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民國大文豪 >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從我們開始做起吧!
    在後世,電視新聞上經常出現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消息,爲了追回文物經歷多少困難,還有愛國人士在國外高價收購等等。頂點小說,

    能弄回來一件文物都要在新聞上播報,可見應該是真的不容易。

    那時候的林子軒只是一介小民,看電視的時候感受不深,罵兩句文物販子也就過去了,反正他也做不了什麼。

    穿越之後,他和古董行業接觸的不多,他不懂這個,也沒有附庸風雅的愛好。

    林家說到底是商人家庭,不是書香門第,林子軒算是個異數,一不小心成了文學家。

    但他是冒牌文學家,對於這個時代文人認爲風雅的事物都不怎麼感興趣。

    不過,他雖然不瞭解上海的文物市場,卻有所耳聞。

    比如,上海新聞報的大股東加拿大人福開森就喜好收集中國文物,此人自1887年來到中國,生活了數十年之久,收集了數千件中國古玩。

    中國文物流失海外早已有之,八國聯軍進北京火燒圓明園,搶掠無數文物。

    根據清季野史第一編都門識小錄記載。

    “庚子間,四庫藏書殘佚過半,都人傳言,英、法、德、日四國運去者不少。又言洋兵入城時,曾取該書厚二寸許、長尺許者以代磚,支墊軍用器物。武進劉葆真太史拾得數冊,視之皆永樂大典也。”

    這只是一個開端。

    中國的這些文物被帶回西方,引起了西方人的高度重視。

    西方的文物販子和學者們不顧風險的蜂擁而至,他們要來東方搶掠寶藏。甚至有西方的博物館開出中國文物的收購單據,明碼標價。

    那些士兵不識貨。拿古籍當磚頭,但這些文物販子不同。他們知道什麼東西有價值。

    一些外國商人還在北平、上海、天津等文物匯聚地開起了貿易商行,專門收購中國文物。

    有些中國古玩商也開起了專做洋人生意的古玩鋪。

    於是,雙方勾結在一起,大量文物就通過各種渠道源源不斷的運到了國外。

    清朝末年,法國駐華第三公使魏武達以蒐集中國文物出名,是鑑定中國古玩的專家,卸任後他在巴黎開設中國古玩店。

    北平最大的古董商嶽斌就是由他扶植起來而發財致富的。

    這一時期,北洋政府既無禁止文物出國的法律、法規,又缺乏對舊書業、古玩業的必要管理。導致文物外流暢通無阻。

    久而久之,這些外國的文物販子不滿足於市面上的古董。

    爲了牟取暴利,找到更有價值的中國文物,他們和中國國內的盜墓賊聯合起來,開始以考古的名義在中國各地進行盜墓挖掘。

    形成了盜墓銷售運輸一條龍的文物走私產業鏈。

    丁聞江曾見過類似的情景,說起來痛心疾首,卻無能爲力。

    因爲不光有盜墓賊參與其中,還有各地的大小軍閥爲外國人提供方便,甚至這些軍閥都參與盜墓。換取錢財。

    民國曆史上最有名的軍閥盜墓事件要算是孫殿應於1928年在河北遵化的瘋狂盜墓行爲。

    他選了兩座陵墓,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東陵。

    在林子軒的記憶中,有兩處地方的文物流失讓他印象深刻。

    一處是敦煌的莫高窟。一處是洛陽的龍門石窟。

    在後世,他看過餘秋羽寫的文化苦旅,其中第一篇叫做道士塔

    。講的就是敦煌莫高窟的故事,裏面的那位王道士讓人痛恨不已。

    王道士原本是位普通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負責看守莫高窟。

    有一天,他偶然在莫高窟的一個隱祕洞穴內發現了大量的文物。

    他並不明白其中的價值,便拿了幾卷經書送給縣長,縣長又送給了甘肅學臺。

    這位學臺是位金石學家,懂得洞窟的價值,便建議送到省城保管,但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猶豫了。

    最終,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只有王道士一次次隨手取一點出來的文物,在官場上被當作禮物送來送去。

    後來,這些經卷被外國人發現了,他們如獲至寶。

    大批歐洲的學者、考古學家、冒險家們不辭辛苦的趕到甘肅,趕到莫高窟,只爲了能獲取洞窟中的那些經卷。

    他們最後面對的就是那位看守着莫高窟的王道士。

    一場完全不對等的交易在莫高窟前開始了,王道士的開價並不高,甚至低的可憐。

    1905年,俄國人勃奧魯切夫用隨身帶着的俄國商品,換取了一大批文書經卷。

    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迭子銀元換取了24大箱經卷、5箱織絹和繪畫。

    1908年,法國人怕希和用少量銀元換去了10大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

    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難以想象的低價換取了300多卷寫本和兩尊唐塑。

    這位王道士並不知道從他手中交易出去的是一個燦爛的文明。

    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

    在洛陽,同樣的事情發生在龍門石窟。

    1931年,美國人普愛倫去洛陽參觀,遊覽了龍門石窟,他對這些石雕感興趣,將其中的帝后禮佛圖拍攝下來。

    帝后禮佛圖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照皇太后禮佛的情景。

    普愛倫返回北平後,同北平的古董商嶽斌商議,簽訂合同,以5年爲期,4萬元爲代價,將帝后禮佛圖運往美國。

    嶽斌趁當時時局動盪,買通洛陽當地駐軍,將帝后禮佛圖鑿成碎塊,運回北平。

    他請人將碎石塊粘對修配,最後拼湊成皇帝禮佛圖和皇太后禮佛圖兩塊浮雕,賣給了美國人。

    可以說是罪大惡極。

    人民的愚昧,當權者的不作爲,西方文物販子的貪婪,是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主要原因。

    正如道士塔中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我好恨

    恨沒有早生一個世紀,恨沒有擋在莫高窟前,恨沒有攔住那些駛往西方的貨輪

    林子軒穿越到了這個時代,有了一點力量,他覺得應該做些事情,讓後世的中國人不再那麼的痛心,儘可能的把文物留在中國。

    丁聞江和林子軒說這番話沒有其他用意,他和林子軒的觀念相同,教育背景相同。

    兩人都是從英美留學歸來,都支持傳統文化,反對蘇聯,都願意爲這個國家做點事情。

    林子軒知道這件事太大,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完成的,耗費的時間太長,要一直和西方的文物販子作鬥爭。

    所以,他需要尋找一羣志同道合者,成立一個龐大的民間機構,持續的運轉下去。

    “就從我們開始做起吧”在龍華鎮的桃花叢中,林子軒堅定的對丁聞江說道。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