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天文學 > 素書 >第一章素書原序
    宋張商英撰

    原文

    黃石公素書六編,按前漢列傳,黃石公圯橋

    所授子房素書,世人多以三略爲是,蓋傳之者誤也。

    晉亂,有盜發子房冢,於玉枕中獲此書,凡一千三百言,上有祕誡:“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嗚呼其慎重如此。

    今譯

    黃石公素書共六篇,據前漢列傳記載,黃石公於圯橋授張良素書,世人多以爲那就是三略,這實際上是傳者的失誤。

    西晉八王之亂的時候,盜墓賊打開了張良的墳墓,於玉枕中獲得素書。此書共一千三百字,上面有祕誡:“此書不許傳給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如所傳非人,一定會受到禍殃;遇到合適的人不傳,也將受到禍殃。”嗚呼黃石

    公竟如此的慎重

    原文

    黃石公得子房而傳之,子房不得其傳而葬之。後

    五百餘年而盜獲之,自是素書始傳於人間。然其傳者,特黃石公之言耳,而公之意,其可以言盡哉。

    竊嘗評之:“天人之道,未嘗不相爲用,古之聖賢

    皆盡心焉。堯欽若昊天,舜齊七政,禹敘九疇,傅說陳天道,文王重八卦,周公設天地四時之官,又立三公燮理陰陽。孔子欲無言,老聃建之以常無有。”陰符經曰:“宇宙在乎手,萬代生乎身。”道至於此,則鬼神變化,皆不例吾之術,而況於刑名度數之間者歟

    今譯

    黃石公遇到張良這樣的豪傑,便將此書傳給了他;而張良未遇到合適的人選,便把此書陪葬在墳墓中了。五百多年後,此書被盜墓賊取得,從此,素書才流傳於人間。然而,所傳的也僅僅是黃石公的文字而已,至於他的深意,哪裏是語言所能完全表達的

    我曾經認爲:“天道與人事之間的關係,未嘗不是互相作用的,古代的聖賢對這個問題都會竭盡一己之力。唐堯非常敬畏地按照上天的旨意行事;虞舜將天體運行的道理運用在政治上;夏禹理順了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傅說商王武丁的宰相,政績卓著,與伊尹齊名陳述天道運行的原則;文王將

    八卦演爲六十四卦;周公設立天地四時之官,又設立三公,調和、治理陰陽。孔子不想言及天人之道;老子以常有、常無作爲立議的開端。”陰符經說“:宇宙在乎手,萬物生乎身。”對大道的認識到了這個地步,鬼神莫測的變化,都逃不出我

    的掌握,何況是刑罰、名實、制度、算卜之類的呢

    原文

    黃石公,秦之隱君子也。其書簡,其意深;堯、舜、

    禹、文、傅說、周公、孔子、老子,亦無以出此矣。然則黃石公知秦之將亡,漢之將興,故以此書授子

    房。而子房者,豈能盡知其書哉凡子房之所以爲子房者,僅能用其一二耳。

    今譯

    黃石公是秦朝的隱士高人,他的素書文字簡略,含意深湛,就是上至唐堯、虞舜、夏禹、周文

    王、傅說、周公,下至孔子、老子的思想也沒有超出此書的範圍。

    黃石公知道秦國將亡、漢朝將興,因此把素書授予張良,但張良又怎麼能瞭解這部書的全部含義呢張良之所以是豪傑,而不是聖人,因爲他僅能運用這書的十分之一二

    而已。

    原文

    書曰:“陰計外泄者敗。”子房用之,常勸高帝

    王韓信矣;書曰:“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子房用之,嘗勸高帝侯雍齒矣;書曰:“決策於不仁者險。”子房用之,嘗勸高帝罷封六國矣;書曰:“設變致權,所以解結。”子房用之,嘗致四皓而立惠帝矣;書曰:

    “吉莫吉於知足。”子房用之,嘗擇留自封;書曰: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子房用之,嘗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矣。

    嗟乎遺糟棄滓,猶足以亡秦項而帝沛公,況純而用之,深而造之者乎

    今譯

    書中說:“陰計外泄者敗。”張良曾運用這一條,勸漢高祖封韓信爲齊王,爲劉邦的霸業打下基礎。

    書中說:“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張良運用這一條,勸說漢高祖封雍齒爲什邡侯,安撫了開國的功臣。

    書中說:“決策於不仁者險。”張良運用這一條,勸說漢高祖不要復封六國後裔。

    書中說:“設變致權,所以解結。”張良運用這一條,招來商山四皓西漢初隱居商山的四位賢人,時稱“商山四皓”,使高祖決心立劉盈爲太子。

    書中說:“吉莫吉於知足。”張良運用這一條,提出願受封於留地,告老不問世事。

    書中說:“絕嗜禁慾,所以除累。”張良運用了這一條,拋棄了人世間一切享受,跟從赤松子周遊四海去了。

    哎呀,運用黃石公的幾句指點,就能夠滅掉秦國和項羽,

    而使劉邦開國稱帝,更何況是對素書深入研究的人呢

    原文

    自漢以來,章句文詞之學熾,而知道之士極少。如

    諸葛亮、王猛、房琯、裴度等輩,雖號爲一時賢相,至於先天大道,曾未足以知彷彿。此書所以不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也。

    離有離無之謂道,非有非無之謂神;而有而無之之謂聖,無而有之之謂賢。非此四者,雖誦此書,亦不能身行之矣。

    今譯

    自從漢朝以來,研究文學、辭章的學者很多,但真正懂得大道的人極少。像諸葛亮、王猛、房玄齡、裴度等人,雖然號稱一代賢相,他們對於前代聖王的大道,仍然不能有深刻的理解,這就是此書之所以不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的原因。

    能超越“有”“無”的就是得道之人;能夠將大道用之於“非有非無”之間的就是神異之人。從“有”入手,達到“無”的境界者爲聖明之人;從“無”起步,達到“有”的境界爲賢能之人。做不到這四點,就是每天讀這本書,也不能

    在實踐中運用。

    素書今譯


章節報錯(免登陸)