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美娛之花瓶影帝 >第562章 挖掘角色
    安森認爲,“蝴蝶效應”的角色擁有發展出堪比“血色將至”一般的猙獰、深刻和複雜,並不代表就真的能夠發生。

    畢竟,這需要取決於導演的發揮和劇本的空間。

    從一開始,“蝴蝶效應”和“血色將至”的側重點就不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埃文這個角色擁有更多挖掘的潛力。

    前世,“蝴蝶效應”的男主角是阿什頓-庫徹(Ashton-Kutcher),這位1978年出生的男演員是典型的偶像派。

    但毫無疑問,阿什頓擁有一段傳奇的職業生涯。

    最早,他是通過模特登場的,不僅拍攝大量雜誌海報,而且還接拍了CK廣告、前往巴黎和米蘭走秀。

    二十歲的時候前往洛杉磯,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就憑藉俊朗陽光的外貌拿到了劇集“70年代秀”的演出機會。

    阿什頓的職業生涯可謂順風順水,幾乎沒有遭遇太多波折,隨後就依靠“新婚告急”、“誰來喫晚餐”、“情人節”、“整編特工”、“不求回報”等等一系列小妞電影成爲大衆情人,隨後又接替因爲場外負面新聞被劇組開除的查理-辛(Charlie-Sheen)出演“好漢兩個半”,事業可謂是一直平穩。

    然而,在超過十五年的演員職業生涯裏,阿什頓始終沒有能夠打破形象框架,糟糕透頂的面癱演技和略顯浮誇的肥皂劇表演讓他無法挑戰其他角色,和喜劇屆的亞當-桑德勒(Adam-Sandler)一樣,三十年如一日地不斷重複同一個角色。

    重點在於,2019年,亞當-桑德勒憑藉小成本獨立電影“原鑽”完成大翻身,一躍成爲演技實力派;但阿什頓-庫徹在2013年傳記電影“史蒂夫-喬布斯:靈光乍現”的演技大變身卻以口碑慘敗收場。

    同年十一月,阿什頓入職聯想集團,擔任產品工程師——

    這一轉折,也是沒有預料到的。

    事實上,儘管阿什頓是一位天賦平平的花瓶演員,私底下卻是一位出色的產品經理,他在硅谷擁有自己的風投公司,投資了包括Uber、Airbnb、Skype等等,短短六年時間,將手裏的三千萬美元演變爲兩億五千萬美元淨資產。

    也許人們吐槽他的演技,也許人們八卦他和黛米-摩爾(Demi-Moore)相差十六歲的那段婚姻,也許自2013年和米拉-庫妮絲(Mila-Kunis)交往之後就漸漸淡出好萊塢,但他擁有自己的生活,並且一直都過得逍遙自在。

    視線,重新回到“蝴蝶效應”上。

    在這部電影裏,阿什頓規規矩矩地完成了他一貫的表演,幾乎沒有給予角色能夠延伸以及挖掘,如同牽線木偶一般完成導演給予的任務。

    從成品來看,電影焦點本來就沒有試圖放在角色的成長弧光上,情節自身的戲劇張力完全吸引觀衆視線,這足以讓觀衆忽略阿什頓的面癱演技。

    阿什頓沒有出錯,但同時也意味着掐滅了可能。

    不由地,安森開始思考:

    如果由他來表演,他會如何表演?又應該如何表演?

    心態上,安森完美契合,他想應該沒有人比他更加適合這個角色——

    前世,他確實不止一次幻想如果自己能夠改變過去。

    同時,他也確實贏得了第二次書寫人生的機會,儘管不是前世人生推翻重來,但他現在的一舉一動確實正在產生蝴蝶效應改變自己曾經熟悉的世界進入一個全新的平行時空,他就在經歷電影裏的一切。

    自戀一點、大膽一點地說,這部電影根本就是爲安森量身打造的——

    儘管目前爲止應該沒有人知道這具皮囊底下的靈魂是穿越而來的,否則他現在也無法安穩地坐在這裏了。

但這裏有一個關鍵:過猶不及。

    不止是“大象”的表演經歷,目前爲止安森參與的幾部商業電影也都是一樣——

    一部商業類型電影,如果想要贏得市場的廣泛認可,節奏至關重要,如何在塑造角色、推動情節以及挖掘深度等多個方面尋求平衡點始終是難題。

    演員一心一意爲了挖掘角色展示演技而拖累情節的話,結局就是破壞電影節奏,打破電影的整體平衡,屆時就將得不償失。

    也就是說,安森相信自己百分之百契合這個角色,太過試圖展現自己、太過試圖發出聲音、太過試圖挖掘角色,最後的結果反而可能毀掉這部作品。

    沒有人喜歡“無所不知先生(Mr-know-it-all)”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像阿什頓那樣對角色沒有想法完全按照導演的構想扮演一個牽線木偶的情況,有時候反而是一件好事——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Hitchcock)就不止一次公開表示他痛恨方法派演技,他要求演員就按照自己的要求表現到位即可。

    所以,安森需要在劇情的有限空間裏儘可能避免破壞電影框架以及敘事結構的前提下,對角色展開挖掘,並且恰到好處地控制自己指點江山的衝動。

    此前,在“公主日記”、“蜘蛛俠”裏,安森都成功做到了這一點,那麼,“蝴蝶效應”應該也不是難事。

    不,事情並非如此。

    “蝴蝶效應”的情節非常密集,一個情節推動一個情節,環環相扣、毫無尿點,沒有給觀衆思考的時間,同時也沒有給演員留下表演空間。

    安森想要抓住角色特質的話,他就必須理解每一個情節每一個時間點上,人物的狀態,並且依靠自己對角色的理解串聯起來,最後通過表演完成串聯,構建弧光。

    一旦安森像“貓鼠遊戲”那樣完全入戲甚至無法自拔,又或者像“大象”最初那樣發力過猛,他可能就會打亂導演的節奏。

    難!

    甚至於,即使安森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並且預設情景,實際情況也可能比預期更加困難。

    畢竟,紙上談兵總是容易的。

    而且,安森可沒有忘記埃德加剛剛隨意補充的話語——

    導演對結局還沒有確定。

    這是否意味着,現在這個版本和安森前世所看到的版本有所不同?安森試圖取代阿什頓演出的潛在蝴蝶效應也正在影響“蝴蝶效應”這部電影本身?

    安森覺得,他沒有必要操之過急直接跳入結論,而應該冷靜下來閱讀劇本,然後再告訴埃德加自己的決定。

    這是第一次,安森對項目擁有選擇權。

    收起劇本,安森重新回到室內,查爾斯和諾拉馬上收回視線,繼續假裝忙碌自己的事情;但盧卡斯根本不掩飾,站起來望向安森。

    “怎麼,你的經紀人找你告狀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