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再造大唐榮耀 >219章 天子四題
    一個時辰後收卷。

    四十七名學子多已汗流浹背,臉上蒼白,交上答卷時,只恨不得能將那答卷一口喫掉,吞進肚子裏爛掉。

    然而,監考官一邊收卷,一邊又發了下一卷白紙。

    什麼意思?

    還要再考一場?

    未等四十七位學子平復驚慌,堂上天子已喚過韓學士,現場出了第二題。

    “某丁戶今有水田二十畝,陂地三十畝,前者栽稻,後者可種粟麥,恰今歲逢夏澇,來年預計收成減半,家中另有織機一臺,全年可紡布七十日,暫不限麻絲供應。問,以貞觀年間賦稅計,不計徵役,該丁戶需納稅幾何,家中剩餘幾何?”

    此題一出,所有學子都傻眼了。

    要答出此題,首先得了解貞觀年間賦稅政策、包括遇旱澇等災害時的減免政策,其次得了解地力產出情況,最後還得通曉算法,能將這一系列的數據最終算出一個結果來。

    而現實情況是,這三方面的才能,他們一個都不具備。

    畢竟很多年來,大唐科舉都只考進士一科。而進士科三場,試策考問答時策,是以往秀才科的主考內容,其實只在進士科中佔極低分量;帖經考背誦經書,內容不超出四書五經;雜文才是進士科分量最重的一場,也是應舉學子們努力學習所在,主考詩文歌賦,考量的是文采。

    因而這一題,莫說這四十七人中多爲濫竽充數之徒,便是有科舉的真才實學,也是無從落筆……

    一個時辰後收卷。

    韓偓親自下場收卷。

    科考出身的他,自是明白這道試題對科考學子們來說的難度,甚至他已經預料到了,大部分試卷收上來時依然是白紙一張。

    這種醜聞,還是不要外揚的好……

    事實如韓偓所料,他收到了大量空白卷。包括先前朝中百官一致看好的、擬取爲頭榜的杜荀卿,同樣交的是空白答卷,還在卷面上寫道:學生只埋頭苦讀先賢墳典,疏於民生考察,不通算學,羞愧之餘,必發憤努力。

    韓偓搖了搖頭,自作聰明。

    而考場中四十七名學子,已俱是垂着腦袋,無人敢擡頭。

    然而,他們的磨難還未結束。

    第三題和第四題接踵而來。

    “京畿某縣甲乙二人爭訟,甲辱罵乙父親在先,乙憤然出手,致甲一眼失明,甲再偷殺乙家耕牛,乙再斷甲雙足。問,甲乙二人分別觸犯哪些律法,當施以何種懲罰、方足以明法典?”

    “軍中士卒多傷口潰爛而亡,試針對其病狀,羅列醫治之法、及用藥、及醫藥原理。”

    這兩題指向明確,一題考律法,一題考醫學。

    可問題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學子們如何懂得這些被稱爲“術”的下學。

    而且這兩題還不能亂答,判錯了官司,或醫死了人,可不是開玩笑的。待一個時辰至,只能再次交上白卷……

    韓偓再次親自下場收卷,甚至他都不敢多瞟一眼,趕緊把這一份份答卷收起來。

    天子親自主考,學子們交白卷……這真是科考場上的奇恥大辱啊。

    但這也不能完全怪這些學子們不學無術,關鍵是,天子如此出題的意圖何在?

    自始至終,李曄沒有看那些答卷。

    他只與韓偓道:“將答卷交由諸學士會審,評出優劣,擬定上榜名錄。若有特別優異者,再交由朕過目。”

    韓偓心裏一鬆,連連應下。

    然後立即便去往外朝。

    ……

    中書門下兩省已被取締,但政事堂仍在,只不再做爲議政參政的核心機要,成了諸部尚書和其餘延英學士們無事閒聚之地。

    韓偓來到外朝地,第一時間便趕往了政事堂,隨後立即遣僕從將幾位大學士召來。

    除張濬忙於兵部事,且此次科考與他毫無關係,便推辭未至,其餘幾位大學士都及時趕了過來。

    而後紛紛問道:

    “殿試結束了?”

    “結果如何?”

    韓偓未答,先屏退所有閒雜人等,再小心鋪開幾張答卷:“諸公請看。”

    幾人不看則罷,一看便是大驚失色,科考場,而且還是天子親自主持的殿試,居然會出現空白答卷?

    幾人不敢相信,又連忙翻看其餘剩下的答卷。

    可卻是越看越驚,越看越怕。

    所有四十七人的三份答卷,其中絕大部分都只抄下了題目,答題部分全是一張空白。

    歷數大唐三百年科考,何曾有過這種場景。

    奇恥大辱啊。

    孔緯一口氣沒背過來,當場便倒:“老朽愧對聖上,愧對社稷,愧對祖宗……從此無顏見人。”

    其餘幾人雖有同感,但此時救人要緊,也只有忙來勸慰孔緯。

    孔緯無力地擺了擺手,不肯聽勸,只掙扎着要脫下自己的頂戴和紫衣襴袍,然後到天子跟前去請罪。

    他是禮部尚書,科場主考官,無論這四十七名學子是怎樣選拔出來的,最終都得算在他頭上,是他從帝國的萬千才俊中,精心挑選出這四十七人來,預備獻給聖上,交給朝廷,用以匡治天下。

    而且他還是國子監祭酒,這四十七人均爲生徒,先有了國子監的貢生名銜,然後纔來參加科考,雖然實際上有近一半並未在國子監裏就學,只是掛了個名字,但不管如何理論,他們都是他孔緯的學生。

    而這四十七人,在天子親自主持並親自出題測驗的考場上,交了一份份空白答卷。

    他孔緯,說難辭其咎已是輕的了,更貼切的說法,應是朝廷罪人……

    幾人勉力勸解無效。

    眼看着孔緯解下了頂戴,崔胤這時大着膽子冒了句:“只怪出題偏陋,並非全是我等舉賢不當。”

    出題上的問題,大家自是都看出來了。

    可問題是,這些試題都是天子現場出的,難不成把過錯推給天子……

    崔胤既然衝動下開了口,如今想收口也晚了,當然他也不敢直指天子,轉而問韓偓道:“韓公當年曾名列頭榜,不妨說說,若是叫韓公來答這幾題,能答出多少?”

    天子這幾題雖有些偏,但並不難,韓偓這些年宦海沉浮,處理過大量政務,自然是能答得出來。

    可此時安撫孔緯要緊,便答道:“不瞞諸公,若是下官上了這考場,只怕也要交白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