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蚍蜉傳 >51風平(三)
    率衆暴亂的三個張營票帥都在混戰中爲韓袞部所斬殺。韓袞部的到來,扭轉了局勢,王來興部隨之反攻,兩下合力,將張營的兵士們驅逐回了東面的張營大寨,並且堵住了幾處寨門。

    張營中,支持暴動者本就不是全部,現在暴動的主要策動人皆已腦袋搬家,望着寨外被趙營用長杆挑着來去示衆的三顆血色頭顱,營中的溫和派重新佔據上風。韓袞秉承趙當世的叮囑,不斷派人入營遊說,威逼利誘下,張營最終放棄了再動干戈的念頭,轉而開門求和。

    被張妙手帶去褒城的有一千五百餘人,留在城固的,還剩四五千之衆,其中包含了許多老弱婦孺。韓袞與王來興基於穩妥的考慮,沒有放任自流,而是先將營中丁壯全都繳了械,之後不顧勞煩,一步一趕,將這四五千人監督着一路“押解”到了褒城。及張妙手部和看管他們的趙營後營、馬軍營俱入褒城,已是三日後。但在兩日前,趙營的整編已然開始着手。

    這次的整編,單從結構與規模上看,超出以往任何一次。主要參與者不止趙營的一幫老人,昌則玉、惠登相等新附衆也包括了進來。戰爭需要謀定而後動,比戰爭更重要的內務更是如此。直到韓袞、王來興帶着張妙手上下人馬到了褒城,爲期兩日的整編研討纔算有了個結果。

    整編的首要成果,排第一位的,就是確定了趙營日後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奉行不變的軍事體制

    先說軍隊編制,在反覆討論後,趙當世“博採衆長”,確定了一個具有長期穩定性的方案:編制的最高級別爲“軍”,往下轄有若干“營”。每個營下面轄有若干“司”。每個司則如最初一樣,五百人一滿編,轄有五個“隊”。每隊百人,分五“行”。每行二十人,分四“伍”。伍是趙營最小軍事單位,由五人組成。

    軍、營、司、隊、行、伍六級,構成了趙營的軍制主體。

    一軍之長的職位,趙當世考慮了很久,也參考了過往歷朝諸多軍職,最後還是打算以“總兵”稱之。雖說趙營尚爲流寇,用此官軍之銜未免不倫不類,但話又說回來,拿一個生僻的古時軍職出來,恐怕很多軍將兵士心中都沒有概念。而“總兵”二字固然粗濫,理解成本卻也最小,各級軍將一目瞭然便知此爲一軍之最高職。

    徐琿開始表現出對此的強烈抵制,但昌則玉舉了元末的例子,當時正朔在元,可天下叛軍,無論文武大多套用元軍官職以便於管理,也包括後來成功開國的朱元璋。甚至現在明軍的許多軍職追根溯源,都是來自於蒙元。況且當今流寇中,並不乏取官軍職務自用的例子。以此類比,趙營的舉止實不足爲奇。

    趙營現在是“名不正言不順”,但衆人拼命至今的意義,不就在打破桎梏、推翻暴政嗎若是自己在心底裏都沒有給自己一個正確且長遠的定義,一直自認爲寇、自甘墮落,那繼續發展的意義何在

    徐琿被昌則玉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看上去還有些不快,但終究沒再堅持。與他相反,侯大貴等人則是一臉興奮。想自己苦哈哈大半輩子,不想有朝一日還能撈個“總兵”噹噹,不管是官是賊,手底下好歹也有成百上千的兵士管着。只此一點,就比明廷無數喫空餉度日的光桿總兵要強上不少。

    一軍除了總兵,尚有“參軍”作爲輔佐。參軍無實權,只是在軍務上給予總兵建議與指導,這對已經習慣了文員在側的趙營衆軍將來說,並不難理解。

    軍之下,是營一級別。主職與前同,稱爲“千總”,千總身邊亦仿效總兵,有“參謀”爲輔。其下的司,稱“百總”如舊,再下隊、行、伍則分別稱“隊長”、“行長”、“伍長”。

    以上是爲趙營野戰部隊的軍事編制。除此之外,趙營還視日漸重要的其他具體事務,設置了六個最爲緊要的職位親養司指揮使、特勤司指揮使、稽察使、教練使、錢糧使、內務使,統稱“六使”。

    親養司指揮使和特勤司指揮使都是從當初的夜不收中細化出來的職位。籠統來說,親養司即趙當世的親兵衛隊,負責保衛主帥,而特勤司是將夜不收的打探、監視、滲透乃至刺殺等等特殊職能分出來組成的機構。

    稽察使的主責在於制定軍紀,並糾察各種失職、瀆職行爲,量刑定罪也在其職權範圍內。

    教練使則負責統帶諸多“教頭”,這些人都是營中選拔出來的武林高手,各種流派都有,負責在訓練時給予軍官、兵士格鬥技擊上的指導與更正。

    錢糧使職如其名,主管全營糧秣供給、錢財支出等。

    內務使職責很泛,既掌兵冊,也管理甲冑軍械等諸多雜事,隨軍人員的管理也在其職務範疇。同時,趙當世還將諸如“火器監造”這樣的部門塞到了這裏,雖然就現在來說,參與研發製作火器的人微乎其微,也沒什麼成果,但也不影響趙當世的“長遠考慮”。

    至於趙當世本人,“闖將”只能算是個諢號,要歸於趙營系統顯得正規的稱呼,則是“大都督”。“大都督”之名歷史悠久,但趙當世選擇它,主要來源也是明軍。明廷設過都督之職,但不常有,剛好拿來用。

    制度既然粗定,接下來人員的調整勢在必行。在此之前,趙當世首先根據各部遞交上來的詳細冊籍以及數日前的戰損,對現有歸屬在趙營底下的所有兵馬數目作了一個詳細的統計。

    就趙營本部來說,與祖大弼一戰後,刨去當場

    戰死的以及這幾日陸續死亡、確定傷勢已經無法再支持戰鬥的等等冗兵後,前營三個司,前司郭虎頭部剩三百來人,後司白旺部不足兩百人,中司李延義部大致保持千人。整個前營減員一半多。

    中營前後司白蛟龍、吳鳴鳳兩部合一起,同樣堪堪半數,大約千人。左營覃進孝外戰未歸,不計。右營郝搖旗勉強算到兩千人,後營王來興也差不多這個數目。馬軍營韓袞不算廉不信部,一千馬軍不到。

    所以統計下來,趙營本部在褒城的,只有六千五百步軍,一千馬軍。且大多數部隊編制殘缺,難以再戰,所以補充之事不可再拖。

    轉看惠、熊、張三部,惠登相五百人不到,熊萬劍部經過裁汰,可用者三千人,張妙手部不管那些老幼婦孺,嚴格遴選,也有三千可戰之兵。故而,通過這三人的配合或強制配合,趙營的重立,就建立在嫡系部隊與補充進來的這三方人馬的基礎上。

    從最大的方面看,趙營分兩軍,一謂“老本軍”,一謂“先討軍”。

    老本軍顧名思義,即是趙營之核心,是根本所在。有這個威望以及能力擔任老本軍總兵的,非侯大貴莫屬。先討軍乃趙營野戰主力,任總兵之人也沒有懸念,徐琿是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