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王娡翻看着書簡,“他不是學宮儒學博士嗎?也參加策論了?這老夫子。”

    自文帝始,廣開遊學,設學宮,《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尚書》等,皆設置博士,開班講課。

    董仲舒是景帝時的儒學博士,對《春秋》頗有研究,著有《春秋繁露》等書,是名噪一時的經學大儒。

    他設壇教授,課堂上掛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裏面講,學生在帷幔外面聽。同時,他還經常叫他的得意門生呂步舒等轉相傳授。很多人跟他學了多年,甚至沒有跟他見過面。一些再傳弟子甚至只是聽說過他的大名,但沒見過他的面。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荀子曰“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董仲舒這是雜糅了儒家、法家、墨家、道家、陰陽家。陽,以儒家仁德爲主;陰,法家刑法爲輔,談天志、說陰陽、道五行啊!”

    王娡讀着董仲舒的策論。

    “唯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一國則受命於君。君命順,則民有順命;君命逆,則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之謂也。”

    “這段好。天子受命於天,君權神授。君主是天子,君主權力乃上天賜予。”王娡笑,“臣民反對皇帝,即爲反對上天。”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也,古今之通義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義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爲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配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王娡沉思,“這是要在地緣上和思想上實現大一統……”

    孔孟儒學沒有刻意強調要實現統一,並且他們的主張也不大可能會實現統一。他們主張統治者要對老百姓好。對老百姓好,只能讓老百姓生活幸福,是沒辦法實現統一的。統一需要打仗,需要把其他的政治勢力消滅掉。老百姓不會因爲你對他好,就爲你捨生忘死,上戰場奮勇殺敵。

    董仲舒融合了法家思想。法家實行嚴刑峻法,賞罰分明,奮勇殺敵重賞,貪生怕死嚴懲,這樣雙管齊下,才能最終取得勝利。秦國的商鞅變法就是這種思路,讓秦國實現了統一。

    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國家,統一比分裂更有利於實現社會穩定,更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劉小豬登基,雖然名義上是統一,但還有諸侯林立;百越及匈奴,時不時興風作浪。加強中央集權,全面推行郡縣制,勢在必行。

    董仲舒主張“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說天和人是一體的,人是天的一部分,人可以感應到天,天也可以感應到人。

    皇帝是天子,是代表天來統治老百姓的,如果統治的好,天就會降下祥瑞以資鼓勵、如果天子違背天意,倒行逆施,天就會出現災異進行譴責和警告。

    董仲舒的“三綱五常”,三綱是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五常是仁義禮智信。

    三綱強調父與子、君與臣、夫與妻絕對的權威。強調君主對於臣子的權力,父親對兒子的權力,丈夫對妻子的權力,以及反過來,臣子對君主的義務,兒子對父親的義務,妻子對丈夫的義務。

    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得不亡。丈夫可以休掉妻子,但妻子在丈夫死後不能隨便改嫁。

    這套集權理論,把君主和父親融爲一體,把忠誠和孝順融爲一體。對君主忠誠就相當於對父親孝順。君主就相當於全天下人的父親。像敬愛父親一樣去敬愛君主,那就更不容易出現造反的情況,更有利於社會的穩定。

    爲論證王朝統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董仲舒提出“三統”、“三正”的學說。

    “三統”就是黑統、白統和赤統。“三正”就是夏以寅月(農曆正月)爲正月,一年之始;商以丑月(農曆十二月)爲一年之始;周以子月(農曆十一月)爲一年之始。寅月以黑色爲上色,因此夏爲黑統,丑月以白色爲上色,商爲白統,子月以赤色爲上色,周爲赤統。

    歷史循“三統”週而復始。漢代繼周而起,應以寅月爲正月,“改正朔,易服色”。

    “三統三正”是一種歷史循環論,強調“治古”,歷史的每一循環,都是復古的表現。“奉天而法古”,皇權統治永恆性而不可侵犯。

    在人性上,分爲上、中、下三等,聖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聖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惡,都是不可改變的,因此可以不當做性。

    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經過教化成爲善性,可以叫做性。能夠接受教化。人性雖包含了善的素質,但不經過教化還不能成爲善。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爲任者也”,聖王的任務是“繼天成性”,即奉天命教化百姓,使百姓成爲善良的人。

    “母后,董仲舒所言,正是“天子牧民”最好策論。”劉小豬看王娡邊看邊點頭,在旁輕輕說道。

    天子牧民,即君王代天牧民。牧是管理的意思。出自於《管子·國頌》: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君令行……”

    “天子牧民”,被後世現代人曲解爲:君王將百姓當作牛羊一樣放牧,擠奶食肉,無限壓榨。

    其實“牧”,是管理的意思。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是以聖人執一,以爲天下牧”。就是說聖主像牧民一樣養育、馴化天下民衆。“代天牧民”這個事兒,是受統治者和士大夫們的絕對認可的。而牧民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就是君王懷着一顆仁慈的心,讓人民繁育的多多的,好讓封建主擁有豐富的人口紅利。

    換而言之,牛羊一樣“牧”民,也要讓牛羊感受水草豐美,有幸福感和獲得感,擁戴“牧”者,成爲安分守己的順民。

    作爲顯學的儒家,董仲舒這套理論,正是“天子牧民”最完備的解釋,也最合王娡的心意。

    “徹兒,命四位輔政大臣到溫室殿議事。”

    輔政大臣:魏其侯竇嬰,建陵侯衛綰,武安侯田蚡,靜晴侯郅都。

    郅都剛從北地匈奴返京幾日。一臉邊塞風霜,正襟危坐,渾身的殺氣和冷冽不減。

    衛綰沉穩不語,平和溫厚,一貫的持重,讓他穩如老狗。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