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秦漢傳奇 >106王郎稱帝
    卻說劉玄命劉秀去洛陽修理宮殿,劉秀路過父城時,父城的將軍馮異出來迎接劉秀,還向他獻上牛肉和酒。馮異是父城人,原來是新朝的將軍,潁川郡的郡長。他平日喜歡讀書,對《左傳》和《孫子兵法》都有研究。他統管潁川郡五個縣的時候,因爲父城兵馬不多,他親自到鄰近各縣去招兵。想不到那時候劉秀進攻潁川,馮異在路上就給漢兵逮住了。劉秀問了他的來歷,他毫不隱瞞地直說了。劉秀喜愛他態度誠懇,爲人正派,就勸他投降。馮異說:“我還有個年老的母親在父城。要是將軍能夠放我回去,讓我母子再見一面,我死了也感激將軍。”劉秀一聽原來是個孝子。就挺豪爽地說:“那你就回去吧。可是用不着死,好好地供養母親,投降不投降隨你的便。”馮異非常感激,他說:“我願意奉上五個縣城來報答將軍。”

    馮異回到父城,對縣長苗萌說:“新起來的將軍們大多傲慢、貪財,只有劉將軍到哪兒也不搶掠。聽他的言語,看他的行動,不是個平常人。咱們不如去歸附他吧。”苗萌同意了。他們就率領五個縣城投降了劉秀。馮異歸附劉秀之後,一心一意地幫着他。劉秀認爲他是個孝子,人品好、能力強,把他當作心腹,就要帶着他一同到洛陽去。馮異又推薦了三四個很有本領的人給劉秀,其中有一個像猛虎似的壯士,渾身全是勁兒,個兒比別人高,臉相長得威武可怕,可是心眼好,說話算數。他是馮異的好朋友,名叫銚期。劉秀很高興地把他們都帶到洛陽去。

    劉秀到了洛陽,置僚屬,作文移,從事司察,一秉舊章。他還是像在宛城那樣,做事挺有精神,天天有說有笑的。可是到了晚上,他喜歡清靜,一個人一間屋子,不讓別人進去。只有馮異是例外,有次馮異見劉秀的枕頭溼着一大片。就苦苦地央告劉秀不要太傷心。劉秀苦笑着擺擺手說:“我沒有什麼可傷心的,你別亂說!”

    等到宮府修成,劉秀報知劉玄,劉玄擇日起行。當時三輔官吏都東迎劉玄,見他麾下諸將頭戴冠幘衣服象婦人,莫不竊笑。

    劉玄既都洛陽,遣使招降赤眉。樊崇聽說漢室復興,卻也有心歸漢,便留部衆軍隊分駐青、徐,自與部目二十餘人徑投洛陽。劉玄並封爲列侯,未給國邑。樊崇見劉玄沒甚威儀,大失所望,又不得采邑分封,更難如願,廝混了一二旬,乘隙出走返入老營。

    卻說有個太學生名叫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生於公元2年。這一年王莽還沒上位,正謙恭下士、不辭勞苦地帶領全國人民抗災。那些頗有眼力的大臣們嗅出味道,開始起勁地爲王大聖人唱讚歌。

    王莽篡漢後,爲了得到更多士人的擁戴,於是擴大了最高學府太學的辦學規模。數以萬計的讀書人來到長安太學深造,越發擡高了太學在大新帝國的影響力。

    得益於優渥的家庭條件,鄧禹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十三歲就能誦讀詩篇。稍稍長大後,鄧禹又進入太學學習。在太學期間,鄧禹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了劉秀這個同學。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劉發是漢景帝喝醉酒上錯牀,計劃外生出的王子,所以並不喫香。不過他的後代還是蠻多的,到了劉秀這一茬,已然遍佈南陽一帶了。劉秀父親早死,他只能依附叔叔過日子,說起來也不容易。

    劉秀在太學期間學得也有點水,由於家境不好,他將更多的時間用在做小買賣勤工助學上,沒時間鑽研學問,只是偶爾讀讀讖緯之書,虛應故事罷了,反正太學生數以萬計,誰顧得上他這個土老冒呢?

