    楊博出班:“太子殿下,裁撤北直隸衛所軍之事萬萬不可行!”

    朱載圳問:“哦?爲何不可?”

    楊博道:“原因有四。其一,貿然裁軍,恐怕會發生兵變。縱然南兵在京,朝廷有能力鎮壓。兵變始終會讓朝廷臉面無光。

    其二,衛所軍制乃太祖所定。裁撤衛所有違祖制。

    其三,編練新軍,與維持舊軍並不矛盾。衛所軍戰時爲兵,閒時耕種。只要不打仗就不耗費朝廷的軍餉,留着便是。

    其四,十幾萬人如果沒了生計,將成爲流民。北直隸憑空多了十幾萬流民,民間恐怕會不太平。”

    朱載圳萬萬沒想到,楊博這個濃眉大眼的,也會有搬出祖制壓他的一天。

    朱載圳凝視着楊博,心中暗道:真是失算了!無論是文官、士紳、豪商還是衛所軍的丘八,在朝廷裏都是有代言人的。

    衛所軍的代言人,就是我的姻祖父楊博!楊博之所以能坐穩兵部尚書的位子,不光憑的是父皇的信任。還憑着天下衛所軍將領們的支持。

    他這些年苦心編練京營,卻從未着手裁撤過衛所軍。就是這個原因!

    換言之,楊博纔是朝廷裏最大的軍頭!

    楊博位列三孤,又是朱載圳的姻祖父,再加上他朝中威望極高。他反對,這政策就不好往下推行了。

    且朱載圳還要用楊博,總不能當着滿朝文武的面駁了他的面子。

    徐階心中暗笑:沒想到帶頭反對太子諭令的竟是楊博。這樣也好,讓太子明白明白,即便他是坐朝聽政的監國太子,也不是事事都能說了算。

    嚴嵩的想法跟徐階差不多。

    朱載圳沉思片刻,隨後道:“楊少保所言極是。這樣吧,召北直隸二十四衛指揮使進京。孤與他們商談一番再做打算。”

    楊博拱手:“太子英明。”

    朱載圳又道:“與打來孫交戰時。京城義勇、宮中太監死傷甚多。許多人都沒來得及登記姓名。人死了連個名都沒留下。

    他們都是捨生取義的忠義之士。現在仗打完了,絕不能忘記他們。

    禮部尚書高拱,工部侍郎嚴世藩。”

    高拱、嚴世藩齊聲道:“臣在。”

    朱載圳道:“孤命你們在南城天壇的東側,修建一座無名烈士紀念碑。紀念自大明開國以來,爲了江山社稷,爲了百姓安寧以身殉國的無名英烈。

    在天壇西側,建一座哭牆。紀念自大明開國以來,死於外敵之手的無辜百姓。”

    相比於嘉靖帝大興土木,修宮殿、道觀,建一座石碑、一面牆算得了什麼。

    高拱、嚴世藩齊聲道:“臣謹遵太子諭令。”

    朱載圳補充道:“皇極殿是連同臺基是十一丈高。無名烈士紀念碑,就建十一丈零一尺吧。若無那些英烈慷慨捐軀,孤與諸位又豈能安立於皇極殿中?

    至於哭牆,要建一百九十四丈。因爲大明開國到哭牆今年破土動工,剛好是一百九十四年。

    一切用度,由內承運庫出。”

    嘉靖帝對朱載圳的信任無以復加。不但給了他軍權、政權,甚至連內帑使用權都交給了朱載圳。

    這對一個財迷了大半輩子的皇帝來說極爲不易。

    錢是內庫出,高拱和嚴世藩自然不會反對。

    朱載圳又道:“皇家報社總編纂申時行何在?”

    申時行雖只是正五品官,如今朝中卻無一人敢輕視他。因爲自從《大明時報》刊行後,他這個五品總編纂等於掌控了輿論。

    記者是無冕之王,總編是王中王。現代是這樣,在當今的大明亦是這樣。

    申時行道:“臣在。”

    朱載圳吩咐:“《大明時報》要對無名烈士紀念碑、哭牆從破土動工到完工的整個過程追蹤報道。

    要在報紙上寫明興建這兩座建築的用意。

    還要在報紙上言明,今後每逢清明,孤會親自前往無名烈士紀念碑、哭牆祭奠。同時鼓勵百姓到時候一同前往祭奠。

    吏部也要形成條文,今後入京述職的地方官,武將,進京後要先去碑、牆緬懷英烈和死於戰火的百姓。”

    愛國主義教育,在哪朝哪代都不過時。人,不可以忘本。

    一衆官員山呼:“太子英明。”

    散了朝,朱載圳叫住了楊博。他走到了楊博的面前。

    楊博道:“太子殿下,臣有罪。”

    朱載圳道:“朝堂議事就是這樣,不能只有一種聲音。姻祖父,今日晚間我帶着香香去一趟貴府,討一頓飯喫如何?”

    楊博連忙道:“太子、楊妃蒞臨寒舍,臣受寵若驚。”

    朱載圳道:“嗯,朝堂上的事,咱們私下說便是。我會勸動姻祖父你的。”

    傍晚時分,朱載圳領着香香來到了楊府門口。

    楊博已經領着家人們等在了那裏。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