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史上最強太子 >第187章 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吳王
    “我好好想想……”

    朱標當然不會反問,朱元璋這些日子,都想出了什麼辦法。

    很顯然,現在朱元璋既是和他商量北伐的問題,又是最後一場考驗。畢竟,朱元璋早就露過口風,讓朱標主持北伐之事了。

    足足一刻鐘後,朱標才重新開口。

    他字斟句酌地道:“華夷之別的灌輸,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咱們要想短時間內,消除南北之分、大興華夷之辨,並不大可能。但是,話說回來,對於絕大多數貧苦百姓來說,恐怕無論華夷之辨,還是南北之分,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誰能讓他們喫飽飯,誰能穿暖衣。這不是什麼有奶便是娘,而是百姓對一個朝廷,最當然、最基本的要求。誰能做到此事,誰就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咱們具體應該怎麼做?”

    “其一,父王公開下旨,此次北伐,我大軍所到之處,三年免徵。三年內,免除一切賦稅,免除一切徭役!非但如此,還要提前命拱衛司北上,向百姓們大規模散佈這個消息!”

    “但是……”朱元璋道:“拱衛司的力量,並不算強大。百姓愚氓,主要靠士紳得知天下大事。咱們的仁政,如何讓北方百姓得知呢?”

    “這個不難。”朱標微微一笑,道:“關於祥瑞之事,父王還有不知道的吧……”

    朱標將朱元璋下旨嚴禁上報祥瑞,而百姓們卻自發傳播祥瑞流言的事情,簡單介紹了一便。

    最後,他說道:“其實,這免徵之事是一樣的。咱們江南百姓過不下去要造反,其實北方百姓的日子遠不如江南百姓!只是元廷在北方實力強大,北方的造反都被鎮壓下去罷了。三年免徵的消息一出,百姓們肯定會自發傳播。另外,咱們命拱衛司,傳播一些,便於百姓理解的民謠。”

    “類似,‘富漢莫起樓,窮漢莫起屋,但看羊兒年,便是吳家國’那種?”

    朱元璋當然明白,這民謠的殺傷力了。要不然,他和張士誠,能都上趕着湊那個“吳”字?

    朱標道:“可以比那個再通俗一些。比如這個: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拜吳王,管教大小都歡悅。

    還有這個: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吳王,吳王來了能免糧。

    這個:喫飽糧,穿新裳,喫着不夠有吳王。三年不當差,三年不納糧,大家快活過一場!”

    這事實上,是明末闖王李自成令人散佈的民謠。這民謠一出,闖軍獲得了萬萬千千貧民百姓的支持,再也勢大難制了。

    只是朱標嫌其中的“喫他娘,穿他娘”太過粗鄙,草莽氣息太濃,才改成了“喫飽糧,穿新裳”。

    “好!好啊!”

    朱元璋的政治嗅覺,天下認得了第二,就沒人能認得了第一!

    朱標話音剛落,他就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幾句民謠中蘊含地驚天偉力。

    他用手敲擊着御案,連聲讚歎,道:“通俗易懂,郎朗上口。合轍押韻,須臾能記。切合民意,激盪人心!這三首民謠一出,可當咱十萬雄兵!不錯,真是不錯!標兒,你這文聖之姿,果真名不虛傳啊!呃……”

    朱標察言觀色,道:“父王可是,還有顧慮?”

    朱元璋道:“如果北方三年免徵,那這北伐的負擔,就全落在江南百姓的頭上了。咱又剛免了那麼多州府的稅……江南百姓,能支撐得住嗎?”

    朱標道:“江南百姓的稅,肯定會重一些的。但是,朝廷自己也可以解決一部分糧草。”

    “到底如何解決?”

    “比如沈萬二,他繼續報效朝廷三十萬石糧食,絲毫不成問題。還有沈萬二的族人沈萬三家,可以獻糧一百二十萬石,白銀三百萬兩!”

    當初,朱標、徐達、常遇春,圍攻湖州,沈萬二獻糧百萬石以助軍資,直接造成西吳軍破湖州的策略,從聲東擊西變成了圍點打援。但事實上,直到攻破平江,這百萬石糧食都剩下三十萬石左右,自然又還給了沈萬二。

    這次吳軍北伐,說不得,繼續動用這三十萬石糧食了。

    其次,就是沈萬三家了。在朱標的支持下,沈線陽已經掌握沈家大權。沈萬三家並沒有像沈萬二家一樣,刻意囤糧。但是,沈萬三乃江南第一豪紳,家家大業大,竭盡全力之下,還是能湊出一百二十萬石糧食的。倒是那三百萬兩銀子,對於沈萬三家,不算太大數目。

    “這就是一百五十萬石糧食,三百萬兩銀子了……沈家果然是富可敵國啊!也罷,如今天下未定,就繼續苦苦沈家吧。”

    朱元璋一向看不起商人,之所以一直減稅,也是爲了天下百姓而是商人本身。現在,花沈家的錢,他真是毫無心理負擔。

    朱標道:“還有,就是買一部分糧食。咱們平陳友諒、破張士誠、滅方國珍,國庫裏面的金銀珠寶、奇珍異寶並不少,只是缺少糧食罷了。所以,兒臣的意思是,命水軍南下,去安南陳朝買糧。陳朝盛產稻米,一年三熟。多了不敢說,二三十萬石,應該是有的。”

    “嗯,高麗、扶桑,都去轉一轉!一來,再湊個二三十萬石的糧食,二來也讓扶桑和高麗見識見識,我天朝水師的厲害。”

    歷史上的朱元璋,對高麗、扶桑的興趣並不大。但是,經過朱標的不斷潛移默化,朱元璋已經慢慢改變了觀念。現在,北方中原尚未拿下,他卻已經對高麗扶桑未雨綢繆了。

    朱標道:“那總的算起來,朝廷就是有了近兩百萬石糧食的額外收入,可供三十萬大軍征戰一年以上。江南百姓的負擔,就小的多了。兒臣的第二個主意,就是軍紀。”

    “對,確實要注意軍紀。咱們如果嘴裏喊着三年免徵,實際上卻任由將士們劫掠,那可就成了天下的笑話了。嗯,標兒你們上次,攻打平江的時候,人人身上掛着木牌,寫上:“戮良民者死,掠民財者死,折民居者死,擅離營二十里者死。”,這就很好,北伐之時可以照辦。”

    朱標道:“除了木牌之外,還可以將我軍的軍紀,編成歌謠,讓士卒們傳唱,加以提醒:吳國官兵要牢記,北伐是爲華夏一。王師天兵救黎民,行軍途中守紀律。第一條,北方父老皆親人,妄殺一人抵命去。第二條,北方婦女皆姊妹,調戲婦女砍頭去。第三條,軍餉充足我吳軍,買賣公平要和氣……”

    朱元璋在爲北伐做準備,朱標也在做準備啊。

    這歌謠卻是早已準備好的,總共宣佈了十二條軍紀。違反任何一條軍紀,都是斬首之刑。

    多嗎?

    其實不多。

    古代軍隊,講究的是“十七條禁令,五十四斬”。朱標才十二條,這才哪到哪啊?

    不過,“十七條禁令五十四斬”合不合理不談。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官兵,怎麼可能記得住啊?

    倒是朱標這新編的便於傳唱的歌謠,便於記憶,便於理解。

    如同那個“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吳王”一樣,這個十二條軍紀的民謠,是另外一個“北伐大殺器”!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