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美娛之花瓶影帝 >第323章 星星之火
    “時代,在變化。

    的確,人們依舊喜歡俊男美女,好萊塢就是一個造星工場,讓人們能夠欣賞到美好事物;但久而久之,審美疲勞開始來臨,人們開始形成刻板印象,同時也開始期待看到更多。

    曾經,馬龍-白蘭度(Marlon-Brando)、蒙哥馬利-克利夫特(Montgomery-Clift)、詹姆斯-史都華(James-Stewart)這些帥哥輕而易舉就能夠得到追捧,他們的才華與能力也能夠得到肯定。

    現在,英俊外表卻正在成爲演員們的枷鎖和負擔,先入爲主的刻板印象讓人們對這些帥哥美女演員們充滿挑剔,以更嚴格也更苛刻的姿態進行審判。

    的確,僅僅從外表來看,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克魯斯、布拉德-皮特、喬治-克魯尼一樣,人們會忍不住好奇,以安森這樣的外型生活是一種什麼感覺?

    但是,他們也正在面臨自己的課題。

    安森正在思考,也正在探索,並且擁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這是一個開始。

    更難能可貴的是,安森只有十八歲。”

    戛然而止。

    尼古拉斯的專訪,以這樣一種方式突兀地畫上句號,不是因爲沒有想法、不知道應該如何收尾,事實上尼古拉斯靈感依舊源源不斷,但認真思索過後,他相信一個留白纔是結束這篇專訪的最好方式。

    八月八日,週三。

    “紐約時報”刊登了這篇專訪,並且罕見地搭配了兩張照片。

    作爲一份專業嚴肅報紙,“紐約時報”依舊堅持着一些老舊的規則,拒絕將報紙演變爲眼花繚亂色彩斑瀾的模樣,即使選擇照片也必須具有衝擊力,不依靠數量取勝,所以才凸顯出這篇專訪的特別。

    一早,安娜-溫圖爾就看到桌面上整整齊齊堆放的雜誌,但她今天着實沒有興趣,最近一段時間的雜誌選題全部千篇一律乏善可陳——

    她不喜歡暑期檔。

    因爲每年這個時候,時尚雜誌也或多或少需要向好萊塢妥協,允許一些演員或者導演在雜誌進行宣傳。

    宣傳,不是問題;選題千篇一律毫無新意纔是。

    暑期檔清一色的科幻大片正在掐滅時尚雜誌的選題創造力,包括“時尚”也不例外,儘管作爲業界大佬,安娜-溫圖爾擁有拍板權,他們可以任性一些,但終究也有底線,不能把全部電影公司和頂級巨星全部得罪一個遍。

    ——無聊。乏味。蒼白。老套。

    安娜只是隨便掃視了一遍封面,所剩無幾的興致就徹底掐滅,這些全部都是垃圾。

    略顯無聊地翻開“紐約時報”,這一份報紙不是爲了時尚,而是爲了保持行業敏銳和時事敏銳保證自己不會脫節,但同樣也可以算是工作的一部分。

    然後,安娜就看到了那篇專訪。

    眼前一亮。

    選題,並不新鮮,但切入視角和展開方式非常新鮮,安娜居然津津有味地把整篇專訪全部閱讀完畢。

    “安森-伍德……”

    安娜細細咀嚼起來,她倒是想起一件小事,她的女兒前兩天就談起“公主日記”這部電影,表示有些興趣,正好他們可以進入電影院看看這部作品,不過,這只是小事,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安森。

    “公主日記”首映式,那是安娜第一次真正意義地對安森產生興趣,作爲時尚女魔頭,她一下就嗅到了機會;但安娜這幾天正在忙碌即將到來的時裝週事宜,一時半會暫時沒有把這件事提上議程。

    不過,現在看來……

    “紐約時報”挖掘出一個可能並且指明瞭一個方向,“時尚”雜誌自然不可能跟風,百分之百的不可能;但安娜卻產生靈感,也許安森確實可以成爲一個全新風向標。

    大衛-貝克漢姆?

安娜:呵呵。

    不是安娜不喜歡大衛,事實上,她也認同大衛的帥氣和魅力;但有一說一,大衛的時尚品味一團糟,純粹就是亂來,真正的幕後功臣是維多利亞-貝克漢姆,人們總是說大衛成就了維多利亞,事實應該換一個位置,維多利亞成就了大衛纔對。

    大衛,只是一個模特而已,沒有維多利亞就什麼都不是,如果冒險深入挖掘的話,很快就會暴露底細。

    但是,他們也不能要求太多,畢竟大衛只是一名足球球員,對吧?

    而眼前的安森,安娜卻認爲,事情開始有趣起來,特別是這篇“紐約時報”的報道,讓她嗅到了機會。

    普通人閱讀新聞,閱讀的是字面上的信息;真正的高手閱讀新聞,閱讀的是字面外的信息。

    安娜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真實的、深入的、詳細的個人喜好。

    一直以來,好萊塢信奉的是神祕主義,因爲電影產業就是造夢的藝術,所有從業人員的終極目標就是讓電影成爲一種呈現在大屏幕上的藝術,讓普羅大衆對演員對導演產生一種仰慕的心理,神祕主義的存在也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旦神祕光環消失,觀衆們往往就會幻滅,電影這門生意可能就會面臨碰壁。

    然而。

    這樣的情況,在進入九十年代之後慢慢發生改變。

    無論是后街男孩的爆紅,還是“小甜甜”布蘭妮-斯皮爾斯的成功,另外還有車庫樂隊代表的朋克全面興起,全部都在見證一個重要的時代變遷——

    市場,需要更多接地氣、生活裏觸手可及的東西。

    換一個角度來說,神祕主義正在失去魅力。

    當然,就目前而言,主要還是發生在音樂市場;而且,即使是音樂市場,這種“鄰家”的概念也只是一個標籤、一個人設、一個形象,並不是真正地讓藝人這份職業生活化,只能算是一種全新商業形象。

    電影市場,就更是如此了。

    作爲時尚先鋒,安娜對市場的嗅覺是敏銳的。

    從“紐約時報”這篇報道,安娜意識到一件事,也許,在接下來十年時間裏,“真實”纔是符合市場的標籤。

    事實,的確如此。

    在2008年,賈斯汀-比伯(Justin-Bieber)成爲第一個通過在線視頻網站平臺演變成爲頂級巨星之前,2001年“美國偶像”這樣選秀節目的全面崛起、2006年“漢娜-蒙塔娜”這樣描述全球大明星是同班同學的劇集爆紅,

    現在,搶先一步,安娜準確把握到時代的脈絡。

    思緒,翻涌。

    想到這裏,安娜就接通內線,“爲我聯繫安森的經紀人,或者公關人。馬上。”

    而後,掛斷電話,“時尚”位於紐約的雜誌總部頓時開始忙碌起來。

    也許,一篇專訪——哪怕是“紐約時報”的專訪也只是星星之火而已,但這一點火星子卻轉眼就鋪陳開來。

    以燎原之勢。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