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大魏宮廷 >第173章:萬世之基(二)【二合一】
    『PS:幾位書友好像搞混了,「認字」跟「學知識」兩者是不同的。』

    ————以下正文————

    全國性的文化普及,魏國暫時沒有這個能力。

    基於這個時代的整體狀況,趙弘潤認爲,舉國有至少七成的百姓是不認得字的——他們會講魏國的語言,但是讓他們寫,十個有九個半是寫不出來的。

    或許有人會覺得,魏人大多數都不認得字,那他們日常生活、購買必需品時又該怎麼做呢?

    其實很簡單:依靠自己的身體。

    比如文字中的「庹」,它就是代表成人並舉雙手時兩手之間的距離,爲何會在明明有「丈」、「尺」的測量基礎上還是出現了這種其實並不標準的測量單位,其實已不難猜測。

    縱使是不識字的人,亦有他們的智慧。

    而在剩下的三成中,又有約六七成左右只認得幾個或者十幾個常用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只有極少數、極少數人,才認得百餘個字、甚至是幾百個字,能夠順暢地觀閱書籍——這極少數極少數的人中,也包括了王族、士族,以及平民百姓當中那些不滿足於當前社會地位,希望通過唸書、通過考舉來改變當前狀況的人。

    而在這類人中,再考慮到那些有機會認字學文的富家子弟未必都有才華,因此,似介子鴟、張啓功等平民出身的俊傑,就顯得彌足珍貴。

    幾日後,禮部便按照魏王趙潤的要求,將天下姓氏蒐集到一塊,編了一本《百家姓》,與其說是書籍,倒不如說是薄薄的一本小冊子。

    這玩意居然也能算做「書」?

    當把這本《百家姓》遞給魏王趙潤時,禮部尚書杜宥的雙手都在顫抖,彷彿是有些惶恐不安。

    還能是惶恐什麼呢?無非就是惶恐於他這位魏國的禮部尚書,爲了王命居然編出這麼個玩意,這傳出去,那可是要被天下讀書人笑話的啊!

    相比之下,趙弘潤倒是看得很滿意,美中不足的是,這天底下的姓氏攏共也就那麼些,以至於這本小冊子過於薄了,若是用於教材,趙弘潤並不滿足。

    如何在加點分量呢?

    當他把這件事說給內朝諸大臣聽了之後,介子鴟當即就笑着說道:“陛下,此事易兒,不如就在某個姓氏後加幾位我大魏的名臣、名將……”

    這個主意好啊!

    無論是趙弘潤還是內朝其餘大臣們,聞言均眼睛一亮。

    就拿「趙」這個字來說,完全可以在後面加上他趙潤的事蹟,這也是一種揚名的方式——雖然趙潤本身並不在乎名氣,但魏國的子民,好歹也該對他們的君王有所瞭解吧?

    “很好,就按照介子所說的辦!”

    趙弘潤笑着拍定了此事。

    於是乎,禮部又開始整理、撰寫。

    足足編寫了兩個月,才編寫出第二版的《百家姓》,即在天下諸多姓氏的繼承上添注了名人——主要是魏國的名人,只有在實在無法相提並論的情況下,纔會選擇他國的名人。

    就比如「呂」這個姓,雖然說趙弘潤的宗衛們當中,就有一個叫做「呂牧」的,而禁衛軍的尉官中,也有一人叫做「呂摯」,但這兩人跟「齊王呂僖」比起來,那可就是天差地別了,因此,「呂」這個字的代表人物,魏國禮部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只能選擇齊王呂僖。

    類似的,還有韓、楚、秦、贏等字。

    在按照趙弘潤的意見給予修改後,禮部將第三版已比較完善的《百家姓》,送到了魏王趙潤面前。

    趙潤仔仔細細觀閱,並未發現什麼漏洞,便召來大太監高和,叫後者派人將這本《百家姓》,送至冶造局,由冶造局刻字、印刷。

    以冶造局如今的技術工藝,活字印刷並不是什麼大的難題,他們甚至可以一步到位地選擇了鐵質的單個活字——當然,由於模具無法做到如此精細,很多時候還是需要人工打磨。

    沒過多久,第一版印刷的《百家姓》,便由冶造總署的署長王甫,親自送到了垂拱殿。

    趙弘潤仔細翻閱,非常滿意地讚許了王甫。

    而內朝諸大臣們,則對這本印刷出來的書籍歎爲觀止——此前他們根本沒有想過,先賢留下的經典,居然能通過這種方式,那個,印刷出來。

    看着那本被年輕君主稱之爲線裝書的《百家姓》,杜宥、李粱、徐貫等老一輩的臣子們面面相覷。

    隨即,杜宥試探着詢問冶造總署署長王甫道:“王大人,敢問這種印、唔,印刷術,印刷這樣的《百家姓》,耗時需要多久?”

    王甫雖然不是像陳宕、荀歆那類精於工藝的技術型官員,但是對於這個問題,他卻是瞭若指掌,畢竟這也是他的本分。

    於是他想了想就回答道:“印刷並不複雜,只要有活字模具,大概半天工夫就能排版,然後檢查錯字,再塗墨印刷,大概需要一整天吧。”

    『一整天啊?』

    杜宥、李粱、徐貫這幾位老臣對視一眼,臉上不自覺地露出幾分微笑:這所謂的印刷術,也沒什麼嘛。

    畢竟他們手抄一本《百家姓》,也只需大概兩、三個時辰,然而冶造局卻需要一整天的時間來印刷。

    趙潤自然看得出來這幾位老臣的不以爲然,心中暗暗一笑,故意問道:“王甫,印刷一百本《百家姓》,需要多久?”

    王甫連忙躬身,在想了想後回答道:“回稟陛下,需要三日。”

    『三、三日?』

    杜宥、李粱、徐貫這幾位老臣臉上的笑容頓時一僵:僅僅三日,他們縱使不喫不喝、不休不眠,也抄不完一百本百家姓啊。

    “那麼,一千本呢?”趙弘潤又故意問道。

    王甫顯然也看出了點什麼,笑呵呵地回答道:“回稟陛下,十日足以!”

    此時再看杜宥、力量、徐貫三位老臣,早已面面相覷地說不出話來了。

    “這就是技術啊,幾位大人。”

    看了一眼杜宥、李粱、徐貫,趙弘潤正色說道:“十日內,冶造局就可印刷一千本一模一樣的書籍,這是人力抄書所萬萬不能相比的……”

    看着冶造總署署長王甫,心中想着冶造局所擁有的工藝技術,禮部尚書杜宥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

    忽然,杜宥想到了一件事:既然冶造局可以印刷《百家姓》,換而言之,其他的書籍他們也能夠印刷咯?

    想到這裏,杜宥立刻詢問了王甫。

    果然,王甫點點頭說道:“當然。”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