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的父親是嘉靖 >第240章 一條鞭法與銀元
    大明的封爵制度很奇怪。自永樂朝之後,文官生前最多隻能封到伯爵。前提還是立軍功。

    即便平息寧王叛亂的王陽明,生前也只封了個新建伯。死後三十多年才被追贈新建侯。

    外戚卻可以隨便封爵。譬如正史之中,李妃的父親李偉先封武清伯,又封武清侯。

    何心隱父憑女貴,成了招遠伯。

    香香的父親楊俊民,去年春剛剛中了金榜三甲第八十五名。這是個很靠後的名次。傳臚時只被任命爲戶部主事。

    這一回香香打白鹿有功,他也跟着沾了光,成了伯爵。

    要知道,楊俊民的父親楊博,乃本朝文官中軍功第一,都沒混上個伯爵!

    怪不得大明人人都想把女兒送入宮中呢。攀龍附鳳就是好。

    皇長孫降生,普天同慶!

    整個京城沿街的商鋪都掛滿了紅綢紅緞。內宮更不必說。連廊柱都繞滿了紅綢。

    《大明時報》對皇長子的降生做了追蹤報道。申時行手下的記者採訪了陳洪。

    陳洪自然挑着吉祥話可勁說,什麼“白鹿一鳴,皇孫降世”,什麼“七彩祥雲、瑞光普照”......活生生把一個嬰兒的降生描述成了明代的玄幻小說。

    老百姓對此深信不疑。在當下,朱載圳還沒開始對百姓普及“賽先生”。老百姓堅信皇長孫一定得到了神仙庇佑。

    東宮之內。朱載圳初爲人父,抱着襁褓中的兒子不肯撒手。

    急得香香大喊:“讓我抱抱嘛!讓我抱抱嘛!”

    盧皇后笑道:“你就讓香香抱抱。你的兒子也是香香的兒子啊。”

    香香一愣,十二歲的小丫頭當了娘,這讓她有些不知所措。

    黃錦笑盈盈的走了進來:“太子爺,百官的賀表都遞上來了。按宮裏的規矩,第一個上賀表的官員要賜喜慶銀如意。”

    朱載圳問:“那就賜。對了,第一個上賀表的是誰?嚴嵩?徐階?”

    黃錦微微搖頭:“都不是!是都察院的海瑞!”

    賀表,皇家馬屁表也!正史之中,海瑞最討厭拍皇家的馬屁。

    在正史裏,嘉靖帝移駕新宮,百官上賀表。海瑞卻上了一封喪表——《直言天下第一疏》(治安疏)。把嘉靖帝痛罵了一頓。

    海瑞罵嘉靖,因爲他認爲嘉靖帝是昏君。國勢傾頹都是昏君的錯。

    海瑞給朱載圳上賀表,因爲他認爲太子是明主。大明國勢蒸蒸日上,全都是太子的功勞。

    朱載圳道:“哦?竟是海瑞。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看看。”

    朱載圳看完賀表後,忍不住的誇讚:“怪不得海瑞沒中進士呢。他行文一般,沒有什麼錦繡之詞。但他平實的言語中,卻透着發自內心的欣喜。

    該賞!傳我諭令。除了賞海瑞喜慶銀如意,再賜銀兩千兩。錦衣衛派出專人去海南,將海瑞的母、妻、女接入京城榮養。

    另外,海母教子有方,爲大明教出了一位大清官。賞三品誥命。”

    陳洪走了進來:“太子爺,皇上請您去永壽宮呢。說是有大事相商。”

    朱載圳問:“哦,什麼大事?”

    陳洪壓低聲音:“皇上有意將皇長孫封爲皇太孫!”

    大明封皇太孫,只有兩個先例。一個是朱允炆,一個是朱瞻基。

    朱允炆還是在朱標死後受封皇太孫的。

    朱載圳聞言一愣:“啊,封皇太孫?”

