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宋文魁 >第231章 請辭會元進御札子
    此刻的王柔,感覺她應該是天下最幸福的女人,父親三元及第,丈夫已經雙元,距離三元及第只有一步之遙。

    天下還有哪個女人能有此殊榮?

    王柔一出門,大聲說道:“官人喜得會元,全家上下與有榮焉,賞,妹妹,你安排一下。”

    王蓉聽完,笑着答應下來。

    黃壽去了前院,向各位新科貢士們說一下,老爺已經醒來,身體無礙。

    張唐卿安靜的坐在張桂山的牀前。

    張桂山直挺挺的躺在牀上,雙手捂着臉嚎啕大哭。

    不知過了多久,張桂山的大哭聲,變成了輕聲啜泣。

    “唐卿,我想回鄉祭祖,告訴你祖父母和你孃親,咱爺倆都中了,你還是會元。”

    “可過幾天是殿試,咱們沒時間啊。”

    “殿試過後,一定要回去一趟。”

    一般情況下,新科進士都會立刻被授官,也有給假期回鄉處理一下事務的慣例,但一般情況下都不會請假,而是趁着新科進士的熱乎勁,先把官身和差遣落實下來再說。

    萬一回鄉期間,好官位被人選光了怎麼辦?

    但張家父子不存在這種情況。

    張唐卿已經是從五品官身,中了進士再提一級,就是正五品,誰能和張唐卿競爭正五品的官位?

    再說張桂山,他只要中進士就好,有兒子在前面,他對官位的要求沒有多麼高,或者說,也不能再要求多麼高的官位,哪怕給他一個養老的職位都很不錯了。

    張唐卿笑着說道:“好,到時候我陪你回去,咱們還是抓緊準備準備殿試吧。”

    “對,準備殿試,唐卿,再努把力,把狀元給爹爹拿回來。”

    張唐卿犯了難。

    在講究以孝治國的古代,父子同登科乃是喜事,但父子同一榜登科,子比父排名靠前,這就非常考驗子的覺悟。

    如果張唐卿安然接受,子走在父親前面,就是不孝。

    如果拒絕呢?

    怎麼拒絕?這就要講究藝術了。

    新科貢士,新科會元他爹張桂山被喜事衝昏了頭腦的八卦消息瞬間傳遍了開封。

    人人在津津樂道父子同榜登科的同時,也在分析張唐卿會不會接受會元的頭銜。

    前院,歐陽修李文進等人也在愁。

    在狂喜過後,不免爲張唐卿擔憂。

    如果張桂山不中貢士還好,但是好巧不巧的,父子倆一起登了淡墨榜,子爲榜首,父爲榜尾,天下還有這麼滑稽的事情嗎?

    張家大院,幾家歡喜幾家愁,程之邵既爲妹夫高興,也爲自己感到惋惜。

    “舅兄,你且安心回家讀書,三年後,還有一科。”

    程之邵苦澀的笑了笑,說道:“哎,再等三年,爲兄都不知道能不能有這個信心。”

    青州府其他幾個沒有中的舉子,已經開始收拾行囊,準備回家繼續閉門苦讀,即便是中不了進士,總有個特奏名的希望在前面吊着。

    “程兄,我過來送你一送。”

    程之邵和蘇洵聽到是張唐卿的聲音,忙站起來。

    “這幾個月,打擾明峻兄了。”

    張唐卿拍了拍程之邵的肩膀說道:“咱們之間不用客氣,相見總歸是緣分,臨別前,我送程兄點小禮物。”

    張唐卿擺了擺手,黃壽從挎包裏拿出一本書遞給了程之邵。

    “這是小弟和家父一起鑽研的一點作詩技巧,以前不敢拿出來,怕誤人子弟,但從我爹爹應試的效果看,還算不錯,送給程兄,看看能不能幫助程兄提高一下詩詞水平。”

    程之邵看了看封面,“父子對韻?這是什麼書?爲何我從來沒見過?”

    程之邵翻開看了幾頁,再擡頭時,已是滿臉震驚。

    “這是明峻的大作?”

    “是我和家父一起完善的。”

    程之邵激動的說道:“太好了,太好了,讀來朗朗上口,只要熟讀此物,作詩詞時,必定能有參考。”

    程之邵說完,鄭重的向張唐卿施了一禮。

    張唐卿贈書,乃是大禮。

    各位看官發現過沒有,自宋後,寒門難出進士,只要出過一個進士,後代中,大概率會再出一個,爲何?

    傳承。

    應試,總歸是有技巧的,只要某一個家族中有人總結出了應試的技巧,或者在某一方面的訓練上有專長,那他的後代也會跟着先輩的經驗學習應試技巧,往往比自己琢磨出來的應試技巧更加有效。

    爲了保證這種傳承能被獨家享用,有祕籍的人家一般都會祕而不宣,除非是自家子弟。

    但是張唐卿毫不猶豫的把《父子對韻》送給了程之邵。

    要知道,《父子對韻》一書是訓練聲韻的絕佳教材,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集大成者,有了此物,只要嚴加訓練,在聲韻方面,必定有所進益。

    “行了,莫做小兒女之態。”

    張唐卿說完,從程之邵的房間去了青州府舉子的房間。

    外間,大家忽然反應過一件事,二百四十九名貢士,青州府獨佔七人,益都縣獨佔五人。

    這是何等的駭人聽聞?

    全國四百多府,幾千縣,益都一縣就有五人中舉。

    一種陰謀論甚囂塵上。

    “聽聞益都中舉的五人,都和前宰相王曾有關係,你們說,王曾是不是出力了?畢竟王曾和晏殊的關係極好。”

    “說不準,一個是王曾的女婿,一個是王曾的親家,其他人,也是王曾女婿的師兄,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就是,要不要鬧一鬧?”

    有人嗤笑道:“王相公爲何被罷相,爾等不清楚?晏相公恨不得王相公老死益都,怎麼可能幫王相公?”,這是有消息渠道的人的意見。

    不管外界如何議論紛紛,在政事堂下值前,進奏院送來了張唐卿的奏本。

    《請辭會元進御札子》

    “臣中散大夫張唐卿謹奏,自大宋開國以來,崇尚以孝治國,自臣幼年,臣父告誡曰孝義傳家,……”

    張唐卿的奏本中,從孝展開論述,過渡到他得了會元,而父親卻吊在榜尾,子不能列於父親前面,否則就是不孝。

    晏殊拿到張唐卿的奏本後,搖頭苦笑起來。

    在揭開糊名後,晏殊等人已經知道,父子倆一個榜首一個榜尾。

    薛奎曾經建議讓張桂山落榜,但遭到了晏殊和張觀的反對。

    晏殊必須要維持科舉考試的公正性,不能被考試成績以外的任何東西所左右。

    所以,晏殊等考官們商量後認爲,還是按照排名發佈貢士榜單。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