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第六百零三章 痛罵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

    “請進。”袁世凱說。

    進門的曹汝霖說:“大總統,英國公使朱爾典先生來了。”

    袁世凱說:“讓他進來吧。”

    爲了在英國公使面前顯得精神一些,袁世凱起身洗了個臉。

    他的行動不太靈便,但不是因爲當年清廷讓他賦閒時給的“足疾”,而是更可怕的一種病:膀胱結石。

    對於二十一世紀來說,膀胱結石不是大病,有很多辦法清除結石。但在二十世紀初就很麻煩了,比如繼發的疾病:尿毒症。

    袁世凱最終就是死在尿毒症上。

    “尊敬的大總統,”朱爾典禮貌地問了好,然後說,“鑑於我們多年的私交,我想以非正式的方式再次告訴你一次,最好不要選擇稱帝。日本外相石井菊次郎不久前告訴英國駐日公使,在貴國的南方,反對大總統的宣傳正在不斷擴大。您應該知道日本有多麼恐怖的情報與特務網絡,他們的消息非常準確。日本判斷,如果試圖恢復帝制,則必將爆發起義。我們在華投資巨大,必然會蒙受巨大損失。而對於大總統本人,傷害會更大。所以石井菊次郎外相希望勸告您放棄帝制的打算。”

    袁世凱和朱爾典的私交不錯,合作了很多年,當年袁世凱被貶河南老家、官復原位後的逼宮,朱爾典都站在了袁世凱的同一戰線上,幫了不小的忙。

    但此時的袁世凱似乎真的想一條道走到黑,誰說都沒用。他拿出了一份德國駐華公使辛慈提交的文書,對朱爾典說:“德國公使明確表示贊成恢復帝制。”

    “天哪!德國!”朱爾典不可思議地看着袁世凱,“大總統,您難道忘了,我們大英帝國、日本國以及法蘭西共和國、俄羅斯帝國全都向德國宣戰了?”

    他的話很明白,你要麼保持中立,要麼站我們這邊。

    德國已經對海外殖民地徹底擺爛,愛怎樣就怎樣,絕對沒道理聽德國的。

    袁世凱問:“如果我選擇加入協約國陣營,貴國會不會對我提供支持?”

    朱爾典說:“這就要看您的打算了,歐洲戰場已經向着對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如果您站在德國一邊,他們失敗後,您可以想象此後的局面。”

    袁世凱問道:“朱爾典公使,您就這麼有把握?”

    朱爾典說:“德國已經被協約國封鎖,我們也在爭取美國的參戰。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美國不會選擇幫助德國。”

    袁世凱肯定拎得清裏面的道理,美國和協約國早就深度綁定,要是協約國輸了,華爾街發出去的上百億債務怎麼辦,誰來還?

    但爲了爭取外交上的有利條件,袁世凱故意說:“但德國軍力強盛,雙線作戰現在也沒有落在下風。”

    朱爾典說:“雙線作戰正是個錯誤舉動,他們終究會在幾年的持續作戰後堅持不住。”

    李諭挺希望北洋政府早點對德國宣戰的,那樣自己就可以提前接收德國人的工廠……

    於是稍微加了把火:“根據供應商的消息,隱約猜測英國最少還有祕密武器,能夠讓陸軍戰鬥力變得更加強大。”

    不等袁世凱問,朱爾典就很好奇:“軍部的消息封鎖地非常嚴密,許多事連我都不知道,院士先生竟可以通過蛛絲馬跡猜出來?”

    李諭笑道:“都是基於已有公開資料的推測,我甚至加入了一些幻想。”

    朱爾典說:“願聽其詳。”

    李諭說:“我在美國有全覆蓋車身的專利,不久前美國公司的高管給我發電報,說有英國海軍部的人來詢問這項專利的一些細節。然後我突發奇想,如果造一種鐵皮覆蓋的裝甲車、用挖掘設備的履帶,再鑽出幾個射擊孔,安裝速射炮及馬克沁機槍,肯定能夠穿越歐洲戰場上最讓人頭疼的鐵絲網與壕溝。”

    朱爾典張大嘴巴:“簡直是天才一般的構想!今天回到使館後我就會與國內聯絡,提交這個想法。”

    李諭聳聳肩:“或許海軍部早就在研究吧,我只是做了個科學幻想。”

    這種軍事機密只能作爲猜測說出來,一直到坦克走上戰場,還有大量前線高級將領並不知道這號東西的存在。

    目前堂堂陸戰之王坦克正在英國海軍部中進行研究。

    坦克之父歐內斯特斯溫頓上校很早就對日俄戰爭作過深入研究,透徹的瞭解了機槍威力,隨後他又很巧得對美國人霍爾特發明的履帶式農業牽引機非常感興趣,很自然地就產生了一種設想:以履帶式的拖拉機爲底盤,架上小型的速射炮,再以鋼板保護駕駛員和射手,近距離地摧毀敵人的機槍陣地。

    只不過他的這個方案送到英國軍部後,首相和陸軍部都不感興趣。不知道怎麼回事海軍大臣丘吉爾知道了,丘吉爾又親自去找了陸軍大臣和首相,結果他們還是駁回。沒辦法,丘吉爾就在自己的海軍部開始研究這臺陸戰武器。

    爲了避免陸軍部說他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丘吉爾把項目命名爲“陸船委員會”(還是把戰車歸爲“船”的範疇),但是由於得不到陸軍的配合,拿不到實戰所需數據,研究進展得並不順利。

    朱爾典說:“大總統,李諭先生在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日本國均獲得過最高的院士頭銜,以他的見識,做出的判斷肯定非常準確。”

    他趁機繼續勸袁世凱站在他們這一邊。

    整個1915年的歐洲戰場實際上非常僵持,大家都在積蓄力量,爲下一年的大決戰做準備。

    英國管不了那麼多,只希望儘可能多的國家加入協約國陣營,打贏家門口的戰爭。

    袁世凱與曹汝霖商量了一會兒,對朱爾典說:“我可以加入協約國陣營,但有三個條件。”

    ——此時不談條件,以後就難了。

    朱爾典果然回道:“如果不是特別過分,我將全權代表外交部同意。”

    袁世凱說:“第一,協約國陣營要保證將來我國不受德國報復;第二,保證我們佔領天津、漢口的德國和奧地利租界;第三,安排從上海引渡政治犯。”

    袁世凱選的時間點不錯,朱爾典聽了這三個還算合理的條件,立馬說:“沒有問題!我會將這些條件呈送日本公使,你們雙方均加入協約國陣營。”

    朱爾典顯然還是想給日本送個順水人情,雖然英國現在有點惱火日本仗着英日同盟的關係在遠東地區肆意擴大自己的勢力,但他們一時之間並沒有辦法阻止。

日本已經不止一次強調,自己要做中國的“保護國”,中國的一切問題,包括與其他各國的交涉,須取得日本同意纔行,否則就要強行干涉,也就是說中國的內政外交均無獨立自主的權力。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