    然而鄧禹絲毫不以自己出身南陽望族就小瞧這個貌似田舍郎的同學。從談吐中鄧禹感受到劉秀那隱藏在淳樸外表後的不同凡響,預見到劉秀將來必不是池中之物。當然鄧禹和劉秀還有一層說不盡的姻親關係,原來劉秀的二姐劉黃嫁給了鄧禹的族兄鄧晨。

    之後劉秀、鄧禹都離開太學,奔向自己的宿命。劉秀先是忙着科學種田,後來又忙着騎牛造反;鄧禹則忙着遊學天下。在這段天下擾攘的日子裏,二人似乎沒有過多交集。當劉秀憑着一場老天眷顧的昆陽大捷而名動天下時,鄧禹卻寂寂無名。不過鄧氏家族不少成員捲入綠林軍中,鄧禹多次收到更始帝的Offer,請他出任要職,就差“仲華不出如蒼生何”之類的切語了。

    對此鄧禹並沒有動心,因爲他並不看好更始政權這個君弱臣強的草臺班子,在他心中始終抹不去劉三哥的影子。他堅信那個“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其言也厲”的劉秀才是他的真命天子。

    等更始遷都到洛陽,鄧禹怕劉秀也像他的哥哥劉演一樣給更始殺害,於是就到洛陽去找他。可他到了洛陽後才知道劉秀已經走了。原來更始帝又派他去執行大司馬的職務,拿着符節帶着少數兵馬去河北安撫郡縣。

    鄧禹沿路追上去。他一路聽說劉秀不是來打仗的,而是來安撫老百姓的。他每到一個地方總要考察官吏,賢明的升職,貪污的辦罪。他廢除那些苛刻的法令,恢復漢朝的官名,還赦了囚犯,讓他們回去種地。官吏和老百姓都很高興,爭先恐後地拿着牛肉和酒去慰勞他,劉秀都推辭了,他的士兵也都不接受。鄧禹聽了很高興,他聽說劉秀到了哪個城,他就追到哪個城;可他到了那個城,劉秀又過去了。人家是騎馬的,而鄧禹只靠着兩條腿。後來他拄着柺棍往前追,追到鄴城才把劉秀追上。

    當時的河北沒有最亂只有更亂,多如牛毛的義軍與光桿大司馬劉秀形成鮮明的對比。面對嚴峻的形勢,劉秀憂心忡忡五內如焚。

    就在這時,一個扶杖而立、衣衫襤褸、清瘦單薄、風塵僕僕卻又滿眼熱切的儒生出現在劉秀面前。劉秀使勁擦拭因連日失眠而紅腫的眼睛一看,這才發現眼前之人竟然是那個丰神俊朗、衣着光鮮的老同學鄧仲華。劉秀驚問道:“仲華何以至此?”鄧禹答道:“特爲尋明公而來!”劉秀笑道:“莫非仲華知我有便宜任免之權,遠道而來求官嗎?”鄧禹笑道:“非也,禹欲爲官,只須拜在更始駕前即可,何必如此辛苦?”劉秀繼續問道:“既然如此,找我做甚?”鄧禹肅然再拜道:“但願明公威加四海,禹得效尺寸之力,將來得垂功名於竹帛耳!”劉秀聞言靈臺一震,數日憂慮瞬間消散,不覺深施一禮爽朗大笑道:“秀得仲華,天下不足定也!”

    此後劉秀與鄧禹閉門會談,詳商天下大計。鄧禹進言道:“禹遊走天下,觀更始帝雖然定都關中,但無力平定山東,加上赤眉、青犢、銅馬等亂軍紛起,長安周圍也是羣盜縱橫。更始帝御下無道,且從無安邦濟民的長遠考慮,平日裏又忙着爭權斂財亂政虐民,全無中興之象,早晚必敗。明公乃漢室之胄,武功加於四海,若能延攬英雄,順應民心,必能掃除叛逆拯救萬民,重建高祖偉業!”一席鄴中對,說得劉秀愁雲盡掃,內心野望如同火焰般燃燒起來,那個在昆陽城下橫挑強敵的位面天子終於又王者歸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