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蚍蜉傳 >31招安(三)
    地處襄陽府東北面的棗陽縣聲名頗顯,漢光武帝劉秀即出生此地,有着“龍飛白水,松子神陂”之美譽。趙營進駐此縣鞍馬未頓,趙當世就先去劉秀故里尋訪了一陣,按侯大貴的話說就是“沾沾龍氣”。

    龍興之地自然是個好彩頭,可趙當世對駐軍棗陽最滿意之處,卻在於此縣位置的關鍵。

    自古守東南必守荊襄,歷朝歷代從未有失荊襄而保有東南者。而荊襄之重,又在漢水。漢水源於漢中,走安康、興安等地流入湖廣,並在襄陽大合諸支流轉而南下,最終匯於大江。南北對峙,大江爲最重要的防線,而大江防線穩固與否又很大程度上依賴江北之山河屏障。漢水屬於大江防線中部湖廣地段,它在大別山、桐柏山等山脈阻隔中沖積出一片通道,連接湖廣南北,而這片通道宏觀看來即是自南陽、襄陽始,一直南抵荊州、武昌的偌大平原。

    此平原縱橫方圓、覆蓋廣巨,若細緻再分,在南是廣袤無垠的“漢江平原”,在北則是同樣沃野千里的“南陽盆地”。進而再看這南陽盆地,可謂關中、漢中、中原及湖北的交通門戶。其向西沿漢水溯幹流而上可至漢中;西北走武關可進關中;由襄陽沿漢水則可達兩湖;若從淅川河谷可抵伊洛河谷;且東面山地罅漏甚多,也能滲透中原腹地。

    宋代李綱曾論述說:“南陽,光武之所興,有高山峻嶺可以控扼,有寬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鄰關陝,可以召將士;東達江淮,可以運谷粟;南通荊湖、巴蜀,可以取財貨;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遍觀古史,譬如曹操取荊州、桓溫擊姚襄、劉裕伐後秦、高歡攻關中、岳飛收潁鄭等等,焦點無不是集中於南陽盆地。此地區之緊要由此可見。

    繼續細看,很顯然,南陽、襄陽爲南陽盆地上下兩端,是這片區域的核心樞紐,皆素稱雄關重鎮。這二者本屬同一地緣,卻因元明奉行“分省而治”、“山河相制”之策略而割裂。雖是如此,但在用兵者眼中,它們密不可分,從不可單獨視之。

    若着眼於湖廣,那麼較之與中原更爲密切的南陽,襄陽的地位無疑爲重。

    襄陽以漢水通大江,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南下兩湖、北出中原,實非僅僅一隅之要地,更經常關乎全局之要義。西晉滅吳、隋滅陳、蒙古滅南宋皆因控制了襄陽從而一蹴而就。之所以如此,全因一旦得了襄陽,那麼湖廣中另外兩個軍事重心江陵、武昌便即無險可守、暴露無遺。得此三地則可控湖廣,倚湖廣之勢進而席捲東南自然無往不利。

    具體分析襄陽連接江陵、武昌的地利,則在於“兩陸一水”。“兩陸”指“荊宜走廊”與“隨棗走廊”,“一水”則指從襄陽直抵武昌的漢水段。若掌控此三者,那麼就說湖廣江北之地盡在掌握也不爲過。且此三者中,最稱關鍵便是隨棗走廊。

    隨棗走廊之名淺顯易懂。所謂“棗”即是作爲西北端的棗陽縣,“隨”則爲東南端的隨州。此走廊的成因又全在桐柏山與大洪山。桐柏山橫亙在河南與湖廣之間,是爲二省之界山;大洪山從一馬平川的漢江平原突兀拔地而起,北麓自襄陽始直至南麓孝感境內,分割了本貫通一片的平原。這二山一北一南,具爲西北至東南走向,夾在當中的坦途就是隨棗走廊了。

    說它關鍵,在於其不僅可由陸路聯繫襄陽、武昌這兩座湖廣重鎮,而且還能向北進入河南,起到了連通內外的作用桐柏山雖說險峻綿長,可當中仍有武陽關、平靖關、九里關三個主要的山口可供往來,即俗稱之“義陽三關”。

    可以說,有棗陽,就相當於控扼住了湖廣北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通衢。更妙的是,棗陽恰巧處於桐柏山西北的末端,往更細了說,坐落於棗陽東北角的鹿頭店,堪稱是隨棗走廊的咽喉,向西、西北到襄陽、南陽暢通無阻,向東、東北亦可避開高山險阻直抵信陽、泌陽等中原腹地。

    能有如此四通八達的要隘作爲駐地,趙當世又怎能不喜。

    “熊文燦之短視不知兵,是我之幸。”初次踏上棗陽土地,策馬揚鞭在鹿頭店的松林外的趙當世曾不禁喟嘆。

    熊文燦以襄陽堅城爲隔絕,將趙營與西營分開安置,並將二營同時置於河南、湖廣相交的軍事緩衝區本來確是一如意算盤。但他畢竟新來乍到,不僅對豫、楚的局勢並無透徹見地,對其間的山川地貌也缺乏瞭解,趙營方得以藉此“東風”,安安穩穩地進駐到了最具戰略意義的地段。

    但並非所有人都與熊文燦一般渾噩。左良玉就是個明白人。

    三月二十四日,趙營得湖廣佈政使司頒朝廷諭旨,奉命由鄖陽府的竹山、竹溪一帶轉移,過一日,先到襄陽府谷城縣。那裏,張獻忠早已率西營上下安營紮寨。趙當世與張獻忠把酒言歡了一宿,次日繼續東進。至二十七日,前鋒兵馬始入棗陽縣。到今天,也就是三月二十九日,趙營尚在陸續安頓,前後短短不過五六日,左良玉就已經派人找上門來了。

    當下在外求見的主要有三人:鹿頭店巡檢司巡檢蘇照、棗陽縣典吏褚犀地和一位姓左的商人。

    明代巡檢司始設於洪武年間,朱元璋言:“朕設巡檢於關津,扼要道,察奸僞,期在士民樂業,商旅無艱。”用以輔佐州縣捉捕盜賊、看防關津、稽查路人等等,職權頗雜。鹿頭店是交通要地,故而即便弘治朝後各地巡檢司大量裁撤,鹿頭店巡檢司卻未受影響。司中現轄有弓手近百,巡檢蘇照也因此是當地最具話語權的人物。

    典吏作爲流官,府、州、縣各級都有此職,主掌文移出納,倘若在縣中無縣丞,那麼典吏亦可代行縣丞之政。趙當世來之前就瞭解到棗陽縣無縣丞,所以這個褚犀地所擁權力必然不小。

    趙營名頭甚大,此番來棗陽,不可能不驚動當地的實權派。由此可見,有褚犀地代表棗陽縣、蘇照代表鹿頭店,當地最大的兩個實力派便都到齊了。

    趙當世更關注的,卻是那個姓左的商人。褚犀地與蘇照與他同時入內,然而走在最前的反而是無官無銜的他,可知此人背後定然不同凡響。

    再聽自我介紹,那人名喚思禮,自稱是河南許州一家傾銀店的掌櫃。此言一出,趙當世與昌則玉相顧點

    頭。許州是什麼地方人盡皆知乃援剿總兵左良玉的大本營,他闔家老小都安置在那裏,此人既姓左、又從許州來、且備受蘇、褚二人尊敬,想來必與左良玉脫不了干係。

    左思禮並沒有立刻擡出左良玉的名頭來,但趙當世哪能不曉事,令左右立刻給三人看座,並順理成章讓左思禮坐在了最上首的座位。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