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嫡長子 >第233章 欺人太甚
    第233章  欺人太甚

    宮門在鐘鼓聲中緩緩打開,文武百官進入紫禁城,按照文官位東面西,武官位西面東的順序過廣場、進大殿。

    明代有在奉天門早朝的習慣,不過朱元璋規定的早朝時間特別早,大約在凌晨5點,這個時候天還冷呢。

    朱厚照自己都受不了這寒風,所以登基以來都是在奉天殿早朝。此外,他也沒有像弘治皇帝那樣繼續午朝,而是改爲了在乾清宮處理政務,雖然也有些人繼續建議,但是那些奏疏都被扔在了一旁。

    紫禁城在有官員、太監、宮女的時候才讓人感覺這不是歷史,而是現實。劉瑾一聲‘有事啓奏、無事退朝’之後,朱厚照也從混亂的思緒中回神,注視着臺下這一溜的國家重臣。

    復套之事在百官之中引起爭議極大,說是弄得人心惶惶有不爲過。

    但朱厚照處理政事以來,對政見不合者處置頗重,如今又到了這個時候,老實講,除了那種不要命的御史,就只能位高權重的重臣來領個頭了。

    劉閣老當然感受得到此時的政治氛圍,尤其楊一清的軍報還沒來,正是時候,如果真得打了勝仗,到時候豈不是回天乏術?

    “陛下。”

    大殿之上,老而渾厚的沙啞之聲迴盪,劉閣老也屬望七之年,他晃盪着身子執笏板在龍椅的正下方躬身,

    “上月,陛下降下聖旨,令羣臣商議,以三年爲期解決朝廷弊政、議定國家大政。臣聽聞,百官振奮,天下更新,皆以除弊爲新爲日日所盼。廣開言路,兼收幷蓄本爲明君所爲,陛下少年登基,實爲大明之福、祖宗江山社稷之福。然,連日來,臣偶有聽聞朝廷欲將復套列爲國策,搖旗吶喊者有、叱而反對者也有,且有愈演愈烈之象,若朝廷不加以管束,則上至百官、下至小民,人人妄議國政,致使官場民間戾氣抖升,如此,豈不有違陛下集思廣益之初衷?因而,臣懇請陛下能夠早日決斷,務使人心分散、朝堂動盪!”

    劉閣老這麼說,王鏊、韓文等人聽到了心裏都跟明鏡似的。

    皇帝透露出意思已經好幾天了,但是朝堂上卻沒動靜,總不至於在拖吧?這是不符合皇帝喜歡效率高的性格的。唯一的可能性也就是在等,等西北的戰事結果。

    劉閣老一開始可能想不到,但三兩天時間一過就反應過來了,如今在早朝之上以這樣的方式提出來,就是不想讓皇帝再拖下去。

    “閣老。”

    韓文現在成了朝野所認定的皇帝的急先鋒,有些人笑他,但這些笑他的人背地裏也想成爲他,從他一直被彈劾就看得出來,說到底,人人都想當皇帝的寵臣。

    “復套之議,乃是涉及邊疆形勢的大事,如今朝廷正在西北用兵,楊應寧是勝是敗,陛下和滿朝同僚皆不得而知。此時何必着急議處?以下官所見,還是要有個確切的消息再說。”

    朱厚照坐在龍椅上沉默的看着這一幕,他前世看歷史時,聽聞萬曆皇帝初年上朝就是聽大臣們吵架,吵到後來他聽得很煩,對早朝也完全失去了興趣。

    現在也是一樣,他當太子時還可以親自上陣,但當了皇帝則有些不一樣,弘治皇帝剛駕崩時的出兵之議不提,當時實在緊急,往後還是要與之前有些區別。

    有些人,他不說,你怎麼知道此人的政見、站隊是不是和自己一樣?別人又怎麼知道他如何站隊?

    韓文的話,有些揭劉健‘小心思’的味道。

    但劉閣老是什麼人,縱橫官場幾十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他微微轉頭,眼皮子也不擡,身子看着都有些僵硬,輕聲反問道:“大司徒的意思,楊應寧此戰的勝負還大大關係朝廷的國策?”

    韓文不疑有他,“寧夏,正是復套前線,自然影響。”

    “那,大司徒覺得如何影響?楊應寧敗了又如何?不敗又如何?朝廷議定國策,是不是看楊應寧,若他勝了則復套爲國策,若他不勝,則復套不爲國策?”

    韓文面皮一緊,這個劉希賢,都說他剛直、不愛拐彎,其實話裏也是處處玄機。

    這個話他是不能輕易接的,如果接了,那這事兒也就沒什麼好議的了,反正就看西北大戰的結果。

    這對於劉閣老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他和皇帝抗爭,本就處於劣勢,甚至於自身也是帶着‘捨生取義’的念頭來的,最後撈到一個拼運氣的結局有什麼不可以的?

    但是這對皇帝來說就不可接受了。

    “勝了有勝了的議法,不勝有不勝的議法,陛下議定國策也不是全看他楊一寧,若按照劉閣老的說法,又何必在君前提起?等軍報的結果就好了。”

    劉健面色不動,韓貫道也是個如泥鰍一般的人吶,想這樣簡單便拿捏他的錯處,倒是不容易。

    “老臣該不該提起,這還是要看陛下的意思。”老人家又將話題帶回皇帝的身上。

    和其他人吵,能吵出個什麼結果來?

    但皇帝的‘黨羽’卻未必能如他願。

    王鏊又開始講話,“閣老,大司徒所言有理,復套既涉及寧夏,則寧夏之戰沒有結果,陛下又如何能夠決斷?”

    忽然間有一洪亮的聲音響起,瞬間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臣兵科給事中陸綸有本啓奏!”

    朱厚照視線向上擡,看向遠處的壯年人。

    “臣以爲寧夏之戰處復套前沿,若論影響,自然是最大,但若論結果,則兩者實無關聯。朝廷若敗於寧夏,則務必修生養息、恢復國力,以圖將來;朝廷若勝於寧夏,有此一戰之功,也因與民休息,不可使民太多,因而微臣以爲復套不應列爲國策!朝廷積弊,生民不易,值此時,朝廷更因珍惜民力!願陛下使之以時,則力無竭矣!”

    劉閣老帶了個頭,那麼其他的一些官員也就敢於說話了。畢竟劉健是四朝元老,硬要說,也是先帝留下的託孤之臣。

    如果皇帝還在意自己的孝名,則必定不會過分的處置劉健。

    朱厚照微微握緊拳頭,這算盤打得響啊,他豈能不知?

    所以越是不能處置劉健,他越是覺得……欺人太甚!

    “書生之言!”吏部除梁儲外的另一個侍郎,焦芳也忍不住了,“你們只聽復套就說陛下不惜民力,可陛下是準備本月復套,還是下月復套?定爲國策是要百官以此爲目標,所計劃的時間至少也要三到四年,這不正是愛惜民力之表現?你張嘴就說不惜民力,可見伱想也不想只知反對,推而論之,復套之策於大明之利,你也絲毫未想過。”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