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京城這邊罷考風波的結束,周邊各個府縣原本動亂的苗頭也被壓了下去。

    在天子、內閣以及心學弟子的合力之下,理學弟子在這次爭鬥之中,大敗而歸。

    便是朝中百官,也因此安靜了下來,許多人也開始琢磨起了日後的風向。

    人們也知道,朱由校和內閣之所以下這麼大的力氣,不惜擡高心學一派也要將新的科舉制度推行下去,定然是爲了日後將這個新制度繼續下去。

    能夠在朝中當官並且當到現在的人,都不是什麼單純的人,早就脫離了當初一開始的堅定信念,將所有的心思放在了名利以及揣摩上意上面。

    通過這個新的科舉制度,人們也知道,天子這是藉着科舉,準備選拔一些擁有一技之長的實幹之人了。

    再加上,朱由校最近提拔、重用的楊漣、袁應泰、左光斗、徐光啓、王在晉、鄒元標、熊廷弼以及姚宗文、黃立極等人。

    也讓一衆官員們隱隱明白了朱由校的政治主張和用人之道。

    要知道,以上那些人,有東林黨、有浙黨、有楚黨,也有一些無黨派的人。

    起初朱由校提拔這些人,百官還以爲他是爲了維持朝堂各個勢力之間的平衡。

    可是通過黃立極、姚宗文、崔呈秀等人做的事情之後,他們才發現,當今陛下似乎更注重手下人們的辦事能力。

    如今又出了這麼一個計分制度的科舉,添加了一些實用科目,也讓百官們明白,在往後的政治生涯之中,想要出頭,也只能做些實事纔行了。

    九月四日。

    就在罷考風波過去三日之後,秦良玉率領的勇衛營士兵也行軍到了京城以南二十里外。

    朱由校也令內閣率領文武百官,出城相迎接。

    京城南門外,首輔方從哲與英國公張維賢並肩而立,文武百官也列隊整齊的分別站在了兩人的身後。

    城門兩側的官道旁,也擠滿了前來圍觀的人。

    這些圍觀羣衆當中,有尋常百姓、有販夫走卒,也有許多身穿儒袍的讀書人。

    現場的人很多,但卻異常安靜,所有人都默默的凝視着前方官道的盡頭。

    畢竟,戚家軍之後,大明已經不知有多少年不曾有過凱旋軍隊回京了。

    雖然這次出征是隻是簡單的一次平叛,但是終歸是打了勝仗的,人們自然想要領略一下凱旋之師的風采。

    不多時,遠方官道盡頭,一團塵煙出現在所有人的視線當中。

    塵煙下方,一條長長的隊伍,若隱若現。

    見此情形,文武百官與兩邊圍觀的人羣也不由神色一肅。

    很快,行軍隊伍漸馳漸近,秦良玉身披鎧甲,騎着純白駿馬行在隊伍的最前方。

    在她的身後,是一千白桿兵,他們騎着高頭大馬,以六人一排,組成了一支整齊的馬隊護衛在秦良玉的身後。

    在後面是勇衛營的兩萬士兵,士兵們扛着武器和旗幟大踏步的跟在馬隊身後。

    行進之際,陣陣“轟轟”之聲,從一衆士兵們的腳下傳出,迴盪於四方曠野。

    聽着越來越近的行進之聲,看着昂首挺胸、士氣高昂的兩萬精壯士兵,無論是百官還是周圍參觀的人們無不震驚不已。

    在這些不知兵的圍觀羣衆和文武百官眼裏,軍容如此整齊的隊伍,其戰鬥力定然也非常可怕。

    那些百姓也兩眼發亮的看着越來越近的士兵,忍不住開始議論起來。

    “如此強軍,難怪能這麼快就平定叛亂!”

    “是啊,這樣的軍隊,恐怕比當年的戚家軍也不弱了吧?”

    “陛下能有這樣一支軍隊,那些欺上瞞下、心懷不軌的傢伙,想來也不敢再搗亂了!”

    “哈哈,這是好事啊,陛下關愛我等草民,有了這支軍隊,咱們這些人也不用害怕啦!”

    如今,在東廠衆人不斷的幫助和宣傳下,天子仁德愛民的形象,已經深入到了京城周邊每個百姓的心中。

    陛下有了一支強軍支撐,百姓們自然也爲之開心不已。

    聽着周圍百姓們的議論,文武百官這才發現,原來在不知不覺中,當今陛下在民間竟擁有了如此高的聲望。

    雖然這些“民”不曾被他們放在心上,但他們卻從未敢輕視這些“民”力量。

    有了軍心和民心的支撐,這樣的陛下,有誰還能夠違逆?

    那些摻雜在圍觀羣衆中的讀書人,也是靜靜地看着行進中的隊伍,默然不語。

    他們不比那些百姓,讀過書的人更加清楚,一個掌握了軍隊地帝王,是何等的可怕。

    這樣一個帝王,絕不是他們這些人鬧鬧事兒,就會妥協的。

    況且,如今心學一派的人也已經到向了當今陛下,他們除了認輸之外,已經別無他法了。

    就在衆人心思各異的時候,秦良玉也來到了一百米外的地方。

    只見秦良玉一個翻身跳下馬背,把手中繮繩一扔,大踏步的向着城門口快步行來。

    在秦良玉下馬的同時,後方正在行進的隊伍也立時停了下來。

    方從哲與張維賢也一臉含笑的走上前去,向着秦良玉拱了拱手。

    “恭喜秦將軍凱旋!!”

    秦良玉也一臉謙遜道:“區區微末之功,竟勞煩諸公相迎,實在慚愧!!”

    “哈哈~,秦將軍不必謙虛,還是快些進城吧!”

    張維賢大笑一聲,隨後側過身去,後方的文武百官也趕忙讓開了一條道路。

    “有勞諸位了!”

    秦良玉一邊走,一邊不住的向着兩邊的文武官員拱手致謝。

    “秦將軍客氣!!”

    那些官員也紛紛拱手還禮,臉上帶着討好的笑容。

    隨着凱旋大軍的歸來,朱由校當即下令內閣再次下達一道聖旨:眼下的恩科,乃是頭等大事,任何人不得從中作梗,但有干擾恩科正常進行者,無論是誰,皆嚴懲不貸!!

    聖旨一出,所有人全都安靜了下來。

    至此,百官與那些理學弟子,也徹底沒了能夠抵抗朱由校與內閣的底氣了。

    打不過,那就只能加入了。

    眼看距離開恩科還有一段時間,許多官員也紛紛給各自的弟子和親友去信,讓他們研讀王陽明《傳習錄》的同時,並用心修習一下數術、器械、農學等學科。

    當然,許多理學弟子也趁着這段時間,放下了手中的孔孟大道,開始翻閱那些一直不被放在眼裏的旁門左道。

    畢竟,在大多數讀書人的眼裏,科舉纔是他們真正的追求。

    苦讀這麼多年,誰也不想爲了區區的學派堅持,放棄自己考科舉的初心。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