    朱載圳來到了永壽宮。

    嘉靖帝道:“陳洪是個喜鵲嘴,一定跟你說了,朕想將翊銘冊封爲皇太孫的事了吧?”

    朱載圳跪地叩首:“父皇,萬萬使不得啊!如此恩榮,兒臣怕翊銘受不起。”

    嘉靖帝問:“怎麼受不起?”

    朱載圳道:“父皇,兒臣怕翊銘受封皇太孫,長大後哪天遊湖掉水裏。有時候,不格外恩賞就是最大的保護。”

    嘉靖帝心領神會:“明白了。那此事就先擱置。”

    朱載圳又道:“父皇。如今大明新軍已招募完畢。俺答汗上回吃了大虧,短時間內恐怕不再敢南下入寇。

    倭國方面,毛海峯在倭國搶了海上搶陸上。東南又有皇家近衛軍的一個步兵師分散各地駐守。沿海倭患絕對不會重現。

    兒臣認爲,外患已除。是時候改革內政了。朝廷如今有了錢,該讓百姓得益。”

    嘉靖帝問:“哦,改革內政?怎麼個改法?”

    朱載圳道:“敢問父皇,地方官府是如何盤剝百姓的?”

    嘉靖帝是個絕頂聰明的皇帝,他對底下的事一清二楚:“大明稅制,乃是實物之稅。譬如說種稻的稻農,交稅交的就是稻米。

    稻米分三六九等。這就給了底下的官員們盤剝百姓的機會。

    百姓交一百斤上等好米。官員們會睜着眼說瞎話,說那些米是劣等潮米。一百斤的賦稅就會變成一百五十斤。

    他們將其中一百斤上交朝廷。多收的五十斤就揣進了自己的腰包。”

    朱載圳點頭:“父皇聖明。無論是稻農的米稅,還是桑農的桑葉稅、棉農的棉花稅、漁民的漁稅等等,官府皆以指優爲劣的法子中飽私囊。

    稅制的弊端,無非在於‘實物’二字。要革除這一大弊,就必須以貨幣稅取代實物稅。”

    朱載圳所說,其實就是正史中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一條鞭法的實質就是貨幣稅取代實物稅。

    嘉靖帝道:“具體說說。”

    朱載圳道:“今後官府收稅,只收銀子......”

    朱載圳還未說完,嘉靖帝連連擺手:“小民百姓哪有那麼多銀子?”

    朱載圳道:“父皇。以前天下白銀稀缺。故而小民百姓手中沒銀子交稅。

    如今則不同。戶部做了一個統計。開關通海僅兩年,便有近三千萬兩白銀流入大明。

    大明銀製,單枚五十兩爲銀元寶;十兩爲銀錠;二兩爲銀錁。

    可讓戶部鑄造小額銀圓。

    大銀圓類似於嘉靖重寶當百大小。一枚爲一兩。

    中等銀圓類似於嘉靖重寶當十大小。一枚爲半兩。

    再鑄小銀毫,類似於嘉靖通寶大小,一枚爲半錢。”

    嘉靖帝若有所思:“鑄造新錢?”

    朱載圳點點頭:“今後民間交易,皆以銀圓爲法定貨幣,輔以銅錢。這樣一來,從海外流入的大批白銀就能到小民百姓手中。

    今後商人也好,百姓也罷,只要交稅,一律用大、中、小銀元。

    如此一來,就杜絕了實物稅的弊端。官員們再想通過徵稅盤剝百姓、中飽私囊就不可能了。”

    在朱載圳的計劃中,鑄造銀圓是內政改革的第一步。鑄造銀元是爲了推行一條鞭法,減輕百姓負擔。

    第二步,則是以白銀爲儲備金,發行新紙幣“明元”代替寶鈔,建立明元貿易體系。防止大量白銀內流導致的通貨膨脹。

    日後還要以“明元”爲武器,搶劫全世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