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秦漢傳奇 >57太子與國舅
    卻說齊王劉襄收兵回國,未幾病亡,諡爲哀王,其子劉則嗣立,十四年又死,諡爲文王。劉則無子,照例應該除國。文帝追念前功,不忍撤除齊國,乃分齊地爲六國,盡封劉肥六子爲王。長子將閭爲齊王,次子劉志爲濟北王,三子劉賢爲菑川王,四子劉雄渠爲膠東王,五子劉卬爲膠西王,六子劉闢光爲濟南王。六王同日受封,並皆蒞鎮。

    吳王劉濞本是文帝堂兄。自高祖十一年受封,據有四郡之地,到國未久高祖駕崩。惠帝呂后時,因爲天下新定,允許諸侯王各治其國,劉濞查得本國鄣郡地方產銅,便招集各國亡命之人開採銅山私自鑄錢,又煮海水爲鹽壟斷厚利。

    文帝即位之後,劉濞例應來朝,自以爲是文帝之兄,犯不着自己親來,便遣其太子劉賢入京朝見。文帝以禮看待,因是自己侄兒,便命皇太子陪他飲宴遊玩。

    太子劉啓與吳太子劉賢本是再從堂兄弟,向無仇怨,此時劉賢入朝,劉啓奉了父命陪他遊宴,當然和氣相迎格外歡洽。盤桓了好幾天,相習生狎,漸覺得熟不拘禮任意笑談。吳太子身旁又有隨來的師傅相偕出入,一淘兒逐隊尋歡,除每日酣飲外,有時也博弈消閒。兩人對坐舉棋,左立東宮侍臣,右立吳太子師傅,從旁參贊。

    彼此賭了好幾次各有勝負。吳太子不肯罷手,還要與皇太子決一雌雄。劉啓也不肯示弱,就與他下棋鬥勝。到了生死關頭,皇太子誤下一着老將會面,吳太子一手掩住,接着就用自己的將軍吃了劉啓的將軍,劉啓不肯認輸,說將軍走不出的,定要悔一着錯棋。吳太子道:“放屁!老將會面,怎麼就走不出了?你先走錯,我就可以走出來喫你!”兩人遂起爭論。吳太子的師傅多是楚人,幫着吳太子力爭,你一言,我一語,統說皇太子理屈。皇太子究系儲君,從未經過這般委屈,不由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順手提起棋盤便向吳太子頭上擲去。吳太子未曾防備,一時不及閃避立即暈倒,霎時間腦漿迸流死於非命!

    吳太子師傅等人當然喧鬧起來,東宮侍臣保護太子出去,奏明文帝。文帝倒也喫驚,但又不好加罪太子,只得訓戒一番,又召入吳太子師傅等好言勸慰。一面厚殮吳太子,令他師傅等送柩回吳。吳王劉濞悲恨交併不願收受,且怒語道:“今天下一家,死在長安便葬在長安,何必送來?”當下派吏截住棺木,仍叫他發回長安。文帝聞報也就把他埋葬了事,從此吳王劉濞心存怨望不守臣節,每遇朝使到來便驕倨無禮。朝使返報文帝,文帝知他爲兒子銜恨原諒三分。復遣使臣召劉濞入京,意欲當面排解釋怨修和。偏劉濞不願應召,託詞有病卻回朝使。文帝又使人至吳探問,見劉濞並無病容據實返報。文帝惹動怒意,每遇吳國使者到京,文帝便責問吳王何以不朝,將使者囚繫獄中治罪。既而又有吳使西來面見文帝。文帝責問吳王何故詐病不肯入朝?吳使從容答道:“吳王因爲兒子冤死託病不朝,今被陛下察覺囚繫使臣。吳王很是憂懼唯恐受誅。若陛下再加急迫,吳王更加不敢入朝了。臣願陛下不咎既往使彼自新,吳王得陛下寬容自然悅服。”文帝聽了覺得有理,遂將所繫吳使一併放歸,且遣人齎了几杖往賜吳王。吳王拜命不敢生心。

    卻說薄昭因爲謀立外甥漢文帝有功,被賜封太原。太原稱不上繁華,但也是富庶之地。薄昭剛來到太原時,還能夠保持國舅爺該有的身份,處處小心謹慎,深怕給旁人落得個皇親國戚驕橫跋扈的印象。

    時間一久,薄昭覺得太原不是都城腹地,與朝中大臣也沒有多少交集,就開始慢慢地放鬆警惕。

    薄昭雖然有些放鬆,但也不至於放縱,該守的立法一點不敢逾越,畢竟深知爲官之道,更明白艱難創業換來的今天實在不容易。

    可是薄氏的子弟們不這麼想,覺得薄昭已經貴爲皇舅爺,當年要不是極力擁護漢文帝劉恆,表哥也不會有今天,這羣薄氏子弟就開始在太原地區作威作福,強取豪奪,劣跡斑斑。

    不久薄氏子弟的壞名聲就傳到了長安,漢文帝派自己的寵臣鍾毓去巡視一番。鍾毓到那裏一看,薄昭家的紈絝子弟們果然在魚肉百姓。鍾毓便奏明漢文帝有關事情的來龍去脈,還請漢文帝誅殺爲首的薄貴。

