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明嫡長子 >第851章 軍隊建設
    至正德二十年,勳貴集團經過朱厚照多番加封以後,已經一改正統以來的頹勢,出現了多位在朝堂上很有存在感的勳貴。

    包括越國公周尚文、平海侯梅可甲、靖海伯伍文定、新建伯王守仁,以及正德十三年在青海作戰有功的武功伯馬榮。

    除此之外,還有成國公朱鳳,威寧伯王烜、南寧伯毛語文以及不怎麼出現在尋常人視野裏的鄭國公常飛。

    弘治五年,天子下詔:太廟配享諸功臣,其贈王者,皆佐皇祖平定天下,有大功。而子孫或不沾寸祿,淪於氓隸。朕不忍,所司可求其世嫡,量授一官,奉先祀。

    常飛乃是開平王常遇春的後人,弘治年間他襲封錦衣衛指揮使銜,這是個沒有實職的虛銜。

    朱厚照因爲動過不少勳貴,所以在這一點上承襲了自己父親的政策,後來召常飛爲親信,命其領騰驤左衛。

    這是個政治動作,算是展現皇帝對於開國功臣的後人的照顧。

    當然了,常飛並沒有乃祖的威風勇猛,好在曾經落難民間,讓他少了那些紈絝的不良嗜好,而且弘治、正德兩代帝王對他有大恩,因而論起忠心,那是不讓於任何人的。

    這些年來,國家雖多有戰事,但朱厚照並不會召他出徵,而只要他留守京師,掌都督府事。

    尤其老成國公朱輔去世,現在的成國公朱鳳又駐守於外,他這個鄭國公自然承接而上,把都督府的那些個行政事項都領了下來。

    旁人也都知道,人家官運亨通,那是祖上顯靈。

    有開平王后人這個身份,哪怕軍中勳貴子弟衆多,但也要讓他三份。

    因爲這些人自恃的也就是身份、說白了就是拼祖宗。

    可要是比祖宗,有幾個比得過常飛?

    勳貴整體崛起以後,就不可避免的要和兵部爭權,這個趨勢這幾年逐步在加強,但歷史從來不會完全重複,究竟變成什麼模樣,至今也沒形成一個固定的格局。

    整體上來看,京中主要是兩個主要力量,一個自然就是直屬皇帝的二十六衛。

    另一個是在原先京營的基礎上重新編練,又恢復的永樂三大營,即神機營、三千營和五軍營。

    這三個名字,有其歷史淵源,不用想也知道那還是要聽皇帝命令。

    而之所以要恢復,主要也是覺得合適。

    第一是火器的發展,火銃、火炮這已經廣泛存在於明軍的精銳衛所。神機營,當然有存在的理由。

    三千營也是一樣,永樂時,這個部隊主要是投降的蒙古人。

    到朱厚照這裏,其概念被擴充的更廣,因爲除了蒙古人,大明治下的各個土司也要接受中央的命令每年送來役兵。

    所以三千營也有存在的理由。

    五軍營,則稍微有些變化。

    地位呢,不能說是下降,但總歸有些特別。

    永樂時,五軍營是各地抽調的精銳組成的騎兵和步兵的混合體。

    但朱厚照直領的二十六衛,每一個甲級衛,都是一個小型的五軍營。

    這樣的話,其實就有些重迭了,所以朱厚照便將五軍營塑造成了一支‘實驗部隊’。

    這件事,是因爲有陸軍學院這樣的軍事理論機構才得以完成,理論研究開始成體系之後,就不能只放在紙面上。

    華夏民族歷史有千餘年,在這千餘年的冷兵器時代中,誕生過魏武卒、大秦鐵軍、府兵制下的無敵唐軍以及橫掃亞歐大陸蒙古鐵騎等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部隊。

    陸軍學院就有這樣一個領域,專門研究這些部隊的歷史,並總結其規律。

    據此挑選銳族,編練成軍,其規模總共就是七千人。

    比一般衛所要多一些。

    這也是故意的。

    因爲五軍營並不怎麼被派出去打仗,它的主要任務,是充當其他衛所的訓練對手,並在這幾年逐步成爲演武時其他軍人眼中的惡魔。

    更加惡魔的是朱厚照,他已經喜歡上了用這支七千人的部隊去蹂躪上直親衛和從邊鎮調來的衛所。

    且不僅僅是兵員素質上佳、建軍更成體系。

    朱厚照還給這隻五軍營配備了周尚文這樣足智多謀、勇猛無畏的主將。

    這樣每年的演武纔有幾分看頭。

    再有,爲了不使一方總贏而造成無聊。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就已經放出話去,不管哪個衛所,只要在演武中戰勝五軍營。

