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史上最強太子 >第454章 驚天事變,扶桑斬明使
    統一了意見,就好辦了。

    人們很快開始商量,製造大明紙鈔的各種細節。

    比如,這大明紙鈔的名字叫什麼呢?朱元璋直接拍板,叫“大明寶鈔”,

    還有,大明寶鈔,應該如何防止僞造呢?一方面是要嚴刑峻法,規定僞造寶鈔者斬首,知情不報者同罪。另外一方面,是採取嚴格的防僞措施。比如,大明寶鈔的紙張,應該和大元一樣,用“桑穰”,也就是桑樹的第二層皮製造。這種能製造紙鈔的桑樹,其實是很少見的,只要令錦衣衛盯緊了源頭,僞造大明寶鈔的可能性就降到了極低的程度。

    另外,大明皇家銀行的第一代行長,應該是誰呢?

    這行長整天守着天文數字的財富,必須有足夠的意志力,兩袖清風。這行長要打理無數繁瑣的細務,務必有無比的耐心和責任心。這行長要從無到有地將大明皇家銀行的建立起來,並且在全國各地建立支行順利運轉,需要長袖善舞,擅長處理和地方官、朝廷官員,以及和天下軍民百姓之間的關係。這行長,還要洞察人心,制定各項制度,挖出大明皇家銀行內的蠹蟲。

    這樣的人選還真不好找。

    李善長、胡惟庸就不用說了,他們倆是宰相,總不能貶官去做大明皇家銀行的行長吧?

    劉伯溫能力和品德倒是夠了,但是崖岸高峻,和官員們的關係都不算太好,還真不適合做這種需要長袖善舞的工作。

    王興宗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但是,此人出身吏員,一直是朝廷衆大佬打壓的對象。而且,屯田之事,還真離不開他,也不大合適。

    朱標甚至想起了沈萬二。

    沈萬二身爲江南大富翁,經濟之才是沒得說的。其人又深知進退,在關鍵時刻獻糧百萬石,卻堅決不受一官半職,毫無居功自傲之意。其眼光,更是堪稱卓絕。如果不是年紀太大,朱標真希望沈萬二做這個大明皇家銀行的行長。

    最後,朱元璋提了個人選——姚廣孝。

    姚廣孝一直是朱標親信中的親信。

    雖然姚廣孝現在卻沒有任何朝廷正式官職,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嘛,朱標當了皇帝,此人很可能會官至大明宰相。

    朱元璋既然已經打算好,在不遠的將來禪位了。自然也不介意先爲姚廣孝鋪鋪路。

    朱標雖然不知道朱元璋的具體想法,但是,姚廣孝這人,不貪財不好銫,自制力極爲強。學問精深,精通儒佛道三教的學問,無論儒生、道士還是和尚,都能談得來。而且,此人非常擅長處理實務,在歷史上有“黑衣宰相”之稱。還有更關鍵的,此人心有山川之險,胸有城府之深整好用來對付大明皇家銀行之內的那些魑魅魍魎。

    仔細想想,姚廣孝真是大明皇家銀行第一任行長的最佳人選,朱標也就同意了。

    當然,姚廣孝從一介白身,直接做大明皇家銀行行長,位與六部尚書等同,有些突兀。

    沒關係。

    姚廣孝不是在大明攻取東察合臺汗國的過程中,剛剛立下大功了嗎?

    朱元璋決定,先因爲平定東察合臺汗國的軍功,封姚廣孝一個哈密侯。過幾天,再任命哈密侯姚廣孝爲大明皇家銀行行長,就順利成章了。

    現在,關於大明皇家銀行,就只剩下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最難辦的一件事了。

    大明皇家銀行的準備金從哪來?

    別忘了,爲了保證大明紙鈔的信譽,剛開始這些紙鈔是要和金銀自由兌換的!

    現在的朝廷,從哪找那麼一大筆,準備金呢?

    “難啊!”李善長道:“現在市面上本來就缺少金銀。朝廷如果再從市面上抽取海量的金銀,做銀行的準備金。市面上就會更加缺錢,未見其利先受其害啊!”

    “而且,朝廷大量從市面上抽取金銀,豈不整好向天下人說明朝廷缺少金銀嗎?紙鈔的信譽,又如何建立呢?”

    “要不,朝廷再多開些金銀礦?”

    “已經在竭力開採了。但是,皇家銀行需要的金銀太多了,恐怕遠遠不夠!”

    “實在不行,這皇家銀行,先立足於南京,再慢慢發展。”

    “那怎麼行?我大明越發展物資就越多,市面上也就越是缺錢!發行紙幣,速速擴大規模,簡直是時不我待!”

    “那你說怎麼辦?沒金子,沒銀子,沒有足夠的準備金。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啊!”

    “關鍵是從哪裏,搞到一大筆金銀呢?從緬甸搶一把怎麼樣?”

    “這些年,長安郡王已經從緬甸搜刮了不少啦!現在的緬甸,恐怕已經沒多有油水了。”

    “暹羅呢?他們買咱們的翡翠,出手大方的很啊!”

    ……

    衆文武大臣議論紛紛,仔細討論之策。

    朱標卻沒有參與這場討論。

    一來,他有意引導文武大臣們,對開疆拓土的渴望。比如現在,國內湊不出足夠的金銀來,不用朱標開口,羣臣自然而然地,就把目光投向了國外。

    二來,朱標在等一個變故。

    成立大明皇家銀行,是朱標的長遠計劃之一。從哪裏解決這批金銀的問題,朱標也早就打算好了。

    他一直安排人手,盯着那個地方的動向。

    前不久,那裏發生了一件大事。現在,那件大事的影響,也該傳回大明瞭。

    果然!

    蹬蹬蹬~~

    一名宦官飛奔而入,道:“啓稟陛下,您派往扶桑的欽使楊載、副使吳文華回京,請求覲見!”

    “楊載、吳文華?”朱元璋有些不耐煩地道:“他們倆不是被咱派去扶桑,要扶桑臣服嗎?不管扶桑肯不肯臣服,都不算什麼大事。你去告訴他們,有什麼事,明日早朝再說。”

    “不……不是啊!”那宦官道:“楊載、吳文華兩位使者,確實有非常緊要之事,要緊急稟報陛下。”

    “什麼事?”

    “他們帶的五名錦衣衛軍士,已爲扶桑人所殺!”

    “什麼?扶桑殺了咱的使者?看來,兩次擊敗大元,讓扶桑人變得不知天高地厚了啊!”

    朱元璋聲音不大,但是語氣中已是一片殺氣騰騰!

    嚴格來說,正使楊載,副使吳文華,纔是朱元璋的使者。那五名錦衣衛的軍士,只能算是使者的從人。

    扶桑人這麼做,只能算是打了個擦邊球。

    但話說回來,到底是不是擦邊球,扶桑人說了不算,朱元璋說了纔算!

    在朱元璋看來,扶桑人就是斬殺了他的使者,就是在挑釁他的尊嚴,就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

    他的心中,已經判了扶桑死刑!

    啪!

    朱元璋輕輕一拍几案,道:“現在就宣楊載、吳文華進來!咱要仔細問問,扶桑人真的——活膩歪了嗎?”

    “遵旨!”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