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劍來 >第三百九十九章 禮物
    船頭一場鬧劇,雷聲大雨點小。

    因爲劍修祭出了本命飛劍,而且還是反常的兩把,到最後竟然不見血?

    看客們覺得不太過癮。

    渡船載了小兩百號人,一時間議論紛紛,對於青鸞國人氏而言,無論是下山遊歷的譜牒仙師、爲利奔波的山澤野修,還是攜帶家眷拓展視野的達官顯貴,乘坐仙家渡船,並不稀奇,雲海滾滾、仙鶴翱翔之類的如畫美景,看多了也就是那麼回事,反而不如親眼目睹這種衝突來得讓人精神一振,各持己見,相較於當事雙方的一個雲淡風輕,一個藏頭露尾,他們聊得十分起勁,看法雜亂,到最後大致達成一致,都覺得那名年輕劍修,行事太霸道了,這麼點小事,何至於出手傷人,擺明了劍修身份就能解決,非要一腳踹得那名漢子倒地不起,不是仗勢凌人是什麼?

    只有一個被父母帶着遊歷山河的小姑娘,懵懵懂懂說了句不是那個被打的傢伙有錯在先嗎?

    附近看熱鬧說熱鬧的大人們,連同她那在青鸞國世族當中極爲門當戶對的父母在內,都只當沒聽到這個孩子的天真言語。繼續猜測那位年輕劍修的來歷,是出了個李摶景的風雷園?還是劍氣沖霄的正陽山?要不就是冷嘲熱諷,說這傳說中的劍修就是了不起,年紀輕輕,脾氣真不小,說不定哪天碰上了更不講道理的地仙,遲早要喫苦頭。

    小姑娘又怯生生說,如果那個背劍穿白袍的大哥哥,沒有本事傍身,不就已經被那一大幫人欺負了嗎?

    大人們依舊沒理睬一個孩子的幼稚看法,屁大孩子,能懂什麼。

    沒人搭理她,小姑娘有些氣憤,跑到一處人少的船頭欄杆附近,踮着腳尖使勁向外眺望,那些雲朵,跟天底下最大的棉花糖似的,看得她眼饞,伸出手去,做了幾個抓取的手勢,然後往嘴裏塞,拍了拍肚子,心滿意足,就不跟那些大人生悶氣了。她其實挺想找那個長得彷彿小黑炭的同齡人玩的,只是那會兒她不太好意思,而且爹孃叮囑過她,上了這艘船就不能像在自家那樣隨意,後來出了那麼大的事情,她就更不敢湊過去。

    小姑娘突然發現不遠處的欄杆旁邊,那人長得特別好看,比之前護着黑炭丫頭的那個大哥哥,還要符合書上說的玉樹臨風。

    那人約莫而立之年,只是整個人依然給人一種模模糊糊的印象,年輕,朝氣。

    他轉頭與她對視一眼,小姑娘趕緊轉過頭,假裝賞景。

    那人笑了笑,學着小姑娘向渡船附近的形若山峯的一朵懸浮白雲,伸手一探,然後那座雪白山巒微微晃動,之後有一條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的白線,游到了那人手中,給他雙手揉捏成一團線球,他笑着伸向小姑娘,像是在詢問要不要嚐嚐看,小姑娘使勁搖頭,那人便丟入自己嘴中。

    小姑娘大爲讚歎,張大嘴巴,佩服不已。

    是個長得好看的神仙唉。

    那人趴在欄杆上,無所事事。

    此次告假出門,他既是散心,也是想要近觀那位極有可能是法出同門的年輕人。

    他正是青鸞國大都督韋諒。

    既是當初設局圍剿黃牛、誘殺野修的地仙修士,也是本次青鸞國佛道之辯的京城看門人。

    佛道之辯尚未真正落幕,所以韋諒這位歲數比青鸞國祚還要大的大都督,青鸞國開國皇帝的左膀右臂,昔年的頭號謀士,這次跟現任皇帝陛下請辭,唐黎哪怕再不情願,畢竟沒有韋諒坐鎮京城,如今青鸞國形勢複雜至極,臥榻之側皆虎狼,可這位唐氏皇帝仍是隻能硬着頭皮答應。

    青鸞國太祖皇帝立國後,爲二十四位開國功臣建造閣樓、懸掛畫像,“韋潛”排名其實不高,但是其餘二十三位文臣武將孫子的孫子都死了,而韋潛不過是將名字換成了韋諒而已。

    這艘名爲“青衣”的仙家渡船,與世俗王朝在那些巨湖大江上的戰船,模樣相仿,速度不快,還會繞路,爲的就是讓半數渡船乘客去往那些仙家名山找樂子,在高出雲海之上的某座釣魚臺,以奇木小煉特製而成魚竿,去垂釣價值千金的鳥雀、飛魚;去客棧林立的某座高山之巔欣賞日出日落的壯麗景象;去某座仙家門派收取重金購買種子、然後交由農家修士培育種植的一盆盆奇花異草,取回之後,是放在自家門庭欣賞,還是官場雅賄,都行。還有一些山頭,故意飼養一些山澤仙禽猛獸,會有修士負責帶着喜好狩獵之事的有錢人,全程隨侍陪同,上山下水,“涉險”捕獲它們。

    韋諒在青鸞國花團錦簇的歲月裏,其實一直孑然一身。

    大都督府,每次明媒正娶的妻子,只是個幌子,故而也無子嗣。

    恍恍惚惚,這麼多年了。

    韋諒蹲下身,笑道:“小姑娘,你叫什麼名字啊?”

    小姑娘猶豫了一下,“我叫元言序。”

    韋諒點頭道:“言必有物、序,這麼看來,你家中有長輩是當年桐城派‘義法說’的推崇者,這一脈學問已經沉寂好些年,那麼我猜應該不是你爹取的名字,是你爺爺吧?”

    小姑娘瞪大眼睛,對這個人更加佩服了,這都猜得到?

    韋諒笑問道:“咱們聊聊?”

    小姑娘小跑幾步,蹲在他身邊,“先生你說,我聽好了。”

    遠處,小姑娘的孃親面有憂色,就要去將自己女兒帶回身邊。

    婦人的夫君,一位儒雅中年文士,也是這般打算,仙家渡船之上,就沒有誰是簡單人物。

    只是他們身邊那位隨行的家族老客卿,卻對中年儒士搖搖頭,輕聲說道:“說不定是一樁仙家機緣,我們最好靜觀其變。”

    夫婦二人這才稍稍放心,同時又有些期待。

    韋諒乾脆盤腿而坐,雙手撐膝蓋上,這艘仙家渡船駛入一片雲海上方,欄杆外如一條雪白長河,成了名副其實的渡船。

    韋諒先問了小姑娘元言序關於先前那場風波的看法,小姑娘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

    看到這位神仙先生點頭,元言序就有些開心,終於有個認可自己看法的人了。

    韋諒緩緩道:“你們這些涉世未深的小孩子,都是……怎麼講呢,就像是一件最漂亮卻有最脆弱的瓷器,未來是登大雅之堂,還是淪爲井邊破罐,就看教得好不好,教得好,形制就正,教不好,就長歪了。”

    “言傳身教,又以後者更重要,言傳爲虛,身教爲實,因爲孩子未必聽得懂大人的那些個道理,但是對世界最好奇,要孩子耳朵裏聽得進、裝得下道理,很難,孩子眼睛裏看見更多,更容易記住這個世道的大致模樣,比較淺顯,黑白分明,稚嫩卻尤爲可貴,這麼潛移默化下去,自己都渾然不覺,點點滴滴,年年月月,心目中的世界就定型了,再難更改。”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