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國師 >第134章 岳飛
    第134章岳飛今年九到十一月,派以李景隆爲主使的使團去日本,探查清楚後準備抹殺女真所需的情報、輜重、兵馬。

    明年一月,姜星火出獄。

    明年二月顧成帶兵抹殺女真,隨後四到五月時陳兵長白山,迫使朝鮮交還濟州島,六到七月再從寧波海路出發,運兵到濟州島,以雷霆萬鈞之勢攻佔對馬島這個海盜窩。

    如此一來,便能像張開了一對巨螯般鉗制住日本的西北角。

    而在明年的八月到十一月的暴風期,大明則不會犯跟蒙古人一樣的錯誤,老老實實在濟州島、對馬島上整訓部隊,準備跨海登陸。

    等到整訓完畢,後年春暖花開,大明水師將以絕對優勢拿下其餘三島,完成顧成“列島鎖國”的戰略構想,再以勘合貿易爲利誘,迫使日本幕府將軍割讓或借出日本的‘中國’地區。

    如果幕府將軍不答應,那朱棣也不會心慈手軟。

    畢竟,顧成的顧慮,也是隻一種可能而已,只要能按姜星火所說,避開日本週圍海域的暴風期,朱棣相信自己手下的百戰精銳絕對能夠橫掃日本!

    到時候說不得,只能委屈日本的徵夷大將軍來南京表演一下獻俘遊行了。

    而只需拿到了日本的金山銀山,朱棣便打算讓姜星火主導大明的‘白銀寶鈔’計劃了。

    至於一心躺平等死的姜星火本人的意願。

    嗯.那也只能到時候再說了。

    而另一邊,話題仍在繼續。

    “正如你所說,我之英雄,彼之仇寇,嶽王爺之所以在遼東也能立廟,最大的原因恐怕不是他把幾百年前的女真人打服了,這站不住腳,而是大明的太祖高皇帝追封嶽王爺爲武聖,所以纔有這種現象。”

    姜星火設想道:“那我們假設、僅僅是假設,如果在未來又出現了類似於蒙古人的異族,統治了華夏,你們覺得對於這個異族來說,嶽王爺是民族英雄嗎?”

    這個問題一出,壓根不需要姜星火說話了,這倆人自行討論了起來。

    朱高煦耿直道:“嶽王爺是我們漢人的,未來有異族統治華夏那是異族,既然不是一個民族的,對於它們來說,嶽王爺肯定不算是它們的民族英雄。”

    李景隆問道:“那它們統治了華夏,到了那時候,嶽王爺又會被如何對待呢?”

    “想一想。”

    李景隆大約是最近大喜大悲多了精神失常,有些失了智,竟然敢語含譏誚。

    “到了那時候,會不會岳飛被污衊作爲反對什麼華夷融合的罪人?會不會秦檜被捧爲苦心孤詣不被世人理解的救時宰相?會不會還給秦檜編一齣戲,把《滿江紅》署上秦檜的名字,讓秦相公當衆朗誦一番?”

    “誰敢如此?!”朱高煦怒道,“嶽王爺乃是俺一生所敬,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大豪傑,如何能被這般污衊戲弄?俺定擰了它的頭!”

    李景隆復又笑道:“那時候你早死了,還能從棺材裏爬出來不成?”

    朱高煦氣急敗壞,一拳把新歪脖子樹打的樹葉亂掉。

    紛紛揚揚,似柳絮飛灑、又似飄雪旋落。

    姜星火默默地拍了拍腦袋上的黃葉。

    這個猜測他沒法否定,雖然姜星火穿越的時間點沒看到相關爲秦檜隱晦翻案的影視作品,但其實他知道,李景隆所說的事情,在未來是一定會出現的。

    當錯誤的文化傳播到了極致,就已經形成是一種畸形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病態的扭曲觀念。

    如同後世的強盜國家,總會用這樣或那樣的話,來標榜自己。

    同時也會用各種方式來抹黑、扭曲華夏的英雄人物。

    在文化圈內,這樣的思維已經開始蔓延,並且深入某些人的骨髓。

    只要一個人帶頭出聲,就會有無數收了錢的軟骨頭隨聲附和,試圖顛倒黑白、指鹿爲馬。

    而這種差異造成的矛盾與爭議,這是很難徹底解決的問題,無論是在哪個時代都是如此。

    金朝、元朝,不也有很多文人抹黑岳飛的功績和歷史意義嗎?

    所以姜星火也沒辦法否定李景隆的這些猜測,畢竟這些事情,都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早就有跡可循的。

    與此同時,隔壁的顧成,也忽然對朱棣說道。

    “陛下,您在南京城郊外驛站迎老臣的時候,那時候,老臣在驛站的二樓有感而發,唸了一首詞,您還記得嗎?”

    朱棣只是說道:“只聽了後半闕,‘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說’朕覺得寫得倒是不錯。”

    顧成沉聲道。

    “陛下,這首詞,詞牌名爲”

    “——《滿江紅》!”

    朱棣剎那驚訝,竟有此呼應,世間巧合莫過於此。

    “這首詞,乃是元軍攻入臨安後,擄掠三千宮人北返時,昭儀王清惠途徑北宋時的都城汴梁夷山驛站時,想起靖康之恥,想起嶽王爺那首氣壯山河的《滿江紅》,勾起深切的亡國之痛,遂在驛站牆壁上,以血爲墨,復又題了一闕《滿江紅》。”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馨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鼙鼓揭天來,繁華歇。

    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問嫦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

    一首《滿江紅》吟罷,顧成淚溼白髯,儼然是有些不堪起來。

    “老臣父祖以操舟爲業,辛苦多年薄有積蓄,帶着全家定居揚州,彼時揚州繁華,老臣少年時亦是能讀得起書,過得還算安穩,還與定了一門逞心如意的親事.後來元末兵亂,老臣遊歷在外,待回家時,卻只見得胡馬呼嘯,整個揚州城,真真如白石道人所言‘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等老臣尋到她家時,早已焚燒殆盡,最後便只見得零落在桌面上的半闕《滿江紅》。”

    朱棣等人亦是噤聲。

    任誰也沒想到,老將軍少年時竟然還有這段往事,而朱棣再念及顧成在驛站二樓時,向北望着江北揚州方向,觸景生情念出這首詞,便轉瞬有了不一樣的心境。

    “從那時起,老臣投奔太祖高皇帝,擎大纛、負沙舟,每戰必懷有死無生之志,便是這個心結的緣故了。”

    “胡虜不滅,老臣無以慰親眷在天之靈。”

    “可老臣今日聽到姜星火所提問題,一想到或許數百年後,老臣一生努力,便會如嶽王爺那般被扭曲、抹黑,老臣便心有不甘的緊!做了鬼,也不甘心!”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