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後,張梓若與顧雲淮匆匆用罷飯。

    顧雲淮去寫字,預習功課。

    張梓若則將拖回來的構樹枝砸開剝皮,再將樹皮一點點鏟去外面的青殼,留下中間的部分進行晾曬。

    她去私塾附近的竹林砍了幾根青竹,拖回來,剖開處理。

    根據前世看到的視頻,構樹造出的紙張比較粗糙。

    青竹造出的紙張光滑平整,也更爲漂亮。

    她既然要做,便兩種都試試。

    天色越來越暗。

    張梓若抖去衣襟上的碎屑,將手中的竹絲搭在繩上,去洗手燒水。

    顧雲淮舉着燈盞,護着燭火出來找她。

    “娘,天黑了,別忙了。”

    “我燒點水,待會洗漱用。”張梓若將燈盞接過來,放在竈臺上,問他,“作業寫完了?”

    “寫完了,明天的功課也預習過了。”

    顧雲淮坐在廚房的小板凳上,一邊燒火,一邊給張梓若背書。

    ……

    次日午休時,張梓若託了牛嬸兒照看孩子們,自己拿着畫好的圖紙去找王柯。

    王柯擔着水桶,正準備出門,看到她手裏的圖紙,便說道:

    “若要打造新的東西,這幾日怕不湊巧,我得先把地給澆了。”

    張梓若笑道:“我就是爲澆地而來,這是我畫的水車模型。您先看看。”

    圖紙上畫的是水轉翻車。比起龍骨水車,更爲方便,解放了人力,可以用水力進行驅動。

    王柯越琢磨越入迷,反覆看過後,遺憾道:

    “你畫這個水車,從地勢低處往高處取水,澆灌河邊的田地極爲方便。

    但離河遠的地方,這水車就用不上了,可惜了。”

    “不可惜,您再加上這張看看。”

    張梓若又遞給他一張筒車圖紙,解釋道:“這個同樣是利用水力。

    筒車每次轉動都會把水帶上來,將水倒入凹槽內。

    我們可以造一個木箱,將水匯聚於內,在下方連接竹子管道。利用竹子管道將水引到地裏。

    水車可以一直將水引上來,有高低落差形成的勢能與轉換的動能,水會一直往低處流,往外走。

    這樣我們就可以實現半自動灌溉。

    澆地的人,只要注意換一下竹子水管的方向和位置就行。”

    王柯激動道:“好!好!這個好!這種有利於全村的事,我們得找里正說說!”

    他把水桶往門後一塞,拿着圖紙,就同張梓若匆匆地前往裏正家。

    里正在河邊打水。

    他家的地雖然比較靠近河流。但河水地勢低,他們村的耕地相對高,仍免不了要打水澆地。

    河邊打水的人多,見了張梓若與王柯,紛紛打招呼。

    王柯還沒到跟前,就先叫了起來,“里正,快來看!張夫子想了個好東西!”

    “什麼東西?”

    “什麼東西?”

    大家紛紛來湊熱鬧。

    里正擦擦手,接過圖紙。

    張梓若在旁邊解釋了一番水轉翻車與筒車的構造與效果。

    “好!好啊!這可是個好東西!

    有了這兩樣水車,以後,村裏澆地就再也不用着急忙慌,累得脫一層皮了!”

    “張夫子,你可真是村裏的福星啊!”

    張梓若擺手:“您過獎,我哪裏稱得上是什麼福星,只不過是以前從一本書上看到的。

    想着大家澆地辛苦,用這個能輕省些。”

    “那也要有學問才能看得懂!像我們這些人,放一本好書在我們面前也不認得!”

    村民們雖看不懂圖紙,但聽了張梓若和里正的話,也曉得水車是個好東西,對她好一番稱讚。

    里正也誇道:“你心善,念着村裏的人,纔會想到給村裏打造。

    但這水車造出來是造福全村的事,錢可不能讓你出。”

    他雷厲風行,“趁着大家這時候都在家,咱們都把人召集到一起說說。”

    里正敲響在老槐樹上的鐘,鐘聲渾厚,傳出老遠。

    村裏的人也互相通知,不多時,各家各戶便都來了人。

    里正將造水車的事說了。

    “我的意思是,大家把這個錢分攤開來,每戶出一些。”

    “即使分攤開來也不少啊!各家各戶都剛交了稅,哪來的錢造水車?”

    有村民不願意。也有不少人附和。

    “我家不用水車!我家的地都快澆完了!”

    “我也不用!我家裏有人!都是壯丁,挑點水怎麼了?”

    “就是!這世道一天也不一定能掙到兩個銅板!去趟縣城反要倒貼錢!哪來的錢?”

    甚至有人把提議造水車的張梓若怨上了。

    “張夫子有錢有糧,就讓她造唄!”

    里正眉頭一皺,斥道:“這是什麼話!人家想個好法子造福村裏,倒招了你們怨了!做人可不能沒良心!”

    被呵斥的沈沙急紅了眼。

    “我怎麼沒良心了!我說沒錢,你問問大傢伙,是不是實情?!”

    多半的人都在點頭附和。

    他們村子是比別村過得好些,可被官吏扒了一層皮,哪兒還有錢造勞什子水車?

    沈沙指着張梓若罵道:“她姓張的要當好人、做好事,那就讓她做去!何必裹挾我們,非讓我們掏錢!”

    “我不掏錢,也不用她的水車,怎麼就沒良心了!”

    村民們有贊同的,也有默然不語的。還有一些嫌他說話難聽,與他對吵的。

    “你不用就不用,好好說就行,怨人家幹什麼?人傢什麼時候說讓你掏錢了!”

    “你領着孩子聽課的時候挺積極,現今倒怨上了!

    公開課和水車都是人家的好意,那時候你咋不怨?!”

    沈明珠和她的母親、丫鬟站在人羣后面。

    聽得衆人議論,沈明珠的母親同她說道:

    “這水車在別處早已有了,用着確實方便。在村裏竟還有這麼多人不同意,歸根結底不過窮罷了。

    不如我們家把這個錢掏了,既省了以後澆地的功夫,也能買個好名聲。

    你爹臨去世前,還惦記着幫扶宗族鄉里,讓咱們融入這裏。

    我看幫忙造個水車,解了衆人燃眉之急,又緩了張梓若的窘境,兩邊落好,正好。”

    沈明珠搖搖頭,低聲道:“不可!

    弟弟去了縣裏,照兒也在縣中讀書,家中只剩我們女流之輩。

    若是漏了財,招來禍患就不好了。

    且,你看這張梓若,賠錢辦學堂,提出造水車,分明是出力不討好,反倒招了有心人嫉恨。

    若村裏真有事,我們在後面出個主意也就罷了,萬萬不可出這個頭!

    窮山惡水的,終究刁民多些。等弟弟在縣城買了宅子,我們便搬過去,離了這裏。”

    沈夫人聽她說得有理,便再不提幫造水車的事。

    只搖頭嘆息道:“可惜了,明明是好事一樁,怕是辦不成了!”

    人羣最前方,里正氣得臉色發青,正要發火。

    張梓若攔住他,平靜道:“里正爺爺,我來說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