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墨的建議,其他幾人也沒意見。

    畢竟10塊錢都出了,也不在乎那點東西了,收上來大家一分,也沒多少。

    這年代有個特點,就是家裏要是窮的人家,有娃考上了大學,那麼大家喫席的目的是湊錢,鄉里鄉親不可能看着生產隊的後輩前程被耽誤了。

    即便平時再不對付,這時候也不會找事。

    可要是不缺錢的人家,在操辦着席面,大家的目的就是喫一頓了。

    說這些人勢利也好,人情往來精明也好,卻把鄉下人的淳樸和狡猾體現的淋漓盡致。

    楊墨對大灣子是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的,

    在大灣子,前身長大,孤兒寡母的也是鄉親們的照看。

    穿越過來後,楊墨自己對這一方水土,和這地方的人也有了很深的眷戀。

    人生除了遠方外,總要有個故土,在你有些疲憊的時候,哪怕就是思念也是好的。

    大灣子就是楊墨在這個時空的故土。

    ······

    距離年根越近,東北人這邊準備的東西就越多。

    因爲今年是楊墨搬新家後的第一次在這過年,也是蘇陽和方晨盈等人第一次在這過年,所以大家也說好了,都在楊墨這了。

    當然,過年這幾天的好生活不能白管。

    方晨盈幾個每人還是上交了10塊錢給楊墨作爲伙食費。

    當然,伙食費歸伙食費,但是一些活計還是要做的。

    比如在臘月二十八這天,楊墨張羅着做豆腐。

    一早上起來就把活計安排的明明白白。

    蘇陽和李陽負責去轉石磨。

    大灣子的石磨一直在生產隊後邊的一個屋子裏,這幾天時不時就有用的,當然也不是每家都做豆腐,這年代生活不易,大部分都是合夥做豆腐。

    即便是合夥,豆腐渣都是要分的,因爲這是餵豬的好東西。

    當然,在以前沒有果樹場的時候,很多人家喫不上飯的時候,也是喫這種豆餅的,但是現在倒是沒有多少人吃了。

    楊墨當然不用合夥了,她提前一晚,泡上了一木桶的豆子,早上喫過飯就攆着蘇陽和李陽出發了。

    家裏,方晨盈和唐文君負責燒火,而王亞男因爲有食堂做豆腐的經歷,這次升格爲楊墨的助手。

    等到蘇陽他們挑着磨好的豆子回來後,還要負責壓包。

    就是把磨出來的豆子用豆腐包過濾,把湯水擠到鍋裏。

    等到擠完以後,剩下的那部分就是豆腐渣了。

    擠完後就是大火燒,等燒開就能點了。

    大灣子人做豆腐,是可以喫三攸的。

    首先,湯燒開了就是豆漿,這是最原始的漿子。

    這邊燒開後,楊墨舀出來一小盆,讓大家喝。

    這個豆腐,豆子是系統出產的,水是空間井水,所以食材上楊墨把控到了極致。

    就是破豆子的時候也是李陽拎着水去的。

    大灣子做豆腐是講究水質的,有的水做出來就是好喫,大家不管誰做豆腐都會去那裏取水。

    有的水做出來就不像豆腐,或者口味不同不好喫,那誰也不會去取水了。

    楊墨估計這是水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導致的,畢竟滷水點豆腐也算是化學反應了。

    但是即便再怎麼樣,空間裏的井水應該都是最好的,所以楊墨一點也不擔心。

    在盛出豆漿後,就開始點豆腐了,這一步就是用勺子,裝上一點點的滷水,在燒開的鍋裏慢慢轉悠。

    這是最古老的方式之一,滷水的控制也要做好,放多了不行,放少也不行。

    這個主要是看鍋裏的沉積物,這一點上就只能靠經驗了。

    好在楊墨就是一個廚藝全能,這一步順利過關。

    等鍋裏沉積物越來越多,鍋裏的湯,顏色就不是豆漿的樣子了。

    這次再開鍋後,就是這邊的第二波喫豆腐,大灣子叫豆腐腦,也叫澇豆腐。

    這就是豆腐在壓成型之前的樣子。

    說句實在的,這個豆腐腦喫起來比後世早餐店那種工業整出來的,不知道要好喫多少。

    切點蔥花和香菜,倒上一點醬油,這個楊墨自己就能喫一盔子。

    等煮的差不多了。把這些豆腐腦撈出來,倒入一個細的豆腐包中,這個時候就是壓豆腐的時候了。

    一般會找一個有圍擋的木板,然後上邊放上一塊板,在用重物壓上,這樣壓個幾小時就可以了。

    楊墨這邊偶爾做一次豆腐,平時都是交付給系統的,所以也沒費勁的去準備,直接兩塊菜板把豆腐包夾在中間,然後讓蘇陽去拎了兩桶水,直接壓在菜板上。

    一切OK。

    剩下的就是等着吃了,即便是都忙活完了,也還不到中午的時候。

    因爲大家也都吃了豆腐腦,喝了漿子,所以晚上晚點做飯也不耽誤事,楊墨就開始揉麪了。

    這也是她早就準備好的。

    在東北,過大年是要有很多準備東西的,比如提前蒸的粘乾糧和烙的粘火勺。

    比如提前包的餃子在外邊凍上。

    比如要炸很多的食物,像是丸子、豆泡、大果子、油條這些。

    丸子,基本上就是做豆腐這天炸,順便的也會把大果子這些一起炸出來。

    當然,現在炸這些的人家就比較少了,畢竟油都是稀缺的。

    但是這個傳統一直有,而且家裏稍微有點條件的都會炸一些。

    楊墨現在就是在準備着,等豆腐好後正好一起都炸了。

    反正大家也不餓,晚喫一點也挺好。

    準備妥當後,在院子裏的行軍鍋上,倒上一ke子油,也就開炸了。

    楊墨簡單的告訴了一下王亞男,就把這裏的任務交給了她,自己去忙着準備丸子的材料了。

    丸子需要豬肉,肥瘦要分開剁,肥的要精細的多,然後在加入瘦的,肥瘦比例不能超過2:8.

    只有這樣,再下入油鍋後,才能快速的把肥肉中的脂肪燒化,然後和丸子的其他部分融合,那丸子纔好喫。

    當然一些配料也是必須要有的。

    楊墨準備好後,豆腐也壓完了。

    因爲沒有用模具,大板豆腐的四邊都是不規則的半圓形,正好把這些切下來做丸子。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