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宋文魁 >第636章 景祐宮變結案
    “哈哈,張施主,你執念了,拜與不拜,都是執念。”,仁能說完,看向了張進安說道:“此子福根深厚,福澤綿長,全是張施主一生行善帶來的福報。”

    張唐卿苦笑道:“我殺孽無數,怎麼會有福報?”

    “殺人和殺人不同,有的人殺人,是爲了私利,有的人殺人,是爲了救人,張施主,老僧看的明白,佛祖看的明白。”

    “既如此,我就笑納了。”

    仁能又指着張進康說道:“想必這位是二公子吧?”

    “學生張進康,見過仁能大師。”

    “此子聰慧,他年當有一番建樹,然命中坎坷,以後當以豁達胸懷爲要,切記切記。”

    張唐卿看了看張進康,沒覺得這孩子心胸狹窄啊?

    張玲忽然問道:“大和尚,你看看我呢?”

    仁能哈哈笑了起來,“你和你妹妹都是福澤深厚之人,受你父親庇佑,此生無災無難,快活到百年。”

    張唐卿心情大好,讓展昭給了一千貫的香火錢。

    大相國寺附近的小喫,讓幾個孩子喫的肚子溜圓。

    晚上,趙盼堅決把張唐卿趕到了王柔的房間。

    趙盼已經開始顯懷,生怕張唐卿禍害了她肚中的孩兒。

    這樣的日子,張唐卿不嫌多。

    過了正月十五,朝廷舉行了第一次大朝會。

    今年,朝廷安排了幾件大事。

    一是朝廷財政相當寬鬆,根據三司和工部聯合商定的計劃,朝廷將會出資五百萬貫,整修全國的官道,出資一千萬貫,加固黃河大壩,出資五百萬貫,整修京杭大運河,出資兩百萬貫,在長江和黃河上,架設八十座浮橋。

    一下子在基礎建設上投入兩千兩百萬貫,這在歷朝歷代都不曾有過的現象,意味着大宋以基礎建設拉動經濟增長的國策開始實行。

    張唐卿看了看馮元,發現馮元也在看他。

    自從張唐卿離開戶部之後,和馮元再也沒有談過心,但張唐卿卻通過曾公亮和曹佾提出了國家投資的計劃。

    雖然曹佾的調研結果還沒有出來,估計張唐卿的觀點已經得到了三司的認可,所以纔會出臺如此大的基礎建設投資計劃。

    尤其是八十座浮橋的架設,將會大大縮短貨物往來運輸的時間,減少運輸成本,對全國的經濟增長將有無可估量的作用。

    張唐卿對馮元笑了笑。

    馮元的笏板輕輕晃動了一下,算是和張唐卿打過招呼了。

    第二件大事,則是科舉考試,今年秋天的秋闈,會如期舉行,同時,在秋天舉行鎖廳試的同時,再開一科制科考試。

    這本來是張唐卿當國子監祭酒時的計劃,目的是把國子監算學的學生,推向歷史的舞臺,讓百姓們知道,除了進士科以外,制科也能當官,並且不會像進士科一樣外出任職。

    國子監算學的八個監生,將會全部進入三省六部和三司。

    如果折家兩兄弟不是因爲丁憂守制,一定會中制科考試。

    第三件事,則是樞密院正式提出了軍隊革新計劃。

    雖然文官體系還沒有同意,但軍方已經達成了共識,如今,只剩下和文官達成一致,就可以在全國鋪開軍事改革,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改革,並讓軍隊重新形成戰鬥力,接下來的兩年,則是按照新的訓練內容開展訓練,力爭四年之後形成戰鬥力。

    這件事在朝堂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陛下,臣反對。”

    御史中丞張觀率先提出了反對意見,“據臣所知,張樞密副使的計劃摒棄了以文御武的傳統,容易造成武將專權。”

    趙禎似笑非笑的看着張唐卿。他也不看好張唐卿的計劃,不過他已經答應張唐卿,只要朝廷百官同意,趙禎也不會阻攔。

    姚寶斜着眼睛看向張觀,輕蔑的問道:“請問張中丞,你看看站在朝堂上的武將,除了老夫以外,可有一個人像造反?”

    張觀冷哼一聲說道:“王莽未篡謙卑時,本官看誰都像好人,以前還覺得趙允讓謙卑有禮呢。”

    “你!”,姚寶想在嘴皮子領域戰勝文官,簡直是癡心妄想,畢竟術業有專攻嘛。

    張唐卿笑道:“張中丞,這只是一個計劃,並不一定會實行,我們樞密院將會在五天後向諸位徵求意見,如果有意見,到時候咱們再提,可好?”

    張觀見張唐卿有點服軟的意思,也沒有再繼續攻擊,而是回到了隊伍中。

    大朝會繼續進行。

    趙允讓造反一案,終於結案了。

    因爲牽扯到的人數太多,這一審理就是兩三個月時間。

    判大理寺趙慎,代表大理寺詳細介紹了趙允讓一案的經過。

    當趙慎介紹完後,衆人均頭皮發麻,連張唐卿都嚇了一跳,中間的很多細節,張唐卿並不瞭解。

    原來,趙允讓一家要造反,從趙元份時代就開始了。

    先帝曾經遭受過一次宮廷刺殺案,當時先帝以爲是十歲的趙禎策劃,實際上是趙元份策劃的。

    等到了趙允讓這一代,除了接手了趙元份遺留的政治遺產外,也接手了劉娥在宮中的祕密組織。

    如果不是張唐卿揭開了恆豐錢莊的案件,估計趙允讓還會繼續蟄伏,將來的危害可能會更大。

    案件已經審理清楚,關鍵是如何定罪。

    大理寺拿出了一份初步意見,不過趙禎不滿意。

    “趙允讓雖然爲皇族,但不思報效朝廷,反而想取朕而代之,罪不可恕,然趙允讓有罪,他的兄弟參與不深。”

    衆人以爲趙禎嫌大理寺定的罪太輕了,沒想到,趙禎竟然嫌太重了?

    “除趙元份王爵,免其子孫所有官職,除碟,趙允讓全家發配廣西南路,遇赦不赦。”

    趙禎的處置,比大理寺要輕了不少,起碼趙允讓的親兄弟趙允寧和趙允懷不至於發配,雖然除了玉蝶,但畢竟還能住在開封府,也算沒有斷了趙元份的後。

    “石元孫、韓崇業、王孝莊等人,助紂爲孽,然其先祖爲大宋居功甚偉,削石元孫等人所有官職,發配河北兩路從軍,其餘人等貶爲庶民。”

    趙慎又問道:“陛下,石守信等人如何處置?可否要移除太廟?”

    “不必,繼續配享太廟。”

    “臣遵旨。”

    “崇義公柴詠,貶爲庶民,令其子柴若訥襲爵。”

    “臣遵旨,陛下仁慈,乃我大宋臣民之幸。”

    “高尊普當爲趙允讓之首惡,雖然已經死在軍中,但高家之罪責難免,令高家子孫擇一人去府州,爲折愛卿守陵三年,以贖高家罪孽。”

    “陛下仁慈,乃我大宋臣民之幸。”

    趙禎接着這個機會,把大小十幾個將門貶爲了庶民,從此之後,將門在軍中的影響力大跌。

    對大宋來說,是好事,起碼喝兵血的現象會少很多。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