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悅君歌 >第74章 恕不從命
    如此, 眼見王端突然提出“屯田之法”,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廷上衆人更是驚疑一片,一時都未想明白,平日裏總是告病不上朝,但凡上朝便做壁上觀, 裝糊塗打哈哈的右相王端怎麼就一紙奏章提起了“屯田之法”了?屯田不屯田, 種地不種地, 和他琅琊王氏有甚麼關係?

    難不成, 琅琊王氏想要在朝堂之上重整旗鼓了?他們終於想要搶回被陳郡謝氏佔去的那杯羹了麼?

    面對衆人的猜疑,面對周王的質問,王端卻是一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混沌模樣,不過淡淡一撫須, 嗤笑着道:“老臣已朽!不過夜來幽夢, 憶及當年戰死沙場之故友, 他道十幾年來邊防依舊荒蕪,將士溫飽仍無自足。聞之,老臣心中甚愧, 只怕來日黃泉路上無顏再見,如此,纔有了今日之諫。”說到這, 王端便是一揖,朝周王堪堪拜道:“但望陛下慎思考之,以教故友泉下心安。”

    王端與周王說故友,下感情棋, 其實是有依有據的。泰康八年,周王親征北疆,彼時,周王被困閎谷關,萬分兇險,生命垂危之時,是副將張仩領三千將士以命血拼,才救得周王脫出重圍。而那張仩,正是王端的妹婿。泰康八年末,張仩之妻,王端之妹王淑更是因夫君之死痛不欲生,守靈二十七日後,以身殉夫。彼時,那也是一樁口口相傳的哀慼之事。

    如此,聽了這番話,周王的神色也是一變,只覺得王端這次的奏書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一時間,周王也是百感交集,竟是嘆道:“遙想當年,孤亦是青春年少,血氣方剛。卻如今,齒已衰矣!”說到這,周王更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殿內四周,火盆正熊熊地燃燒着。

    一室的溫暖如春之中,直過了半刻,周王才復又擡起了眼來。他認真地仔細地盯向了王端,盯着盯着,終於,自寺人旌手中接過了奏章,只單單看了一眼,便隨意地將奏章扔在了几上。繼而,他廣袖一甩,便朗聲地說道:“從今日裏,自吾周州郡各處列置田官,起命邊關將士墾種邊防荒地,從此務農積穀,以備國用。”

    一時間,滿滿的恭賀聲中,百官在私下都是面面相覷。謝潯更是直截冷了臉,趁着衆人不備,恨恨地瞪了一眼王端。彼時,公子沐笙亦深深地看了一眼王端,但那眸中,卻是與謝潯相反的敬重之色。

    王端的奏章一出,公子沐笙便想起了周如水這幾日都哭得通紅的眼。他那傻阿妹呀,自回宮之後便絲毫不提與王玉溪偶遇之事,明明是傷心得淚流不止,卻偏騙他說是被炭火薰得傷了眼。還嫌宮中的金絲炭不夠好,又胡攪蠻纏地道,定是謝姬趁着買辦中飽了私囊。

    他去看她,她也不再願談鹽務。反是想着法子逗他開懷,一個小姑子,卻是和他講起了些不倫不類的笑話,竟是眯着眼,漾着笑,俏生生地對他道:“兕子這趟不光長了見識,還瞧着了不少趣事兒呢!有一日吶,我與阿英路過一家菜園,就見裏頭有個少年在往地裏撒籽,便聽他一邊撒籽一邊不停地小聲唸叨:‘父親已說過的,兒子便不再說了。父親已說過的,兒子便不再說了......’那神神叨叨的模樣可是有趣,也實在是奇怪極了。如此,兕子便守着園子外頭未走遠,果然不一會兒,便見一老漢走了進去,他接過少年手中的簸箕,竟然是一邊撒着籽一邊不停地念叨道:’夫婦之道,人倫之本......’原來,徽歙種菜時竟有個習俗,道是嘴裏必須要說些個污言穢語,那話說得越是難聽越是露骨,菜便會長得越好。”

    說到這,周如水笑得直似個偷了腥的貓兒,公子沐笙聽着卻有些無奈,他雖輕輕地笑,望着她的眼中也滿是喜愛,但手上的動作卻絲毫不輕地拍了拍她的額頭,頗是嚴肅地訓她道:“不知臊的皮猴,‘夫婦之道,人倫之本’也是你一個小姑子能講的麼?”