    薄昭聽說此事後十分驚慌,趕緊派人跟鍾毓求情,哪知鍾毓不喫這一套,就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薄昭一看軟的不行,乾脆來硬的,把鍾毓給綁了,對其進行恐嚇。鍾毓作爲皇帝欽點的使者,自然不會怕薄昭,兩人來回互懟,薄昭一時沒壓住怒火,一刀把鍾毓給捅死了。

    鍾毓被殺後,漢文帝極其惱怒。身爲一國之君,手下的寵臣如何專橫都可以,唯獨不能凌駕到皇權之上。漢文帝派出的使者就代表漢文帝本人,如今使者被殺,就等於是挑釁自己的皇權。

    漢文帝二話不說下詔處死薄昭。這時大臣中有人阻止說:"漢朝向來以孝治天下,今天若誅殺舅爺,陛下就是不孝"。另一派則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若不殺皇舅爺,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漢文帝內心是傾向誅殺薄昭的,但是又怕自己擔上不孝的罪名,就多次派丞相去見薄昭,暗示薄昭自己看着辦。薄昭此時也豁出去了,就是不自殺,家門也不出,看你們能把我怎麼着。

    大臣犯了死罪,皇帝讓其自殺是一種恩典,這樣可以保留一具全屍,免遭處斬時的羞辱,同時還表明這事不會再繼續追究下去,家人也不會受到牽連。不知道薄昭認爲自己不該死還是幻想姐姐薄太后會來救他,反正就是不肯自殺。

    漢文帝心想,給臉你還不兜着,那就別怪外甥無情了。就派滿朝文武披麻戴孝去薄府哭喪,從皇宮大門集合,衆人一起哭喊皇舅爺,一直到薄府也不停止。個個坐在院子裏、廳堂中,一連哭了好幾天。

    最後薄昭被折磨得不行,同時也看出外甥是鐵了心要跟自己過不去,就在家中自殺而亡。

    漢文帝誅殺薄昭,最大的導火線就是使者鍾毓被殺事件,漢文帝爲了維護法紀,只好誅殺舅舅。

    實際上的原因不是如此。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句話不過是封建社會的一句口號,在漢文帝那個時代,人們的意識更多的還是“刑不上大夫”!漢文帝的太子失手打死了吳王的太子,文帝不但沒有追究他的過失殺人罪,連他的太子地位都沒有觸動;淮南王劉長擅自制定王國法令,驅逐朝廷官員私授官爵,文帝讓薄昭寫信責備他,劉長不但不聽勸告,並且還真的造反了。對於這種大逆不道之罪,文帝也沒有殺他,只不過是廢除了劉長的王號而已。

    薄昭是文帝的舅舅,薄太后的親弟弟,這時候薄太后尚在,文帝怎麼就要逼死這個舅舅呢。

    現在人的看法是:漢文帝要防止外戚專政。

    劉邦死後,他的兒子劉盈當了皇帝。由於劉盈比較柔弱,呂后實際上掌握了權力。劉盈死後,呂后臨朝稱制,成了實際上的皇帝。她改變了劉邦與大臣們“非劉氏不得爲王”的盟約,封諸呂爲王。這時候的天下,皇帝由呂太后廢立,呂姓王的勢頭蓋過了劉姓王,劉氏天下幾乎成了呂氏天下。漢文帝是如何登上皇帝寶座,他自己十分清楚。正因爲呂氏外戚勢力過大,惠帝一門被屠戮殆盡,自己纔有幸當上皇帝,不然輪八圈都不會輪到自己頭上。

    將這種情況向後推演,如果薄氏成爲呂氏,或者薄氏亡了劉氏天下,或者出現另外一個劉姓皇帝,那樣就不是他劉恆的子孫了。爲了防患於未然,所以藉此機會除掉薄昭,不讓呂氏的故事重演,

    因爲漢文帝剛坐上皇位,此前與長安打交道也不多,所以登基以後,許多朝中大臣並不怎麼敬畏他。漢文帝爲了向朝廷大臣和天下百姓樹威,於是殺掉自己的親舅舅,就是向滿朝大臣表明,自己也不是善茬,最好不要有過分的行爲。

    所以人們常說帝王之家沒有骨肉親情可言。皇家只會爲了皇位而相互攻伐苟合,一旦觸及到自己的利益,不要說漢文帝誅殺親舅舅薄昭,李世民誅殺親兄弟也絲毫沒眨眼。

    薄昭死了,外甥又活了十三年,姐姐薄太后又活了十五年。奇怪的是,薄太后竟然沒有問文帝弟弟是怎麼死的!她可能真的以爲薄昭是自殺的。等到事情沉寂一段時間,即使老太太知道薄昭是被逼死的,在活着的兒子和死去的弟弟之間,薄太后又能維護誰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