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我要做門閥 >第三百九十節 迷茫與振奮的人們
    新豐縣,驪鄉之中。

    趙過穿着麻枲粗衣,在幾個隨從的引領下,攀爬上陡峭的驪山,站在山巔,他凝視着這驪鄉的土地。

    驪鄉地方不大,攏共就八亭三社,戶口也不多,攏共編戶齊民只得五百三十五戶,人口三千。

    最小的一個亭,甚至只有二十戶人家。

    這裏的百姓與人民的生活,全然處於靠天喫飯,隨緣而獲的時代。

    老天爺賞臉,能風調雨順,百姓的日子就能過的下去,不然

    就是賣兒賣女,典妻當田,甚至出賣自己,苟活下來。

    若在以前,驪鄉的問題,根本就是無解的。

    但現在,卻有了一絲轉機。

    驪鄉最大的地主馬氏,已經成爲了新豐縣最大的張吹。

    這一個多月來,馬家主動配合了驪鄉新任遊徼、薔夫,將那些被自己家隱匿的寄客逆旅報了上去,還將隱匿的上千畝土地,申報到了官府,重新繳納了今年未繳的田稅、口賦。

    不止如此,馬家還積極在各亭鼓動和宣講新縣尊的法令和政策。

    與驪鄉薔夫曾勝等人,動員了兩百多名青壯,利用秋收前的空餘時間,重新修葺了驪鄉通向新豐城的道路。

    有了地方上的豪強配合與合作,自然,驪鄉的事情就好處理的多了。

    可是

    “水啊必須解決驪鄉缺水的問題”趙過望着驪山的風光,嘆了口氣。

    這十餘日來,他已經四次來到驪鄉走訪和調查了。

    爲了解決驪鄉百姓土地產出少的問題,他鞋子都踏破了好幾雙。

    但

    卻一直沒有什麼思路。

    驪鄉多山地,超過六成的土地,是在驪山之上的梯田。

    山上的梯田,想要引水,千難萬難

    哪怕是張侍中計劃的小水利,對於這些在山上的田地也是無能爲力。

    而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驪鄉百姓就得世代貧困下去。

    “是得解決水渠的問題啊”跟在趙過身後,驪鄉現在的薔夫曾勝,聞言也是感慨不已。

    作爲太學生,曾勝到驪鄉這裏上任也有一個月了。

    在上任之初,這個過去太學之中的天之驕子,也是躊躇滿志,想要造福百姓,通過自己的雙手,建立一個世外桃源。

    但很快,曾勝就發現,書上所學的東西,沒有多少可以用到實際理政上。

    縱然,自己上任的時候,天時地利人和齊備,驪鄉人民也都很支持他這個新來的薔夫。

    特別是張侍中前些時日在長安面奏天子之時,提出了建小康、興太平並得到了天子的肯定和讚賞,將新豐縣列爲漢家致太平的試點。

    輿論、民心和人心,一下子就都被鼓舞起來。

    除了馬家外,驪鄉的其他十幾戶地主、士大夫甚至是貴族,也都紛紛表示願爲明公建小康、興太平鞠躬盡瘁,傾其所有。

    馬原甚至還親口承諾,鄉官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像他開口。

    他就算是賣掉全部家產,也一定會支持侍中公建小康,興太平。

    不止如此,還有長安來的貴人,也表示,驪鄉是他的第二故鄉,願意出錢出人出力,爲驪鄉建小康、興太平。

    可問題是驪鄉超過六成土地,是山上的梯田。

    錢再多,物資再多,也不能把這些土地,從山上搬下來,更沒有辦法將這驪山搬走。

    “也不知道張侍中何時歸來”曾勝嘆息着,望向長安方向:“侍中公天縱奇才,或許能有辦法解決驪山的難題”

    “或許吧”趙過也是嘆了口氣。

    自上任爲新豐農都尉以來,他就一直奔走在新豐各鄉亭之間,其他鄉的事情,都好解決。

    就這個驪鄉,讓他無從下口。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和驪鄉犟上了。

    趙過就不信了

    驪鄉的問題還解決不了了

    即使他不行,不是還有張侍中嗎

    想着張侍中,趙過心裏面就踏實了起來。

    張侍中在長安面呈天子,提出了三世說,更立下軍令狀,三年令新豐家家戶戶達到五十畝之田,兩畝之宅,種兩桑、半畝葵,五十本蔥、家養二母彘、十雞的目標,再用五年,使關中達到,二十年令天下大半如是

    這個承諾和宣言一出,不止是公羊學派的士大夫們熱血沸騰,腦子裏滿是沖沖衝。

    其他學派的人,也都是戰戰兢兢。

    哪怕是趙過這樣的官吏,也是隻覺得振奮不已

    漢興百年,這是第一個明確提出奮鬥目標和計劃的聲音

    而且,這個計劃,還不是很難實現。

    或許,小康世界或者太平世界的階段太高,暫時高不可攀。

    但這個初級目標,卻只要認真去做,就能夠做到的。

    甚至當代人都能見證成果

    只是想着此事,趙過心裏面就充滿了鬥志

    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逝者如斯夫。

    既然生於此世,總該做點什麼,留點什麼給子孫後代。想到這裏,趙過就充滿期待的看向長安方向,在心裏想着:“張侍中回來後,必定可以有辦法解決驪鄉的問題”

    這個侍中官,既敢於在天子和天下面前,立下這樣的誓言,他就一定有辦法解決驪鄉的問題

    與趙過一般,胡建現在也稍微有些迷茫。

    他如今正在新豐縣的縣獄之中巡視。

    作爲執掌新豐司法與刑獄的縣尉,胡建上任以來,便埋首於新豐的獄訟中。

    和儒家的官吏,對於獄訟唯恐避之不及不同。

    胡建特別重視獄訟。

    上任以來,不僅僅下令抽調過去的全部案卷,逐一審覈,平反了許多冤假錯案,釋放了數十名被誤判、誣陷的百姓,緝捕了三十多個過去靠着保護傘保護的罪犯。

    他還每斷一案,就將案件的詳細經過和情況,講解給左右官吏,特別是那些公考後分配到他手下的年輕人聽。

    這也是法家的傳統了。

    只要有一個法家士子當官,很快就能帶出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精通法律和刑訟的中低級官員。

    只要這些人裏,能有三五個能成才。

    十年後就能爆出數百甚至上千人的法家官僚組織。

    迅速就能在人數和質量上與儒家取得平衡。

    只是

    胡建卻總感覺有些彆扭。

    渾身都有些難受。

    上任這一個多月,差不多兩個月。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