    時人雖是放蕩不羈,在男女之事上常有荒唐。譬如夫婦敦倫,互相觀摩的也是大有人在。但如詆譭它人貴在含而不露一般,在言語上,卻是鮮少會談論男女敦倫之事的。若是談了,便會顯得低俗露骨,穢不可及,從而遭人輕看。

    公子沐笙一直便知,自個這小阿妹不是個愚昧守禮之輩。有時她的所思所想,甚至全不符合閨門教化。如此,他也從不壓制,反是有些驕縱她的任性妄爲。但有時,他仍也會被她出格的言行嚇一大跳。例如,她此時大大方方卻又露骨的談吐。例如,她竟也直截將主意打在了王端身上,並快狠準地伺機而動,比他先一步找上了琅琊王三。這些意外都超出了他的期待,卻也給了他無窮的驚喜。從而,更也叫他不知該喜還是該憂?

    近些年來,因與蠻人的爭戰,北境民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只這幾年,就常有的大量的人口爲避隨時可燃的戰火紛紛往內地遷移。如此,邊境處的人口自然

    日益的銳減,從而也導致了北境大片的土地荒蕪無人管。往日裏,便是因“鹽引制”的利益驅動,使得內陸的商賈願意將糧食換去邊塞,但無人耕種,糧食短缺的問題,仍是各處邊塞日趨嚴重的疑難所在。

    王端所提的“屯田之法”之所以妙不可言,便是因爲它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夠緩解甚至解決邊境人口稀少與土地荒蕪的困境問題。與此同時,還能在無戰之期鍛鍊兵士,使得邊塞有自個的農耕積穀。

    但,妙處又何止在這一處呢?

    旁人或許一時半會還想不通這其中關節,卻公子沐笙已然是想通想透了!原來!繞了一大圈,王端竟是在不知不覺之中,暗渡陳倉地,一勞永逸地也解了周國的鹽務隱患!

    遙想當年,先祖設“鹽引制”就是因邊關無糧,纔不得不以鹽的行銷權換取內陸的糧食,從而平衡天下,穩固四方。可如今,邊關開始施行“屯田令”,軍士可以隨宜開墾,且耕且守。百姓開墾荒地,滿五年者亦可土地歸私。如此,就不光是軍民安定這麼簡單了。循序漸進之下,便是來年,邊關將士或許就能自給自足,衣食自飽了。而再過幾年,待邊關各處都能積穀建倉,“鹽引制”又還剩下甚麼作用呢?

    凡事若是無用了便會被廢棄,哪怕是先祖的措令,也會自然而然地被時代所淘汰。如此,王端這一計,竟是在鹽務之事的非常關頭,矇騙過了所有人,順勢成章了!

    這直可謂是溫水煮青蛙!更實是一步極妙,極是九曲十八彎的暗棋!一時間,公子沐笙更是百感交集了。

    這一日,恰巧也是初五。

    這些天來,周如水時常會想起那日在石橋旁的情景,想起王玉溪那明澈高遠的雙眸,想起他廣袖當風,衣帶飄遠的身影。好幾個午夜夢迴,她都會夢見他,在夢裏,她再沒有提及鹽務,她只是拉着他的手,抱着他的手臂嚶嚶地流淚。她流着淚,委屈地一遍一遍地嚀喃道:“若你不是琅琊王三,我不是周天驕就好了。”每當夢中的她說出這句話時,她便會心口一突,幡然起身後,就再也睡不着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