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回到八零,從挖金礦開始 >第六十六章 累個半死
    “瞅瞅,抻着了吧。再叫你不好好站着了,左搖右晃的沒個穩當氣兒。”李翠珍抻着腦袋往街頭瞅:“怎麼這長時間,車還不來,這拉磚能拉這麼長時間嗎。”

    趙文多把手裏喫掉三分之一的糖葫蘆塞給趙文男,她都怕再饞她一會,小丫頭得下貓崽兒。看她還瘸着條腿的份兒上,剩下的就都給她吧。

    拍了拍手上粘着的碎渣兒,直了直腰,環顧了下四周,跟着衝道對過一輛等活兒的三輪車招了招手。

    “幹啥呢?”李翠珍給嚇了一跳,直覺的發問。

    “叫車。”趙文多惜字如金,早知道她媽站在這裏是爲了等着坐返程的騾車,早就不跟這等了。

    虧她還以爲這小氣巴拉的人看開了,願意帶兩姑娘逛小喫街了。哪怕是隻買了這兩樣,也足以證明倆人在她這個媽心中的位置上升了。

    沒成想,特意跑過來是爲了回去繼續蹭車呢,買喫的只是順帶着的。

    買的是同樣的東西,可知道了這之間的差別,這心情都變得不那麼美麗了。

    八成她還是藉着小四的光,小四藉着的是瘸腿的光,要不這兩塊打糕一根糖葫蘆也是喫不上。

    李翠珍節省會過了半輩子了,出門就沒花過冤枉錢。直覺的就喝了聲:“叫什麼車叫車,你兩條腿兒是拿來喘氣兒的啊。”這在家都王風慣了,要是孩子不聽話那上來就是個吼。

    趙文多這麼些天那都是油出來了,不再跟剛來那會兒不適應了。李翠珍要吼吼她的,該幹什麼還幹什麼,一點兒都不耽誤。聲音大了就掏掏耳朵,全當風颳過去了。

    “你這熊孩子,沒聽見我說話嗎?趕緊把車退回去。”李翠珍眼見三輪車朝着這邊來了,催促趙文多。

    趙文多衝她齜牙‘嘿嘿’笑了兩聲,變臉似的合上了嘴:“不退”。

    “唉,你這熊玩意兒——”

    “媽,我們就坐車吧,我腿疼走不動路呀。”趙文男扯了李翠珍的手用力搖晃道。

    李翠珍低頭看了眼她可憐巴巴的小眼神,最終選擇了沉默。她差點兒都忘記了,小四的腿還傷着,光想着蹭人騾車可以省兩錢兒了,她這個媽當的真是不稱職,還趕不上當姐姐的。

    眨眼間,三輪車就過來了。

    蹬車的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兒,話還挺密。從三個人上車開始,一路絮絮叨叨的直嘮到了下車。

    母女仨聽了一耳朵的人物傳奇史,主角還不是他自己,是他的三舅姥爺家二小姨子的大姑姐家二姑娘的大伯哥,他管叫姨夫的史姓男子。最初家裏是窮的叮噹響,自從學會了一門燒窯的手藝,可就能行了。

    鎮西郊邊兒上有個舊窯廠,一直荒廢了多少年了。這位史姨夫膽子也也大,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統計三十八塊錢的鉅款,跟村裏買下了這裏,說是要當宅基地給兒子們蓋房子。

    都知道他會燒窯這門手藝,家裏又是要蓋房子,所以每天看見他進進出出,又是取泥又是曬土的誰也沒當回事兒。

    直到春風吹進了門,不少人都當起了頭波喫螃蟹的人。史姨夫也不再掩着藏着了,一窯窯的紅磚不斷的燒了出來。這才知道,哪裏只是給兒子娶媳蓋新房,分明是早有準備,曬了那麼些的泥土,爲的就是這一批批的紅磚。

    別看這磚小一塊兒纔不到一分錢,可架不住用的量多啊。哪家蓋房子少說不得個萬把塊兒磚,房子再大些的那數量可就翻了倍。

    “這才短短几個月,我那姨夫可就掙了不下一個數了,妥妥的是這鎮裏頭一個萬元戶。”

    “真有這麼賺錢?”李翠珍覺着這就是個愣頭青,話密還能吹。

    “大娘你還真別不信,現在買磚蓋房子的可是老鼻子人了,不光是咱們鎮,隔避鎮子也有不許聞風過來買磚的,我聽說那都排到

    半年後去了。”

    怕她們不相信,小夥兒又給解釋了下:“現在天冷燒不了磚,咋地都得開春後才能開窯。現在他們搶的都是之前燒好的磚,可再多也是有數的,越買越少,實在搶不上的就只能先預訂,一個接一個的排就到了那麼遠了。”

    雖然他一再強調,自己說的都是真事兒,可李翠珍還是不咋相信。還跟兩姑娘直吐槽:“可別聽他瞎掰掰了,這鎮上一共纔多少戶人家,叫他說的那磚像不要錢一樣,都趕着去排隊。真當現在家家都發了財,說蓋房就蓋房,那不得錢哪。”

    現在蓋一房,那少數不得個三百二百的,就拿白浪裏村來說,一百多房人家裏,又有幾家能掏出這個數。

    “還幾個月就掙個萬元戶,那得多少戶人家蓋房子才能掙到這些錢,全鎮子千餘戶都過去那纔行吧。”

    看她媽一副忿忿不已的模樣,典型仇富心理。趙文多手指八把下巴一支道:“也不用全去,有個十分之一也就夠了。”

    粗略估算了下,按平均值計算,一套房兩萬塊磚,利潤四十塊,兩百五十套房子就能掙出萬元。全鎮大約近兩千戶,加上外鎮的一部分,大概是十戶人家就有一戶人家需要用磚蓋房。

    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是達不到這個比例。一年三百多天,能蓋房子的日子多了去了,湊到一起的機率並不是很大。

    能出現這樣密集情況也不完全是那小子吹牛,特殊時代下的產物,並不能用平常規律來看。

    白浪裏是個小村,一百多戶人家。百分之九十幾都像趙家一樣,住着三面圍起來的大雜院。一個院子裏至少有四五戶人家,每家最多兩間房,普遍都是一間。

    全家男女老少加起來七八口子人,都睡在一鋪炕上。如果不是條件所限,誰樂意生活在這麼擁擠不便的環境裏。

    老百姓的日常就是衣食住行,在前兩個都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那第三個就會被提出來解決。

    但凡有餘力的,都想早些搬出這種幾家人混居的地方,蓋上一套屬於自家的房子。大小可以無所謂,重要的是獨門獨院,不用再跟別人家擠了。

    李翠珍說的那些,趙文多並不是十分贊同。

    他們村子確實是比別人晚起步,相較來說要窮上一些。可凡事沒有絕對,一個村子也是同樣。並不是所有人家都後知後覺,就比如早上蹭過車這家,步子就邁的要早。

    之前藉着伺候村裏大牲口的便利,只用了一半的價格買下了準備淘汰的老馬,牽到臨村配了頭毛驢,下了頭騾子。

    這一放開,各種小生意隨之而起。他家就靠着騾子來回拉貨,每個月都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