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三國雄圖 >283章 治國之道(一)
    龐德公頗爲不解,問道:“如此不正是歷史的進步嗎?”

    “然而物極必反,凡事欲速而不達,事物及社會之發展變化俱有漸變的過程。廢除了分封制固然有效地防止上層的自立割據,但徹底的郡縣制卻爲下層的獨立叛亂提供了溫牀。大家試想,如果始皇採用分封制,或者部分地採用分封制,地方駐紮有中央軍,秦帝國絕不會迅速滅亡。當陳勝、吳廣起義時,各地諸侯便會前來勤王,協助朝廷剿滅。”劉禪道。

    “秦帝國擁有雄兵百萬,勢力無比強大,如何撲滅不了農民起義?”趙雲疑惑道。

    劉禪笑道:“四叔所言極是,橫掃天下的秦帝國軍隊確實兵力雄厚,所向無敵。但是北漠部署了數十萬大軍用於防備匈奴,南方趙佗也帶走了數十萬,中央軍機動部隊所剩不多,地方又沒有中央駐軍。因爲沒有分封諸侯,只能依靠帝國中央軍隊進行鎮壓,四處奔波,往來鎮壓。但帝國地域遼闊,交通不便,各地起義烽煙四起,此起彼伏,防不勝防。帝國軍隊疲於奔命,顧此失彼,狼狽不堪,士氣低落,戰鬥力十分有限,最終釀成了惡果。”

    趙雲點了點頭,又問道:“除此以外,六國的舊勢力在滅秦中功不可沒。”

    劉禪道:“然也。秦帝國的建立並不僅僅是改朝換代,而是一場徹底的社會和制度的革命,革的是那些在六國世代享受‘世卿世祿’封建王公貴族的命。但是,秦始皇雖然廢除了封建貴族這一特殊階層,卻沒有從肉體上徹底消滅他們。故而,秦帝國建立後,以項羽爲代表失去特權的六國餘孽,無時無刻不想着反撲。爲奪回固有利益,他們便借陳勝、吳廣起義之勢,沉渣泛浮,死灰復燃,羣雄並起。最要命的是,各郡守縣官在當時輿論的宣傳影響下,在起義者的誘惑和鼓動之下,各懷鬼胎,倒戈相向,帶領地方郡縣之武力,直接參加了推翻帝國的行動。於是牆倒衆人推,社會的發展在其慣性的作用下,摧毀了秦帝國。”

    黃承彥臉色凝重,道:“故而,高祖吸取秦亡教訓,選擇性繼承和吸收了之秦帝國之精華,確保了中央皇權高度統一集中之的基礎上,實行了以郡縣制爲主,以封建制爲輔之制度,使郡國雜處,以相牽制,既維護了中央集權,又保持了國家的統一。採取了無爲而治的黃老之術,實行了寬刑、輕徭、薄賦的休養生息和以農爲先的政策政策,複員軍人,授以爵位,釋放奴俾,招回流民,獎勵農耕、桑蠶,減租減息,保養民力,增殖人口,恢復和發展了經濟,迅速穩定了漢初統治局面。”

    龐德公點頭道:“承彥說得極對。但高祖當初的封建制也有較大的弊端,一是首開因親而王。他當初分封了八個異姓諸侯王,他們分別是趙王張耳、長沙王吳芮、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韓王信、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燕王盧綰。這八人中張耳、吳芮、英布、臧荼在項羽時代就已經取得了諸侯王的身份,盧綰、韓王信、韓信、彭越這四人是劉邦首封的。這些異姓諸侯王中韓王信出身爲韓國王族,張耳、吳芮來自官僚階層,其餘五人皆是平民,因軍功而王。本來按功受賞的話,無大功的盧綰是不可能裂土封王的,但高祖因盧綰乃同鄉發小,便不顧其他元老功臣的不滿封盧綰爲燕王。盧綰是封王原則由‘因功而封’到‘因親而封’的轉變,將‘公天下’徹底變成‘家天下’的開端。爲了控制領土,高祖封了一些子侄爲王,加深了無功封王、有功封侯和有功羣體的矛盾。”?

    “二是諸侯王國權力太大。擁有獨立官僚、軍隊系統和數量較多的軍隊,可以徵收賦稅、鑄幣、發展經濟的權力。由於中央對諸侯王約束偏弱,致使王國勢力膨脹發展,文景時期出現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最後導致七國之亂。”

    “三是封國大小不均。高祖所封立的九個同姓王,其中吳、楚、齊三國即分天下半。吳王三郡五十三城;楚王三郡三十六縣;齊王六郡七十二城。爲日後封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留下了無窮隱患。”

    “各大諸侯王也都跨州連郡,各霸一方,自設官吏,自領軍隊,享有封國以內行政、經濟、軍事及司法全權,儼然是一個個國中之國,形成半獨立局面。”

    黃承彥目視劉禪,似笑非笑道:“公嗣,假使有一天汝父一統天下,你繼位後該如何去做呢?”

    劉禪沉思了一下,擡頭朗聲道:“以史爲鑑,吸取秦漢之精華,棄其糟粕。實行依法治國,廣泛徵求民意,邀請地方代表、百家諸子、行業英才,集天下英才精英,集思廣益,制定一部帝國憲法,把分封制度、郡縣制度、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制度、百家諸子互商共治、各行各業的發展、人民的權力和義務等政治、經濟、文化一系列制度,包括皇帝或者元首的權力、產生的程序,貴族、平民、各級官吏的權力範圍和限制,封國、郡縣的大小、權利、義務,軍隊的構成等,都以法和律的形式規定下來。”

    龐德公、黃承彥、趙雲等人越聽越興奮,一個個屏息凝神,聚精會神地傾聽。

    “這裏面,特別強調的是,一要規範皇帝,也就是帝國的元首產生的法定程序,把其無限的權力變成有限的權力;二要照顧好各行業、諸子百家、各階層人民方方面面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實現利益均沾,平等合理地取得各自應有的利益。這,就是吾之治國之道!”劉禪意氣風發道。

    劉禪一番話,真的是驚世駭俗,石破驚天。特別是限制皇帝的權力更是聞未所聞。

    這裏面既有法家的法治精神和富國強兵、郡縣制的主張,包含了儒家的仁政、王道、大同、大一統、民重君輕的精髓,融合了墨家公天下、兼愛、尚賢、尚同、平等的思想。(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