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蚍蜉傳 >35鬥雞(三)
      楊嗣昌抵達襄陽府的前後,西、曹諸營流寇亦尋即作出了反應。官弱則合、官強則分是流寇慣用手段,張獻忠與羅汝才老道,預計官軍會在新任督師的領導下展開大規模的圍剿,提前在竹溪縣分營,張獻忠率軍入川,羅汝才北進陝西。

      十月初,蜀將方國安、嶽宗文並譚弘等會兵敗張獻忠於三尖峯,追擊再敗之黑水河。西營等流寇四面逃竄,逐步滲透川內。此役中,川東土官譚弘與族兄弟譚文、譚詣追隨四川總兵方國安頗立戰功,譚弘調守忠州石寶寨,譚文、譚詣各鎮達州與萬縣生城,一門三譚各封遊擊,一時傳爲佳話。

      西、曹二營既遠遁,襄西再駐重兵並無必要。趙當世自襄陽回到谷城駐地的三日後,便撤兵轉回了範河城。陳洪範緊跟他的腳步,亦移軍棗陽縣左近的雙溝口,與趙營毗鄰。只有左良玉仍然駐紮房縣,一動不動。

      左良玉的援剿總兵職在“征伐”,與趙當世的“鎮守”不同,所謂“逐賊而動、不止不休”。朝廷鐵了心要辦張獻忠與羅汝才,河南的馬守應等又暫時消弭,他沒有理由回家。想來下一步等楊嗣昌安頓好了襄陽府督門的差事,就要調他繼續進兵。

      這一點令趙當世十分慶幸,他雖掛了“討賊先鋒將軍印”,但本職工作還是鎮守襄陽、鄖陽及周遭地面。出了二府,並無規章強行約束他進退。越省打擊流寇,費時費力、得不償失,趙當世經營趙營的重心始終放在楚北,能躲過這些差遣自然甚慰。

      大軍迴歸範河城已是十月初六。經過近四個月的安置,當初從西營手裏解救出的三萬餘名徒附已經在範河城安定下來。躍馬而望,圍繞城垣綿延廣袤的屋舍炊煙不絕,各具生氣,不少荷鋤挑擔的百姓往來穿行,秩序井然。甚至還有垂髫兒們在枯叢裏或河岸邊追逐嬉戲。

      承宣知政院大知政昌則玉、統權點檢院大點檢劉孝竑及統制屯田營田諸事王來興、內務使何可畏、範河城提領水丘談等出郭十里相迎。趙當世令侯大貴、郭如克、韓袞各領戰兵駐紮,自與昌則玉一班人至城內三軍府議事廳商討最近形勢。

      這幾個月來,除了對外戰事的後勤支持,範河城上下的工作要點都聚焦在三萬徒附的安頓上。萬事開頭難,在趙當世率領戰兵血戰流寇之際,範河城文武們實則也忙得焦頭爛額。

      昌則玉作爲代表,簡要敘述了過程。據伊始光捋清楚各家各戶的宗族關係、生活習慣並安排屋舍前前後後就花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後來調撥錢糧定額供給,整個過程又一個月方纔穩定。最近這兩個月,由昌則玉居中統籌,王來興、何可畏執行均田之事尚未施行完畢,已經起了好幾場亂子,王來興手下練兵營兵士屢次彈壓不定,最終還是昌則玉狠下心,殺了十餘人懸首示衆,方纔將局勢鎮住。

      “這三萬徒附中,老弱三成、婦孺五成,僅有二成男丁堪爲勞力。就這,還亂象迭起。治民之難,不亞治軍。”昌則玉嘴角流露出一絲苦澀。

      “婦孺竟佔五成?”趙當世皺眉道。

      昌則玉輕嘆道:“這些婦人孩子的家長,大多給流寇掠到了行伍鄭是以其中大部都是寡婦、孤兒,五成婦孺實則與那二成男丁並不匹配。老弱與婦孺加起來共成,這成人體力不強,單獨立戶,強壓耕種,效果不佳。”又道,“但若不令彼衆自給自足,單純靠我營淺薄積蓄來救濟,也難支撐太久。”

      趙當世略一思索道:“婦孺既多,不然將她們許配給我營兵士。”

      昌則玉一擡眉:“這”

      “戰兵有軍餉、屯田兵亦有耕種,自給之餘,再養一兩口人實則不成問題。”趙當世邊想邊,“我營兵士們基本都是血氣方剛尚未配娶的青年,少數有家室的,輾轉千里,也早就妻離子散。讓他們挑選佳偶,正當時。”

      王來興若有所思道:“三萬人中一半婦孺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