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鐵骨是怎麼煉成的 >第三十七章 生存,想方設法在野外活下去
    “今天,我們來進行野外生存的訓練!”戰術課教員繼續用他鏗鏘有力的聲調說。

    “野外生存,對於我軍來講,從來就不是難題!

    因爲,我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這直接說明了我們的野外生存的能力。

    比如,在紅軍時期,我們紅軍沒有固定的營房,也沒有固定的補給,官兵們就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實行着樸素的野外生存,展現了強大的野外生存能力。

    “行動聽指揮,不拿羣衆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這三大紀律,說明紅軍沒有現成的補給,需要從土豪處才能得到有限的補給。

    “還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拉伕、請來伕子要給錢,不打人罵人。”這六項注意,說明紅軍宿營時,沒有統一的被褥,沒有制式的裝備,而是向老百姓借個門板,然後鋪上點乾草,就將就一宿,每二天早晨,再把鋪草捆上,將借的門板還給老百姓,過的是天當房,地當牀的日子。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新四軍能領到有限的國民政府發放的補給,而後期,由於反動派的封鎖,這點補給都沒有了,只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荒種地,自己養活自己。這時的野外生存能力也是很強的。

    解放戰爭時期,隨着戰爭的推進,武器裝備的改善,繳獲了大量的制式裝備,但官兵的野外生存能力仍是非常強。仍是沒有固定的營房,走到哪,住到哪,打到哪。

    特別是,解放上海後,部隊堅持不進民房,在大街上露宿,涌現出了“南京路上好十連”等先進典型。

    一方面說明我們部隊的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軍隊野外生存能力強。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官兵更是在三千里江山上,用血肉之軀,將美軍阻攔在三八線以南,體現了更強的野外生存能力。

    回國後,隨着部隊正規化建設的推進,劃分了軍區,各部隊有了固定的營區,實行了薪金制和供給制,生活條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但是,如何提高部隊的打喫住藏問題,仍是部隊訓練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

    如果,因爲軍事任務的需要,部隊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域,失去了日常的正常補給,如何生存下來。

    是必須解決的。

    我們今天所學的課程,就是爲解決這個問題而開設的。

    至於連以上建制的生存問題,我們不去考慮,我們首要解決的是單兵的生存問題。”

    在旁徵博引之後,教員終於回到了正題。

    “野外生存,首先,要有一個背囊。

    在我軍的基層部隊,一些一線部隊已經配發了制式背囊。但在絕大多數連隊,還沒有配備。

    如果沒有背囊,則需要打揹包。打揹包的方法,我們已經學過,就像我們今天這樣,我就不再囉嗦了。

    背囊的好處在於,它將大部分的重量分擔在臀部上——身體最富韌性、極其耐勞的支點——而不象揹包,分擔在肩膀或背上,而肩和背部都易疲憊而不堪承重的。

    背囊有結實而舒適的腰帶。內部構架更輕便些,外部構架更牢固,而且能解決更多煩人的裝載問題,而且對於裝載笨重物品來說會更有用,在緊急情況下甚至能運載傷病員。

    而且,它的製作材料是結實而且防水的織物。還有一層內襯,既能防水滲入又防所裝物品滲漏。側袋也很有用,擔袋口是安全簡便的拉鍊。

    爲了方便,最好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各種的聚乙烯透明袋裏,這樣易於知道每件物品的位置,同時能保證首先要用的物品不會被放在最底部。

    睡袋可以放在最下面,帳篷則應放在上部。笨重物品如無線電之類也應放在上部,這樣會更便於攜帶。

    將爐子和各種炊具放在邊袋裏,以便暫駐下來時易於取出。應帶易熟的食品,同時鹽一定要放在適宜的容器裏。

    遇到暖和的天氣,可以帶一些涼喫的食物,只需保證能弄到足夠的熱飲就可以了。

    遇到嚴寒天氣,要多帶一些高脂食品和糖類。

    食物的具體比例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確定,但一定要保證各類營養之間的良好平衡以及各自充分的供應。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裝備,糧袋,裏面一般裝上夠一個人用一個星期的糧食。”

    教員仍在繪聲繪色地講述着,“帶好了背囊,下一個問題,就是怎麼住的問題:露營。

    首先是露營地點的選擇,應堅持以下原則:

    如果身處較高的開闊地帶,應往下移動;

    如果所處之地溼難耐,應向上移動。

    理想的地點應該是可以防風防雨,山洪淹不着的較高處,而且此地不會受到落石或雪崩的威脅。

    熱空氣密度小於冷空氣,所以谷地常有冷空氣聚集。

    氣溫較低時,很容易就形成溼霧和霜降。

    在某些區域,沿着山坡有許多接納雨水的平臺,那裏比較溼潤。

    山坡的其它部分則相對乾燥一些。

    理想的地點還應離水源較近,附近有充足可利用的樹木。

    別把帳篷搭建在與水源過分靠近的地方,那樣流水聲會干擾判斷,危險將至也不會察覺。

    應該把帳篷建在岸上,超過洪水最大流量所能達到的高度——山區小溪在暴雨後幾分鐘內就可以變成湍湍激流,一小時內水位就可以升高五米!

    在開闊地,洪水甚至可以超出河道。

    附近山川所下的暴雨很容易在無任何先兆時變成滾滾洪水向你撲來。

    要選擇這樣的地點——平坦無太多的石塊,使自己有足夠的空間送求救信號,易於被救援者發現。

    察看周圍有沒有在下一次暴風雨中可能倒下的死樹。、

    要遠離孤零獨處的高大喬木,它可能成爲雷電的目標。身處森林邊緣可以看清周圍正在發生的事件。

    帳篷不能搭建在野獸經常奔走的路徑上——因爲正在覓食的野獸是非常危險和麻煩的,還可能有一羣前去飲水的野獸在瞬間踏平辛苦搭建的帳篷。

    但是帳篷可以搭建在有人類留下痕跡的地方。天然的凹坑或者洞穴可以成爲簡易的庇身所。

    如果攜帶有露營的裝備,可以搭好了帳篷,在周圍堆上儘可能多的鬆軟的雪來加強保暖效果。

    雪坑和巖坑很容易辨認。如果被大雪掩蓋,針葉林中、樹木枝條下是否有坑洞,就不那麼容易辨認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