    衛所指揮使直接賜爵位,官位漲三級,指揮使之下,副指揮使、千戶俱升兩級,百戶一下軍官各升一級,普通士兵更有選擇性,白銀一百兩、直入陸軍學院或者升一級官,隨便選。

    這樣的獎賞不可謂不厚,其實五千六百人就算都選銀子,每人一百兩也就是五十六萬兩。

    對於現在財大氣粗的朱厚照來說,如果能花這個錢得到一個堪比周尚文的猛將,那就鐵定值了。

    更別提這麼一羣精銳士卒了。

京中上直親衛再加三大營,其總規模大約在20萬人。

    照目前的情形來看,正德年間的軍隊戰力明顯優於正統之後的幾朝。

    不過朱厚照並不滿足於此,這個事情上,從來都是不能滿足的,滿足的那一刻就是墮落腐化的開始。

    長期以來,他一直也在思考更好的軍事體制。

    現在的這種情況,上直親衛、三大營、再加上邊防軍,以及內地衛所,還有新誕生的海軍,相互之間還是有些混亂。

    兵部和都督府之間也不能有效協同。

    反而演變成了相互的鬥爭,

    海軍夾在兵部和都督府之間也很是尷尬。

    再有,京營一直有巨大的資源投入,但更爲繁重的作戰任務都是邊軍承擔,朱厚照不知道底層士兵怎麼想這種不公平的現象。

    其實,理論上來說,邊軍和京營都是朝廷的部隊,都應該聽從朝廷調遣,但將兩個部隊相互換防的皇帝很少。

    還有一個更加根子上的問題,

    軍戶。

    朱元璋把天下設計成了一個巨大的機器,戶籍制度之下,軍戶、民戶、匠戶,各有職責。老朱家就負責當皇帝,這樣都不動,那就是千秋萬代了。

    這當然是很不合理的東西。

    軍隊中的很多人都是因爲父親是軍人,所以他就是軍人,軍戶的生活條件又不好,儼然成了社會中的中下層。

    那句話怎麼說的?

    好男不當兵!

    軍人沒有榮譽感。

    這樣的軍隊,軍餉充足、紀律嚴明,當然作戰能力也會強,但始終是有一個上限的。

    “陛下,越國公求見。”

    皇帝本來一邊射着箭,一邊在考慮這個問題,聽到尤址的聲音以後,思緒迴歸,並點頭說:“讓他過來吧。”

    他估計周尚文這個時候來,也是爲了今年演武的事情。

    不久後,便聽見沉悶有力的腳步聲。

    “臣,周尚文叩見陛下。”

    “越國公平身。”

    “謝陛下!”

    朱厚照衝着他招招手,“越國公來得正好,來,指點指點朕的箭術。”

    “不敢。陛下練習射箭已有二十餘年之功,其中精要俱在心中,臣哪裏能指點?”周尚文如今是一臉的絡腮鬍子,五十歲的他雖有些上了年紀,但中氣仍足,起色也好,至今仍然沒放下一身的拳腳功夫。

    “陛下,微臣此番求見,乃是爲正德二十年熱河行宮演武一事。遵照陛下旨意,五軍營已全部調遣到位,關於演武的形式仍然參照往年,請陛下御覽。”

    不錯,就連規矩都是周尚文定的。

    這樣一來,能勝過他的人,要麼是運氣極好,要麼就得是天縱之才。

    朱厚照封他的指揮使一個伯爵,也不過分,因爲這種人除非半路死了,否則以後也能立下大功。

    “演武的事有你操心,朕沒什麼可憂慮的。”朱厚照雖然接過他的奏本,但卻不急着打開,他招了招手,“來,陪朕坐着聊會兒。”

    朱厚照首先問他一個問題,“越國公,朕治國也二十年了,可能是人的心理作用,每到整數年,都得回望過去、再展望未來。朕也不謙虛,這二十年,朕作爲皇帝還是有些成績了。”

    周尚文拍馬屁道:“哪裏是有些成績,陛下經略西域、開拓海洋,敗蒙古、收臺灣,國庫歲入連連翻番……”

    “好了好了,這些話你讓文官們去說。朕是要問你一個問題,”

    “請陛下示下。”

    “伱覺得明軍還有什麼可以改進之處?”

    周尚文奇怪,“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我大明虎軍放眼四方殊無敵手,莫不是有什麼問題?”

    “對手,的確是沒有了,但現在也不是馬放南山的時候,人家說讀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治軍難道不是?等到各路兵馬戰力孱弱再來考慮今天這個問題,怕是積重難返,不知從何處下手了。但你也放心,倒不是朕覺得有什麼問題,只是朕在想能不能更好一點。”

    軍隊建設,這就是朱厚照所關心的另外一個大的方面。

    二十年積攢國力,現在的大明就像一座憋了很多年的活火山,但火焰究竟噴發得多麼劇烈,最直接的影響因素還是他手中的這支明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