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再造大唐榮耀 >149章 大唐土豪董昌
    可,爲何今年貢賦新高?

    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於道路通暢。

    而道路通暢,來源於地方藩鎮兼併。

    這些情況朝中官員尚看不明白,其實身處這個時代旋渦的人都很難看清這一點,但李曄卻是清清楚楚知道的。

    他以前研讀唐史時就發現了這一點。

    公元八九零直八九二年,這三年其實是殘唐歷史上戰爭最頻繁的三年,戰爭規模都不大,但突然一個多。關內、京畿、山南、劍南、湖南、嶺南、河南、河北……全國各地,無一地不是硝煙瀰漫,干戈不斷,不管是橫跨數鎮的強藩,還是隻據有一兩州的小藩,或是隻據有一兩個山頭的豪強,都在忙着大魚喫小魚,在不斷地相互蠶食、兼併……

    這三年,有無數州縣勢力或小型藩鎮被吞併,或被迫降服於強藩。天下雖然依舊是四分五裂,但不再是混沌一團,與黃巢初亡的那幾年不同,而是形勢逐漸明朗起來,幾個將在這片四海大地上最終角逐風雲的真正的強藩逐漸浮現……

    說來可笑,李曄費心設置兵馬府系統,妄想化大爲小、遏制地方強藩的出現,但其實這纔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

    而且,正得益於強藩擡頭,各種小的分裂勢力被吞沒,社會秩序才逐漸恢復,商路才得以通暢。

    便比如,要將貢品從杭州輸送到京城,得依次路過兩浙、淮南、徐泗、汴宋、河陽、陝虢等大片地區。這一路上,得經過太多正爲錢財所困的州縣小軍頭,也可能偶遇正潰亡途中、找尋下一個搶掠據點的流亡部隊,還有那些盤踞山林、專以打劫爲生的盜匪,都會導致這批貢品不翼而飛。這同時又變向給了許多地方不上或少上貢賦的藉口,畢竟道路不通。

    可如今形勢不一樣了。

    朱全忠一人就吞併了河淮之間的大片中原領土,貢品可在他的領地內運輸,自然是暢通無阻。

    哪怕萬一出了意外,朱全忠也會自掏錢財來填補,同時他還會覺得丟了顏面,輕饒不了那些敢在他領地上劫掠貢品的蟊賊。

    所以,李曄今年才收到了比去年多出一倍的貢賦……

    今年貢賦新高的另一個原因,應追溯到朝廷下詔分置兵馬府。

    朝廷的詔令也並非全是廢紙,像分置天下兵馬府的詔令,巧妙利用藩鎮之間的關係,取得大部分藩帥的同意,再脅迫少部分藩帥不得不同意。如此,詔令得以奉行,天子與朝廷的作用也自然體現出來了。

    地方藩帥一看,原來討好天子與朝廷還是有些作用的,自然上貢也就積極了些。

    當然,有些藩帥,一直都明白當如何利用朝廷的作用,壓根就無需提醒。

    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朱全忠、王建二人了。

    朱全忠的領地被朝廷在兵馬府分置中拆得七零八碎,王建實際已據有西川大半領土卻仍未獲得一個名分,但這二人毫無怨言,到了年終,該上貢就上貢,甚至貢賦絲毫不比其他人少。

    若非李曄是穿越而來,怕也要被他們的忠心所感動了……

    遍數天下藩鎮,未貢賦的只有淮南孫儒一人。

    當然李曄也不希望收到孫儒的貢賦。

    要去感謝一個軍中儲存的遍是醃人肉乾的魔頭,想想都噁心,更會給自己的仁君形象留下污點。

    好在,照眼下淮南形勢看來,明年孫儒便是想貢賦,大概也沒有機會了。

    再遍數天下藩鎮,貢賦最多的是浙東節度使董昌。

    這點毫無懸念,他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黃金萬兩,白銀十五萬兩,另有上好錦緞二十萬匹。

    一次性運來這麼多錢財,金燦燦、白花花的一車接一車,簡直亮瞎了大唐君臣們的雙眼。甚至那天還有不少長安居民聞風趕來,一觀大唐土豪的風采。

    甚至有人現場就開始換算起來,一兩黃金折價十兩白銀,一兩白銀在如今的市面上早超出了一貫銅錢之數,錦緞不太好估價,但瞧那鍛面,一匹至少也得賣個兩三貫……

    浙東歷來是富庶之地,董昌這些年來過得也很悠閒,畢竟他名義上有個十分能幹的下屬錢鏐,幾乎幫他擋住了所有來自淮南、浙西的兵亂。可一次性上貢如此多金銀,也超出當地民力的承受範圍。

    據說,董昌聽聞天子公示各地貢賦數目後,爲了顯示他的富有,在浙東各州搜刮商戶、百姓,方纔一次性上貢如此多錢財。

    然而眼下已被金銀衝昏了頭腦的朝堂官員可顧不得什麼愛民不愛民,反正是他董昌的民,也輪不到朝廷去管,他們紛紛上書天子,請求封賞“忠臣”董昌。

    李曄順從了衆意。

    儘管李曄知道,將來,董昌的胃口會越來越大,以致最終喪失理智,僭越稱帝,然後被錢鏐趁機取代。

    但那畢竟是好幾年之後的事了。

    而在這幾年內,董昌都會瘋狂地向朝廷貢賦,用一船又一船的真金白銀來換取朝廷用筆墨加印泥賞賜的官爵。

    再說了,將來的歷史還指不定會如何發展……

    四方藩帥的貢賦中,最有誠意的當屬河東李克用。

    倒不是河東的貢品有多名貴、值錢。

    再值錢也比不了土豪董昌……

    而是河東派來的豪華進貢團隊。

    領頭的是河東節度判官蓋寓,此人乃是李克用的心腹,河東的謀主,甚至可說就是河東集團內僅次於李克用的二把手。

    領軍護衛的乃河東馬步軍都指揮使李存信,是李克用的義子,也是眼下最得李克用信任的河東大將,位在李存孝之上。

    另有一個六歲小孩隨團同行,名李存勖,是李克用的第三子,母親是極得李克用寵愛的曹氏,又因李克用正妻劉氏未有生育,李存勖實際可認定爲李克用的嫡長子。

    李克用派出這些河東頭面人物赴京獻禮,大概是感念天子今年對河東的屢次偏愛。

    其實朝廷的政令也並未對河東有多少利好,但主要是打壓了朱全忠,對李克用來說,這比直接給他賞賜更值得感念。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